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蔽性能的抗鸟撞直升机电加温风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39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屏蔽性能的抗鸟撞直升机电加温风挡,包括:夹层玻璃,夹层玻璃具有通过胶合层粘接的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加热膜层,加热膜层位于胶合层和外层玻璃之间;第一屏蔽膜层,第一屏蔽膜层位于胶合层和内层玻璃之间,且具有引出的导电线层;第二屏蔽膜层,第二屏蔽膜层位于内层玻璃的内侧,且具有引出的导电线层;防飞溅膜层,防飞溅膜层通过胶合层粘附于第二屏蔽膜层下侧;外边框;内边框;其中导电线层绕接后穿过外边框,通过内边框压覆至机身安装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直升机风挡玻璃的抗鸟撞性能,在玻璃发生破裂时也不会造成飞溅,能有效保护人员安全;同时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大大增强电磁屏蔽性能。大大增强电磁屏蔽性能。大大增强电磁屏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屏蔽性能的抗鸟撞直升机电加温风挡


[0001]本技术属于风挡玻璃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屏蔽性能的抗鸟撞直升机电加温风挡。

技术介绍

[0002]直升机电加温透明件是由单层或者双层无机硅酸盐玻璃经过切割、磨边、热弯、强化、镀膜后与复合材料、有机层层合制备而成。
[0003]考虑到气动外形,玻璃多为曲面设计,主要对称安装在飞机前部,能够满足驾驶舱采光要求,作为飞机结构的一部分,除了满足耐久性和疲劳寿命的结构要求外,还满足抗鸟撞性能以及在任何气象条件下给驾驶员提供一个足够宽阔、清晰和不失真的视界要求,保证飞行员的安全,同时要满足电磁屏蔽要求。
[0004]由于重量、窗框接口等相关条件的制约,玻璃的总厚度不能过厚,抗鸟撞性能不能过多的依赖玻璃自身的强度来实现,需要通过结构设计将鸟撞过程中作用在玻璃上的能量进行释放,同时要实现玻璃的内表面遭到鸟撞的情况下没有飞溅。
[0005]由于飞机对于螺栓安装的透明件重量要求越苛刻,限制整体重量要求,以及机械接口的限制,对于透明件的选型造成很大困难,在整个结构设计过程中,为了匹配玻璃整体的刚度,需要不断开发提高单片玻璃强化工艺,选择更高强度、高模量有机层材料来增强整体刚度,从而增加开发成本,降低开发速度,由于玻璃强度也存在一定的强度分散性。
[0006]透明件的电磁屏蔽功能,膜层导电率越高、膜层数量越多,对电磁屏蔽性能越好,由于玻璃重量、厚度、透光率的限制,膜层的透光率随着导电率的上升会逐渐降低,所在现有的工艺只能增加导电层来增加电磁屏蔽性能。由于接口以及强度的限制,只能在现有的玻璃上增加导电层,而直升机风挡玻璃为单层或双层玻璃,玻璃层数也影响了导电层的层数,降低屏蔽性能。
[0007]因此,目前急需设计一种高屏蔽性能的抗鸟撞直升机电加温风挡结构,可以有效解决直升机风挡玻璃屏蔽性能差,产品质量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抗鸟撞直升机电加温风挡,用于避免以往风挡玻璃电磁屏蔽功能以及抗鸟状性能较差的麻烦。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鸟撞直升机电加温风挡,包括:
[0010]夹层玻璃,夹层玻璃具有通过胶合层粘接的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
[0011]加热膜层,加热膜层位于胶合层和外层玻璃之间;
[0012]第一屏蔽膜层,第一屏蔽膜层位于胶合层和内层玻璃之间,且具有引出的导电线层;
[0013]第二屏蔽膜层,第二屏蔽膜层位于内层玻璃的内侧,且具有引出的导电线层;
[0014]防飞溅膜层,防飞溅膜层通过胶合层粘附于第二屏蔽膜层下侧,且具有引出的导
电线层;
[0015]外边框,外边框截面成L型,且压覆夹层玻璃的外边部和端部;
[0016]内边框,内边框连接外边框,且压覆夹层玻璃的内边部;
[0017]其中,第一屏蔽膜层、第二屏蔽膜层、及防飞溅膜层的导电线层绕接后穿过外边框,通过内边框压覆至机身安装面。
[001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夹层玻璃通过粘接胶连接外边框和内边框。
[001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加热膜层设置为电加热膜层,电加热膜层布置电阻丝,并通过导电线引出外边框。
[002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屏蔽膜层和第二屏蔽膜层都设置为金属屏蔽网。
[002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外边框与内边框,及机身安装面通过螺栓固定。
[002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防飞溅膜层设置为防爆的导电膜层。
[002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都设置为钢化玻璃。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25]能有效提高直升机风挡玻璃的抗鸟撞性能,在玻璃发生破裂时也不会造成飞溅,能有效保护人员安全;同时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大大增强电磁屏蔽性能。
[002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屏蔽性能的抗鸟撞直升机电加温风挡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胶合层10,内层玻璃20,外层玻璃30,加热膜层40,第一屏蔽膜层51,第二屏蔽膜层52,导电线层60,防飞溅膜层70,外边框80,内边框90,机身安装面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32]请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屏蔽性能的抗鸟撞直升机电加温风挡示意图。
[0033]如图所示,一种抗鸟撞直升机电加温风挡,包括:夹层玻璃,夹层玻璃具有通过胶合层10粘接的内层玻璃20和外层玻璃30;加热膜层40,加热膜层40位于胶合层10和外层玻璃30之间;第一屏蔽膜层51,第一屏蔽膜层51位于胶合层10和内层玻璃20之间,且具有引出的导电线层60;第二屏蔽膜层52,第二屏蔽膜层52位于内层玻璃20的内侧,且具有引出的导
电线层60;防飞溅膜层70,防飞溅膜层70通过胶合层10粘附于第二屏蔽膜层下侧,且具有引出的导电线层60;外边框80,外边框80截面成L型,且压覆夹层玻璃的外边部和端部;内边框90,内边框90连接外边框80,且压覆夹层玻璃的内边部;其中,第一屏蔽膜层51、第二屏蔽膜层52、及防飞溅膜层70的导电线层60绕接后穿过外边框80,通过内边框90压覆至机身安装面100。
[0034]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夹层玻璃由内层玻璃20、外层玻璃30、及中间的胶合层10粘接复合而成,形成飞机风挡玻璃主体,夹层设计可提供强度保证,并且能够作为加热膜层40和第一屏蔽膜层51、第二屏蔽膜层52的载体,提高风挡玻璃的功能性。导电线层60采用导电材料,由第一屏蔽膜层 51和第二屏蔽膜层52延伸而出,另外,防飞溅膜层70通过胶合层10粘附于内层玻璃20的内侧,即第二屏蔽膜层52的下侧,借此有效提高直升机风挡玻璃的抗鸟撞性能,在玻璃发生破裂时也不会造成飞溅,能有效保护人员安全。
[0035]优选一实施方式中,防飞溅膜层70设置为防爆的导电膜层,其本身选自航空专用防飞溅膜,且导电膜层延伸出导电线层60,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磁屏蔽功能。
[0036]外边框80和内边框90相互配合,装夹夹层玻璃,边部可以进行制孔,穿过导电线层60,然后通过内边框90压覆到机身安装面100上,实现电搭接连续,保证电磁屏蔽功能。
[0037]本技术的夹层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屏蔽性能的抗鸟撞直升机电加温风挡,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具有通过胶合层粘接的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加热膜层,所述加热膜层位于所述胶合层和所述外层玻璃之间;第一屏蔽膜层,所述第一屏蔽膜层位于所述胶合层和所述内层玻璃之间,且具有引出的导电线层;第二屏蔽膜层,所述第二屏蔽膜层位于所述内层玻璃的内侧,且具有引出的导电线层;防飞溅膜层,所述防飞溅膜层通过胶合层粘附于所述第二屏蔽膜层下侧,且具有引出的导电线层;外边框,所述外边框截面成L型,且压覆所述夹层玻璃的外边部和端部;内边框,所述内边框连接所述外边框,且压覆所述夹层玻璃的内边部;其中,所述第一屏蔽膜层、所述第二屏蔽膜层、及所述防飞溅膜层的导电线层绕接后穿过所述外边框,通过所述内边框压覆至机身安装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屏蔽性能的抗鸟撞直升机电加温风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倩颖吴伟赵乐裴海鹏顾文灏杨小丽段凤波陈汝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