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胶带封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52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纸箱封口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胶带封箱机,主要面向快递行业、食品加工行业、家电行业等需要进行产品打包运输的领域,该封箱装置包括纸箱传送模块,压箱模块,胶带供给模块,三维驱动模块,余边压紧模块,能够实现纸箱的居中传送,胶带的顺畅导出、头部定位、封口铺贴、定长裁断、余边压紧等功能;重点创新了三级间歇连接且对称布局的纸箱传送模块实现不同规格纸箱的居中运输,显著提高了纸箱的封箱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多功能的集成和技术创新,具有工作可靠,操作简捷,功能移植性强等优点。等优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胶带封箱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胶带封箱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纸箱在产品运输、储存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而纸箱的封口固定工序是实现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现阶段生产车间通常在纸箱开口处铺贴一层黏胶带对其进行封口固定,其铺贴过程属于简捷的冷塑方式,该功能还常用于航空托运的行李信息贴标,或者在平面基材表面附加几条胶带以增强其抗断裂能力等诸多场景中。要实现黏胶带全自动封箱,主要工艺过程包括:纸箱传送,胶带的顺畅导出、头部定位、封口铺贴、定长裁断、余边压紧、复位回程。虽然胶带封口和纸箱传送的技术路线简捷,但胶带柔软且具有强黏性,胶带头部飘忽不定,非常易粘连,并且由于车间产品的空间结构的不同,需要选用配套尺寸的纸箱,传动带的相对位置也要随时调整,使用局限性较高,工作效率低下,因此要实现全自动胶带封箱一体化生产非常困难。通过检索发现有类似设备文献,但是其技术文件仅仅公开了单一的纸箱运输装置以及胶带铺贴运动装置,而未涉及黏胶带如何克服自身粘性力进行连续输送、如何避免黏胶带随机粘连实现定位铺贴以及如何居中传送不同尺寸大小的纸箱等核心技术难点。因此目前市场上应用的黏胶带定位铺贴过程主要采用手控铺贴方式,且对于大小不一的纸箱需要人工实时调节传动带的相对位置实现纸箱的居中运输,明显存在定位准确度差,平整度不稳定,影响大批量纸箱包装的工作进度,操作效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以上原因,专利技术了一种全自动胶带封箱机,以运输不同规格的纸箱及在纸箱封口处定位粘贴黏胶带为目的,创新研制出一种三级间歇连接且对称布局的纸箱传送模块实现不同规格纸箱的居中运输;开发了压箱模块和余边压紧模块实现纸箱盖的按压以及胶带余边的压紧;设计了胶带供给模块实现黏胶带的顺畅导出、准确定位、定长裁断;开发了三维驱动模块实现胶带供给模块多自由度移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胶带封箱过程的自动化。 一种全自动胶带封箱机,包括:纸箱传送模块1,压箱模块2,胶带供给模块3,三维驱动模块4,余边压紧模块5;所述纸箱传送模块1为三级间歇连接且对称布局;所述三维驱动模块4通过龙门式支撑架结构跨越固定在纸箱传送模块1的上方,所述胶带供给模块3前后交错设置两个,上端分别驱动连接在三维驱动模块4的上部,下端悬吊在三维驱动模块4的内部,胶带供给模块3外壳的前后侧面下部对称安装两个压箱模块2,外侧面下部安装一个余边压紧模块5;所述纸箱传送模块1包括:输送辊1

1,小滚轮1

2,摩擦轮1

3,固定轨1

4,伸缩架1

5,小支撑轴1

6,连接臂1

7,连架杆1

8,大支撑轴1

9,弹簧1

10,第一补偿架1

11,小轴承1

12,大轴承1

13,气动弹簧1

14,转动轴1

15,第二补偿架1

16,支撑平台1

17,传送带支撑板1

18,传送带1

19,驱动装置1

20,第一齿轮1

21,第二齿轮1

22,限位块1

23,第二
齿条架1

24,第一齿条架1

25;所述支撑平台1

17为刚性平面结构,中间设置长方形通孔,多组输送辊1

1安装在通孔内构建辊轴输送通道,通孔两侧对称安装固定轨1

4,固定轨1

4为上下层的刚性架体结构,架体表面横向设置凹槽轨道,轨道底部设置带挡边的长豁孔,所述小支撑轴1

6和大支撑轴1

9为阶梯轴,上端和下端分别穿过上下层架体的长豁孔,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一个小滚轮1

2;所述伸缩架1

5由上下两根平行的刚性杆组成,安装在固定轨1

4的上下层架体之间,两根刚性杆的左端组合安装一个摩擦轮1

3,中间和右侧分别设置垂直通孔,小支撑轴1

7穿过中间通孔,大支撑轴1

9穿过右侧通孔,所述弹簧1

10的右端固定安装在固定轨1

4的右内侧,左端固定在大支撑轴1

9中部,常态下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一补偿架1

11由上下两根平行的刚性杆组成,左端组合安装摩擦轮1

3,所述连架杆1

8纵向固定连接在两层刚性杆的左部;所述第二补偿架1

16由上下两根平行的刚性杆组成,右端组合安装摩擦轮1

3;所述连接臂1

7为单推杆结构,左端旋转连接在小支撑轴1

6上,右端旋转连接在连架杆1

8上;所述第一补偿架1

11的两根刚性杆右端开设通孔,下层的刚性杆通孔处的上表面设置同心的圆凹槽,下表面固定设置支撑柱,圆凹槽和支撑柱被通孔整体贯穿,小轴承1

12安装在圆凹槽内;所述第二补偿架1

16的两根刚性杆左端开设通孔,所述转动轴1

15为长轴,固定安装在第二补偿架1

16的通孔内,同时旋转安装在第一补偿架1

11的通孔处以及小轴承1

12上,并且整体贯穿出第一补偿架1

11的支撑柱;所述支撑平台1

17的两侧均开设工艺孔,所述大轴承1

13安装在支撑平台1

17的工艺孔内,所述第一补偿架1

11下方支撑柱的中部与大轴承1

13旋转连接;所述气动弹簧1

14固定安装在支撑平台1

17上表面,伸缩端连接第二补偿架1

16下层的刚性杆上;所述传送带支撑板1

18为刚性平板结构,对称设置在辊轴输送通道两侧;所述传送带1

19对称安装在传送带支撑板1

18上表面,紧密环绕纸箱传送模块1;所述驱动装置1

20安装在支撑平台1

17上,与传送带1

19啮合传动联接;所述第一齿轮1

21和第二齿轮1

21设置在支撑平台1

17的下部,其中第一齿轮1

21固定安装在第一补偿架1

11的支撑柱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胶带封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纸箱传送模块(1),压箱模块(2),胶带供给模块(3),三维驱动模块(4),余边压紧模块(5);所述纸箱传送模块(1)为三级间歇连接且对称布局;所述三维驱动模块(4)通过龙门式支撑架结构跨越固定在纸箱传送模块(1)的上方,所述胶带供给模块(3)前后交错设置两个,上端分别驱动连接在三维驱动模块(4)的上部,下端悬吊在三维驱动模块(4)的内部,胶带供给模块(3)外壳的前后侧面下部对称安装两个压箱模块(2),外侧面下部安装一个余边压紧模块(5);所述纸箱传送模块(1)包括:输送辊(1

1)、小滚轮(1

2)、摩擦轮(1

3)、固定轨(1

4)、伸缩架(1

5)、小支撑轴(1

6)、连接臂(1

7)、连架杆(1

8)、大支撑轴(1

9)、弹簧(1

10)、第一补偿架(1

11)、小轴承(1

12)、大轴承(1

13)、气动弹簧(1

14)、转动轴(1

15)、第二补偿架(1

16)、支撑平台(1

17)、传送带支撑板(1

18)、传送带(1

19)、驱动装置(1

20)、第一齿轮(1

21)、第二齿轮(1

22)、限位块(1

23)、第二齿条架(1

24)、第一齿条架(1

25);所述支撑平台(1

17)为刚性平面结构,中间设置长方形通孔,多组输送辊(1

1)安装在通孔内构建辊轴输送通道,通孔两侧对称安装固定轨(1

4),固定轨(1

4)为上下层的刚性架体结构,架体表面横向设置凹槽轨道,轨道底部设置带挡边的长豁孔,所述小支撑轴(1

6)和大支撑轴(1

9)为阶梯轴,上端和下端分别穿过上下层架体的长豁孔,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一个小滚轮(1

2);所述伸缩架(1

5)由上下两根平行的刚性杆组成,安装在固定轨(1

4)的上下层架体之间,两根刚性杆的左端组合安装一个摩擦轮(1

3),中间和右侧分别设置垂直通孔,小支撑轴(1

7)穿过中间通孔,大支撑轴(1

9)穿过右侧通孔,所述弹簧(1

10)的右端固定安装在固定轨(1

4)的右内侧,左端固定在大支撑轴(1

9)中部,常态下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一补偿架(1

11)由上下两根平行的刚性杆组成,左端组合安装摩擦轮(1

3),所述连架杆(1

8)纵向固定连接在两层刚性杆的左部;所述第二补偿架(1

16)由上下两根平行的刚性杆组成,右端组合安装摩擦轮(1

3);所述连接臂(1

7)为单推杆结构,左端旋转连接在小支撑轴(1

6)上,右端旋转连接在连架杆(1

8)上;所述第一补偿架(1

11)的两根刚性杆右端开设通孔,下层的刚性杆通孔处的上表面设置同心的圆凹槽,下表面固定设置支撑柱,圆凹槽和支撑柱被通孔整体贯穿,小轴承(1

12)安装在圆凹槽内;所述第二补偿架(1

16)左端开设通孔,所述转动轴(1

15)为长轴,固定安装在第二补偿架(1

16)的通孔内,同时旋转安装在第一补偿架(1

11)的通孔处以及小轴承(1

12)上,并且整体贯穿出第一补偿架(1

11)的支撑柱;所述支撑平台(1

17)的两侧均开设工艺孔,所述大轴承(1

13)安装在支撑平台(1

17)的工艺孔内,所述第一补偿架(1

11)下方支撑柱的中部与大轴承(1

13)旋转连接;所述气动弹簧(1

14)固定安装在支撑平台(1

17)上表面,伸缩端连接第二补偿架(1

16)下层的刚性杆上;所述传送带支撑板(1

18)为刚性平板结构,对称设置在辊轴输送通道两侧;所述传送带(1

19)对称安装在传送带支撑板(1

18)上表面,紧密环绕纸箱传送模块(1);所述驱动装置(1

20)安装在支撑平台(1

17)上,与传送带(1

19)啮合传动联接;所述第一齿轮(1

21)和第二齿轮(1

21)设置在支撑平台(1

17)的下部,其中第一齿轮(1

21)固定安装在第一补偿架(1

11)的支撑柱底端,第二齿轮(1

22)固定安装在转动轴(1

15)的底端;第一齿条架(1

25)和第二齿条架(1

24)均为矩形框架结构,第一齿条架(1

25)与第一齿轮(1

21)相互啮合传动,第二齿条架(1

24)与第二齿轮(1

22)相互啮合传动;所述限位块(1

23)固定安装在支撑平台(1

17)下表面靠近长方形通孔处,第一齿条架(1

25)和第二齿条架(1

24)的内表面均与限位块(1

23)滑动连接;所述胶带供给模块(3)包括:透明检测传感器(3

1)、压块(3

2)、截断刀(3

3)、橡胶辊(3

4)、小支撑架(3

5)、剥离环(3

6),胶带(3

7)、阻尼轴(3

8)、夹板(3

9)、机壳(3

10)、大支撑架(3

11)、第一从动齿轮(3

12)、第二电机(3

13)、隔板(3

14)、吹气管(3

15)、固定架(3

16)、主动齿轮(3

17)、第二从动齿轮(3

18);所述机壳(3

10)为刚性空心箱体结构,底部水平固定安装隔板(3

14),隔板(3

14)的中心处设置工艺通孔,所述小支撑架(3

5)和大支撑架(3

11)横跨工艺通孔,小支撑架(3

5)安装在大支撑架(3

11)的左侧;所述橡胶辊(3

4)和剥离环(3

6)为圆轴结构,橡胶辊(3

4)两端旋转连接在小支撑架(3

5)上且右端贯穿出小支撑架(3

5),剥离环(3

6)两端旋转连接在大支撑架(3

11)上且右端贯穿出大支撑架(3

11),两个轴辊平行且外圆相切;剥离环(3

6)和橡胶辊(3

4)的右端头部分别安装第一从动齿轮(3

12)和第二从动齿轮(3

18)并啮合传动联接;所述第二电机(3

13)安装在隔板(3

14)上表面的右侧,第二电机(3

13)的驱动轴上安装主动齿轮(3

17),主动齿轮(3

17)啮合传动联接第一从动齿轮(3

12);所述橡胶辊(3

4)的外表面为橡胶材质;所述剥离环(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飞赵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