热脱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106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脱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石油化工物料处理技术领域。该热脱附设备包括炉体和感应线圈,感应线圈沿炉体的外周方向围绕炉体设置;感应线圈包括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第一感应部与炉体的顶部侧相对,且第一感应部与炉体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第二感应部与炉体的底部侧相对,且第二感应部与炉体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该方案可解决热脱附设备炉壁受热不均导致的加热效率低及炉体变形的问题。的加热效率低及炉体变形的问题。的加热效率低及炉体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脱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物料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热脱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油气资源开发作业中,润滑性强、稳定性好的油基钻井液的使用规模逐年增加,从而导致产生大量油基钻屑固体废弃物。油基钻屑成分十分复杂,若不加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将对周围环境造成多重影响和危害。
[0003]目前,常用的油基钻屑处理技术主要有溶剂萃取、热脱附技术、TCC技术等。热脱附处理技术是在绝氧条件下,在热脱附炉中对物料进行间接加热,使其达到物料中挥发性物质的沸点,从而使油分从物料中蒸发脱除,并实现油的冷凝回收。热脱附技术可实现油基钻屑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最有优势的油基钻屑处理技术。热脱附装置需要配套燃气、燃料油或生物质燃烧器,通过燃料燃烧提供热能,作业现场需要配套布置相关传输管线或定期运输燃料,对应用场地的要求较高,且在杜绝明火作业的场地无法使用,而电磁加热法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0004]对油基钻屑进行热脱附处理时,在炉体的底部外壁采用盘绕的方式设置感应线圈,以使感应线圈可对底部炉壁加热,并通过底部炉壁对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但是,盘绕方式设置的电磁线圈对应的映射区域内,靠近外圈的部分的感应磁场较强、靠近内圈的部分的感应磁场较弱,进而导致整体电磁加热面存在的温度分布不均问题、影响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脱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热脱附设备炉壁受热不均导致的加热效率低及炉体变形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热脱附设备,包括炉体和感应线圈,感应线圈沿炉体的外周方向围绕炉体设置;
[0008]感应线圈包括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第一感应部与炉体的顶部侧相对,且第一感应部与炉体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第二感应部与炉体的底部侧相对,且第二感应部与炉体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
[0009]基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脱附设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脱附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脱附设备,炉体设置有炉腔、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设置于炉体的第一端,出料口设置于炉体的第二端,且进料口和出料口均与炉腔连通;控制方法包括:
[0010]控制物料输送机构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以推动炉腔内的物料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平铺;
[0011]在物料平铺至第二端的情况下,控制感应线圈对炉体加热,以及控制物料输送机
构沿第一时针方向和第二时针方向交替转动,第一时针方向与第二时针方向相反;
[0012]在物料中的油分蒸发脱除后,控制物料输送机构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以推动炉腔内的物料从出料口排出。
[001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热脱附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炉体内的物料没有将炉体内的空间填满,并且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主要集中于炉体内的底部,因此,炉体底部所需的热量大于炉体顶部所需热量。本申请所述的热脱附设备中,第一感应部与炉体的顶部侧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感应部与炉体的底部侧之间的间距,进而使得感应线圈在炉体底部侧的电磁感应作用强于感应线圈在炉体顶部侧的电磁感应作用。因此,该方案有益于平衡炉体底部侧和炉体顶部侧的温度,提高炉体整体温度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有益于防止炉体因受热不均而变形并保障炉体底部侧加热面与物料间的局部传热温差与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热脱附设备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热脱附设备在第一视角的剖面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的热脱附设备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的热脱附设备在第一视角的剖面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感应线圈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热脱附设备在第二视角的剖面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00

炉体;110

炉腔;120

进料口;130

出料口;140

排气口;200

感应线圈;210

第一感应部;220

第二感应部;300

线圈支架;400

物料输送机构;410

转轴;420

叶片;430

支撑架;500

保温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以下结合图1至图6,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0025]参照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热脱附设备,包括炉体100和感应线圈200。其中,炉体100为基础性结构件,可以为其他部件提供安装基础。示例性地,炉体100为金属材料制成,以提高炉体100的导热性,有益于快速加热炉体100内的物料。
[0026]参照图1和图2,感应线圈200沿炉体100的外周方向围绕炉体100设置。
[0027]参照图2、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线圈200包括第一感应部210和第二感应部220,第一感应部210与炉体100的顶部侧相对,且第一感应部210与炉体100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第二感应部220与炉体100的底部侧相对,且第二感应部220与炉体100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第一间距D1大于第二间距D2。
[0028]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热脱附设备中,感应线圈200通电后可以通过感应线圈200在炉体100的金属外表面浅层产生涡流,进而使得炉体100温度升高,进而使得炉体100可以对位于炉体100内的物料进行加热。进一步地,炉体100内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聚集于炉体100的底部的一侧,进而使得炉体100底部侧所需的热量大于炉体100顶部侧所需的热量。
[0029]该实施例中,第一感应部210与炉体100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感应部220与炉体100之间的间距,使得炉体100底部产生的热量要大于炉体100顶部的热量,以为炉体100的顶部侧和炉体100的底部侧分别提供不同的热量,实现炉体100的顶部侧和炉体100的底部侧按需加热,进而有益于提高炉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脱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00)和感应线圈(200),所述感应线圈(200)沿所述炉体(100)的外周方向围绕所述炉体(100)设置;所述感应线圈(200)包括第一感应部(210)和第二感应部(220),所述第一感应部(210)与所述炉体(100)的顶部侧相对,且所述第一感应部(210)与所述炉体(100)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二感应部(220)与所述炉体(100)的底部侧相对,且所述第二感应部(220)与所述炉体(100)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脱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的范围为:100mm~200mm;所述第二间距的范围为:30mm~6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脱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200)螺旋缠绕设置于所述炉体(1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脱附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圈所述感应线圈(200)之间的间距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脱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脱附设备还包括线圈支架(300),所述线圈支架(300)设置于所述炉体(100),所述感应线圈(200)安装于所述线圈支架(300)。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脱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00)设置有炉腔(110)、进料口(120)、出料口(130)和排气口(140),所述进料口(120)、所述出料口(130)和所述排气口(140)均与所述炉腔(110)连通,所述进料口(120)、所述出料口(130)和所述排气口(140)均设置于所述炉体(100)的端部;或者,所述进料口(120)和所述排气口(140)设置于所述炉体(100)的顶部,所述出料口(130)设置于所述炉体(100)的底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慧丽王之学金兆迪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