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脂质体挤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32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脂质体挤出器,包括原料仓、挤压膜机构、接合机构,原料仓顶部连接有原料输入管和压力空气输入管,原料仓底部连接有料仓出口管,挤压膜机构设于原料仓下方位置,挤压膜机构与原料仓通过接合机构接合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有旋转的挤压膜切换盘,上面装有多个挤压膜,在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粒径需求来选择对接不同的挤压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挤压膜切换操作十分便捷,不必全面拆卸挤出器,挤压膜快速切换完成后可立即投入下一批生产,生产作业的连续性较好,能大大提升作业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脂质体挤出器


[0001]本技术涉及药物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脂质体挤出器。

技术介绍

[0002]空白脂质体广泛应用在脂质体类化疗药剂的制备中,其主要作为脂质体制剂的载体来使用,空白脂质体粒径的大小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靶向定位,依据药物的自身特性及治疗方案需要,空白脂质体需制成适当的粒径,用于靶向定位,达到定点治疗作用。
[0003]同一种靶向化疗药剂中的空白脂质体粒径应保持一致性,空白脂质体的粒径均一化作业通过挤出器来实现,挤出器的核心部件是挤出膜,空白脂质体在通过挤出膜后就能形成统一粒径,现有的挤出器中,挤出膜都是装配在挤出器内部,且只有一个型号(也就是只能制成一种粒径规格),当需要变换制备不同规格大小粒径的空白脂质体时,需要先拆开挤出器,再拆出和更换挤出膜,上述操作十分繁琐,且鉴于药剂制备卫生原则,挤出器拆开后,料仓完全暴露于空气中,需要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杀作业后才能再次组装使用,这样会长时间中断生产过程,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脂质体挤出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脂质体挤出器,包括原料仓、挤压膜机构、接合机构,所述原料仓顶部连接有原料输入管和压力空气输入管,所述原料仓底部连接有料仓出口管,所述挤压膜机构设于原料仓下方位置,所述挤压膜机构与原料仓通过接合机构接合相连。
[0007]所述挤压膜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挤压膜切换盘,所述挤压膜切换盘转动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所述挤压膜切换盘上开设有若干个挤压膜安装腔,每个所述挤压膜安装腔都能装入一个挤压膜,所述挤压膜切换盘下端面上安装有若干个挤压出料接头,所述挤压出料接头与挤压膜安装腔一一对应安装。
[0008]所述挤压膜安装腔内包括有挤压膜置放孔、插管孔和挤压出料通道,所述插管孔、挤压膜置放孔和挤压出料通道按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连通设置,所述挤压膜安装置放在挤压膜置放孔内,所述挤压膜置放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挤压膜上方压装有导引压紧套,所述导引压紧套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导引压紧套螺纹安装在挤压膜置放孔上,所述导引压紧套安装后,导引压紧套外壁与插管孔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设为插管空间,所述插管空间的尺寸大小与料仓出口管相匹配。
[0009]所述导引压紧套安装后,导引压紧套的最高点高度高于挤压膜切换盘高度,所述导引压紧套的外壁直径尺寸与料仓出口管的内孔直径尺寸相匹配,所述导引压紧套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引内锥孔。
[0010]所述插管空间的底部安装有一圈密封圈。
[0011]所述固定底座的中央位置开设有大通孔,所述挤压出料接头的运动轨迹线设于大
通孔内。
[0012]所述原料仓外侧套装有外隔套,所述外隔套与原料仓外壁之间形成有密闭的导热腔,所述外隔套上连接有导热液输入接头和导热液输出接头。
[0013]所述接合机构包括接合法兰盘、对接螺杆,所述接合法兰盘连接在原料仓外壁的下端位置,若干所述对接螺杆垂直连接在固定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对接螺杆都贯穿接合法兰盘安装,所述对接螺杆上螺纹安装有蝶形螺母。
[0014]所述固定底座的下端面上连接有平置摆放架,所述原料仓的外壁上端位置连接有外缘盘,所述外缘盘上端面上也连接有平置摆放架。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有旋转的挤压膜切换盘,上面装有多个挤压膜,在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粒径需求来选择对接不同的挤压膜,本技术的挤压膜切换操作十分便捷,不必全面拆卸挤出器,挤压膜快速切换完成后可立即投入下一批生产,生产作业的连续性较好,能大大提升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挤压膜机构的安装结构图;
[0019]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挤压膜切换盘的俯视布局图。
[0021]图中:原料仓1、原料输入管11、压力空气输入管12、料仓出口管13、外隔套14、导热液输入接头141、导热液输出接头142、导热腔15、外缘盘16、挤压膜机构2、固定底座21、大通孔211、挤压膜切换盘22、挤压膜安装腔23、挤压膜置放孔231、内螺纹2311、导引压紧套232、外螺纹2321、导引内锥孔2322、插管孔233、插管空间234、密封圈235、挤压膜24、挤压出料接头25、挤压出料通道26、接合机构3、接合法兰盘31、对接螺杆32、蝶形螺母33、平置摆放架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中的“左”、“右”等描述均是以图1为参照方向:
[0023]如图1~图5所示,一种脂质体挤出器,包括原料仓1、挤压膜机构2、接合机构3,原料仓1顶部连接有原料输入管11和压力空气输入管12,原料输入管11通入空白脂质体原料,压力空气输入管12输入加压用的氮气(氮气不会污染空白脂质体原料,又能起到加压作用),通过加压使得原料通过挤压膜24,完成粒径分割的均一化作业,原料仓1底部连接有料仓出口管13,挤压膜机构2设于原料仓1下方位置,挤压膜机构2与原料仓1通过接合机构3接合相连,挤压膜机构2上安装有挤压膜24,原料从料仓出口管13被挤出,通过挤压膜机构2后再输出。
[0024]挤压膜机构2包括固定底座21、挤压膜切换盘22,挤压膜切换盘22转动安装在固定底座21上,挤压膜切换盘22上开设有若干个挤压膜安装腔23,每个挤压膜安装腔23都能装入一个挤压膜24,每个挤压膜24的规格不同,通过旋转挤压膜切换盘22来选择合适的挤压膜24去进行均一化作业,挤压膜切换盘22下端面上安装有若干个挤压出料接头25,挤压出
料接头25与挤压膜安装腔23一一对应安装,挤压出料接头25上可连接输出软管,将均一化后的空白脂质体进行输出。
[0025]挤压膜安装腔23内包括有挤压膜置放孔231、插管孔233和挤压出料通道26,插管孔233、挤压膜置放孔231和挤压出料通道26按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连通设置,挤压膜24安装置放在挤压膜置放孔231内,挤压膜置放孔231内壁上设有内螺纹2311,挤压膜24上方压装有导引压紧套232,导引压紧套232外壁上设有外螺纹2321,导引压紧套232螺纹安装在挤压膜置放孔231上,导引压紧套232起到压紧、固定挤压膜24的作用,当需要拆卸挤压膜24时,需要先拧出导引压紧套232,导引压紧套232安装后,导引压紧套232外壁与插管孔233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设为插管空间234,插管空间234的尺寸大小与料仓出口管13相匹配,挤压膜机构2与原料仓1接合后,料仓出口管13正好插入到插管空间234内,完成对接,料仓出口管13只能对应对接一个挤压膜安装腔23,通过挤压膜安装腔23的切换,来实现挤压膜24的切换,从而实现输出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脂质体挤出器,包括原料仓(1)、挤压膜机构(2)、接合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仓(1)顶部连接有原料输入管(11)和压力空气输入管(12),所述原料仓(1)底部连接有料仓出口管(13),所述挤压膜机构(2)设于原料仓(1)下方位置,所述挤压膜机构(2)与原料仓(1)通过接合机构(3)接合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脂质体挤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膜机构(2)包括固定底座(21)、挤压膜切换盘(22),所述挤压膜切换盘(22)转动安装在固定底座(21)上,所述挤压膜切换盘(22)上开设有若干个挤压膜安装腔(23),每个所述挤压膜安装腔(23)都能装入一个挤压膜(24),所述挤压膜切换盘(22)下端面上安装有若干个挤压出料接头(25),所述挤压出料接头(25)与挤压膜安装腔(23)一一对应安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脂质体挤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膜安装腔(23)内包括有挤压膜置放孔(231)、插管孔(233)和挤压出料通道(26),所述插管孔(233)、挤压膜置放孔(231)和挤压出料通道(26)按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连通设置,所述挤压膜(24)安装置放在挤压膜置放孔(231)内,所述挤压膜置放孔(231)内壁上设有内螺纹(2311),所述挤压膜(24)上方压装有导引压紧套(232),所述导引压紧套(232)外壁上设有外螺纹(2321),所述导引压紧套(232)螺纹安装在挤压膜置放孔(231)上,所述导引压紧套(232)安装后,导引压紧套(232)外壁与插管孔(233)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设为插管空间(234),所述插管空间(234)的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奇超钱周婷夏曼叶焕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达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