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排水用线侧式应急蓄毒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98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桥梁排水用线侧式应急蓄毒池,包括贮存区和进水区;贮存区和进水区之间设有蓄毒池进水闸门;进水区通过进水管与桥梁的排水系统连接;贮存区的一侧与进水区连接,与进水区连接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的底部设有集砂槽;进水区设有岔道管,通过岔道管与下游排水系统连接;蓄毒池进水闸门和岔道管闸门的底标高均与进水管的底标高相同,且均由控制中心远程控制启闭;控制中心能够实时查看蓄毒池进水闸门和岔道管闸门的启闭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跨越江河大桥桥面可能发生的污染物泄露进行应急贮存处理,防止或减少污染物对水环境的破坏。境的破坏。境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排水用线侧式应急蓄毒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染物及冲洗水的贮存
,特别涉及桥梁排水用线侧式应急蓄毒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水环境质量保护的日益重视及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桥梁雨水径流直排江河的传统排水设计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0003]而为实现对水环境敏感水域的环境保护目标,桥梁排水工程设计越来越多的采用对桥面雨水径流进行全收集并在管道末端设置环保装置的排水方案。
[0004]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蓄毒池多为线上式,即蓄毒池设置在管道系统的中间,降雨后桥面产生的径流先进入蓄毒池,再接入现状排水系统或排入水体。
[0005]然而,由于降雨结束后需要将池体放空,以便出现事故时能及时收纳有毒废水,因此线上式蓄毒池往往需要配置较为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给运行管理带来较大的麻烦,且每次降雨中蓄毒池均有进水,大大增加了维护检修的工作量。
[0006]因此,如何实现在正常运行状况下雨水径流通过管道接入下游管道系统,在发生污染物泄露时将污染物及其冲洗水导入蓄毒池,以降低水体的环境污染风险并减少蓄毒池管理养护的工作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桥梁排水用线侧式应急蓄毒池,实现的目的是能够对跨越江河大桥桥面可能发生的污染物泄露进行应急贮存处理,防止或减少污染物对水环境的破坏。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桥梁排水用线侧式应急蓄毒池,包括与桥梁的排水系统连接的池体。
[0009]其中,所述池体为地下全封闭式结构,设于所述桥梁上跨起始点处的桥底,包括贮存区和进水区;
[0010]所述贮存区和所述进水区之间设有蓄毒池进水闸门,通过所述蓄毒池进水闸门实现连通和隔离;
[0011]所述进水区通过进水管与所述桥梁的排水系统连接,通过所述进水管输入需要贮存的污水;
[0012]所述贮存区的一侧与所述进水区连接,与所述进水区连接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的底部设有集砂槽;
[0013]所述进水区设有岔道管,通过所述岔道管与下游排水系统连接;
[0014]所述岔道管设有处于常开状态的岔道管闸门,通过所述岔道管闸门控制所述岔道管的启闭;
[0015]所述蓄毒池进水闸门和所述岔道管闸门的底标高均与所述进水管的底标高相同,
且均由控制中心远程控制启闭;
[0016]所述控制中心能够实时查看所述蓄毒池进水闸门和所述岔道管闸门的启闭状态;
[0017]在需要进行应急蓄毒时,所述蓄毒池进水闸门打开,所述岔道管闸门关闭。
[0018]优选的,所述集砂槽的底部位于所述贮存区底部下方0.5米至0.8米,但距离地面的深度在6米以上。
[0019]优选的,所述集砂槽的横截面呈梯形,且对应上方开口位置的宽度大于对应底部位置的宽度。
[0020]优选的,所述贮存区和所述进水区的顶部均设有检修人孔;
[0021]每一所述检修人孔均设有检修盖板。
[0022]更优选的,所述贮存区和所述进水区位于相应的所述检修人孔下方的侧壁均设有爬梯。
[0023]优选的,所述贮存区的顶部设有排气管;
[0024]每一所述排气管均设有防虫罩,顶端均高出地面约50厘米,周边采用绿化遮挡。
[0025]优选的,所述蓄毒池顶部设有围栏。
[0026]优选的,所述蓄毒池进水闸门和所述岔道管闸门均为手电两用闸门,由所述控制中心远程控制启动所述蓄毒池进水闸门和所述岔道管闸门配套的电动头实现启闭。
[0027]优选的,所述控制中心为区域交通控制中心和大桥上现场值班室。
[0028]优选的,所述桥梁沿线设置明显警示牌,并设置紧急专用电话。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0]本技术能够对跨越江河大桥桥面可能发生的污染物泄露进行应急贮存处理,防止或减少污染物对水环境的破坏。
[0031]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32]图1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图。
[0033]图2示出本技术图1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3示出本技术图1中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4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实施例1
[0037]如图1至图4所示,桥梁排水用线侧式应急蓄毒池,包括与桥梁的排水系统连接的池体。
[0038]其中,池体为地下全封闭式结构,设于桥梁上跨起始点处的桥底,包括贮存区和进水区;
[0039]贮存区和进水区之间设有蓄毒池进水闸门4,通过蓄毒池进水闸门4实现连通和隔离;
[0040]进水区通过进水管1与桥梁的排水系统连接,通过进水管1输入需要贮存的污水;
[0041]贮存区的一侧与进水区连接,与进水区连接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的底部设有集砂槽9;
[0042]进水区设有岔道管2,通过岔道管2与下游排水系统连接;
[0043]岔道管2设有处于常开状态的岔道管闸门3,通过岔道管闸门3控制岔道管2的启闭;
[0044]蓄毒池进水闸门4和岔道管闸门3的底标高均与进水管1的底标高相同,且均由控制中心远程控制启闭;
[0045]控制中心能够实时查看蓄毒池进水闸门4和岔道管闸门3的启闭状态;
[0046]在需要进行应急蓄毒时,蓄毒池进水闸门4打开,岔道管闸门3关闭。
[004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8]本技术的控制中心远程控制蓄毒池进水闸门4和岔道管闸门3的启闭,完成运行工况的切换。
[0049]蓄毒池进水闸门4和岔道管闸门3的底标高均与进水管1的底标高相同能够保证进出水顺畅。
[0050]在实际应用中,本技术可通过引入降雨后期较为洁净的径流进行清洗,而不需单独设置冲洗舱室并配置相应的冲洗设备。
[0051]在实际应用中,当大桥上发生化学危险品车辆事故后,现场人员通过紧急电话尽快与控制中心联系,控制中心即可对岔道管闸门进行遥控关闭操作,并开启蓄毒池进水闸门阻止化学危险品污染水源。
[0052]而本技术中蓄积的有毒有害物质,能够通过危化品抽吸车输送至指定处理点进行处理和处置。
[0053]技术为地下全封闭式结构,设于桥梁上跨起始点处的桥底,与桥下绿化景观进行融合。
[0054]本技术的岔道管闸门3在平时处于常开状态,桥面雨水径流经管道收集后,经过桥下应急蓄毒池的岔道管2后,直接排入下游排水系统,如河道;
[0055]当桥面发生危险品泄露事故时,通过远程控制关闭通向河道的岔道管闸门 3,并开启蓄毒池进水闸门4,将危险废液截留引入本技术内贮存,贮存的废液通过清理车抽吸外运处理。
[00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排水用线侧式应急蓄毒池,包括与桥梁的排水系统连接的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为地下全封闭式结构,设于所述桥梁上跨起始点处的桥底,包括贮存区和进水区;所述贮存区和所述进水区之间设有蓄毒池进水闸门(4),通过所述蓄毒池进水闸门(4)实现连通和隔离;所述进水区通过进水管(1)与所述桥梁的排水系统连接,通过所述进水管(1)输入需要贮存的污水;所述贮存区的一侧与所述进水区连接,与所述进水区连接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的底部设有集砂槽(9);所述进水区设有岔道管(2),通过所述岔道管(2)与下游排水系统连接;所述岔道管(2)设有处于常开状态的岔道管闸门(3),通过所述岔道管闸门(3)控制所述岔道管(2)的启闭;所述蓄毒池进水闸门(4)和所述岔道管闸门(3)的底标高均与所述进水管(1)的底标高相同,且均由控制中心远程控制启闭;所述控制中心能够实时查看所述蓄毒池进水闸门(4)和所述岔道管闸门(3)的启闭状态;在需要进行应急蓄毒时,所述蓄毒池进水闸门(4)打开,所述岔道管闸门(3)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排水用线侧式应急蓄毒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砂槽(9)的底部位于所述贮存区底部下方0.5米至0.8米,但距离地面的深度在6米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排水用线侧式应急蓄毒池,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朋四海朱洁陈斌卢光毅郭龙天唐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