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溶剂法三基发射药捏合块料成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875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溶剂法三基发射药捏合块料成粒装置,该装置包括圆筒形的造粒机本体、设置在所述造粒机本体侧壁上端的加料口、设置在所述造粒机本体侧壁下端的出药花盘、转动连接在所述造粒机本体内腔的造粒刀具、固定在所述造粒机本体内壁的一组轴向延伸且圆周均布造粒棱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造粒刀具转动的转动电机;所述造粒刀具包括位于中部的支撑轴、固定在所述支撑轴侧壁的一组轴向延伸且圆周均布的刀片支撑板,以及固定在各个刀片支撑板外端的轴向延伸的造粒刀片;所述造粒刀具各个造粒刀片外端所在圆周与各条造粒棱块内端所在圆周的间距为5~12mm。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成粒装置处理后的小尺寸药粒,可使双螺杆机吃料顺利稳定。稳定。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溶剂法三基发射药捏合块料成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溶剂法三基发射药捏合块料成粒装置,属于三基发射药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三基发射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炮用发射药。目前,半溶剂法三基发射药双螺杆成型工艺是,将双基白料、辅助溶剂等按一定的比例加入捏合机预混捏合一定时间后,形成块状物料,再从双螺杆挤出机的喂料口定量加入,由双螺杆机混合塑化后经成型模具制成一定密度和形状尺寸的制品。
[0003]由于预混物料是不规则大块状物料,直接加入将使双螺杆机吃料困难,严重影响双螺杆机工艺适应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国内火炸药行业现有的废旧火炸药破碎、对辊造粒等技术主要用于不含溶剂的固体火炸药制品的破碎和造粒。对辊造粒是一种干法挤压造粒,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主被辊面上的凹窝对合,利用机械作用力将物料强制压缩成粒;废旧火炸药大块料主要采用锤片式结构水下破碎,其原理是通过运转的活动锤体和四周固定齿圈的相对运动,使物料经锤齿冲撞、摩擦,彼此间的冲击而获得粉碎。两种方法均不适用于含溶剂的大块物料的造粒;橡塑行业湿固物料的破碎造粒技术等,因火药物料易粘连且安全性问题多,亦不适用。采用将三基发射药各原料组分计量后直接加入双螺杆机的加料方式,因原料组分物理状态差异大,计量比例悬殊,精确计量难度很高,不仅加大了工业制造成本,产品质量也不稳定。而对含溶剂的大块物料进行适宜的造粒,解决好双螺杆顺利吃料的问题,将是实现半溶剂法三基发射药双螺杆成型工艺的一条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半溶剂法三基发射药双螺杆挤出工艺中难于加入不规则大块状的预混物料,而提供一种半溶剂法三基发射药捏合块料成粒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半溶剂法三基发射药捏合块料成粒装置,包括圆筒形的造粒机本体、设置在所述造粒机本体侧壁上端的加料口、设置在所述造粒机本体侧壁下端的出药花盘、转动连接在所述造粒机本体内腔的造粒刀具、固定在所述造粒机本体内壁的一组轴向延伸且圆周均布造粒棱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造粒刀具转动的转动电机;
[0007]所述造粒刀具包括位于中部的支撑轴、固定在所述支撑轴侧壁的一组轴向延伸且圆周均布的刀片支撑板,以及固定在各个刀片支撑板外端的轴向延伸的造粒刀片;
[0008]所述造粒刀具的支撑轴两端分别通过传动轴与所述造粒机本体的两侧端板转动连接,且使所述造粒刀具支撑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造粒机本体的内腔轴线同轴,其中一个转动轴的外端通过轴连器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09]所述造粒刀具各个造粒刀片外端所在圆周与各条造粒棱块内端所在圆周的间距为5~12mm。
[0010]为防止物料积聚,避免过度加工,减少危险事故,每片造粒刀片的切割面一侧为弧
形面。
[0011]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造粒机本体端板之间通过滚动轴承连接,且在所述滚动轴承连接处通过黄铜端盖密封。
[0012]所述造粒机本体是由分体式结构的上半筒体和下半筒体固定而成。
[0013]所述造粒机本体的外壁套接有保温夹套。
[0014]所述出药花盘上均布有宽度为5~8mm正方形出药孔。
[0015]工作过程
[0016]捏合机预混捏合后的块状物料从所述加料口加入所述造粒机本体的内腔,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与其相连的转动轴带动所述造粒刀具转动,所述造粒刀具的各个造粒刀片经过各条造粒棱块时,对块状物料进行充分切割搅拌,并随着所述造粒刀具转动,将切割搅拌后的物料从所述造粒机本体侧壁下端的出药花盘挤出,得到小尺寸药粒。经过本专利技术成粒装置处理后的小尺寸药粒,可直接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的喂料口内,使得双螺杆机吃料顺利稳定。由于加入双螺杆机物料大小基本一致,双螺杆机吃料均匀,使挤出成型过程负荷和成型药条质量稳定。
[0017]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成粒装置,采用液压动力系统,可实现无级调速,可根据预混物料不同溶剂比选择不同转速,提高加工物料的适应性。传动轴两端与造粒机本体以滚动轴承连接,两端为支撑式结构,传动轴不易变形,保证了造粒刀具与造粒棱块间隙恒定。造粒刀具与造粒棱块间隙可以根据大块物料溶剂含量的不同在5

12mm范围内可调。传动轴上滚动轴承两端采用铜质密封盖,有利于导除静电,提高火药加工的安全性。三角棱状实芯不锈钢转鼓三角棱处固定圆弧状(圆弧半径为5

10mm)切刀,可有效防止积聚死角料,避免过度加工,减少危险事故,造粒本体为带保温夹套的腔体结构,有利于控制物料温度,该夹套内衬铜套,可防止造粒刀具损坏或物料中硬质杂质存在引起金属碰撞发火而导致燃爆事故。筒体上下剖分式结构可实现物料彻底清理、同时也有利于安全泄爆。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成粒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0020]图2为图1的A

A向剖视图;
[0021]图中:1

转动电机,2

联轴器,3

滚动轴承,4

加料口,5

造粒机本体,51

上筒体,52

下筒体,6

保温夹套,7

造粒刀具,71

支撑轴,72

刀片支撑板,73

造粒刀片,8

出药花盘,9

传动轴,10

造粒棱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描述。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半溶剂法三基发射药捏合块料成粒装置,包括圆筒形的造粒机本体5、设置在所述造粒机本体5侧壁上端的加料口4、设置在所述造粒机本体5侧壁下端的出药花盘8、转动连接在所述造粒机本体5内腔的造粒刀具7、固定在所述造粒机本体5内壁的一组轴向延伸且圆周均布造粒棱块1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造粒刀具7转动的转动
电机1;
[0025]所述造粒刀具7包括位于中部的支撑轴71、固定在所述支撑轴71侧壁的一组轴向延伸且圆周均布的刀片支撑板72,以及固定在各个刀片支撑板72外端的轴向延伸的造粒刀片73;
[0026]所述造粒刀具7的支撑轴71两端分别通过传动轴9与所述造粒机本体5的两侧端板转动连接,且使所述造粒刀具7支撑轴7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造粒机本体5的内腔轴线同轴,其中一个转动轴13的外端通过轴连器2与所述转动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
[0027]所述造粒刀具7各个造粒刀片73外端所在圆周与各条造粒棱块10内端所在圆周的间距为5~12mm。
[0028]为防止物料积聚,避免过度加工,减少危险事故,每片造粒刀片73的切割面一侧为弧形面。
[0029]所述转动轴13与所述造粒机本体5端板之间通过滚动轴承3连接,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溶剂法三基发射药捏合块料成粒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圆筒形的造粒机本体、设置在所述造粒机本体侧壁上端的加料口、设置在所述造粒机本体侧壁下端的出药花盘、转动连接在所述造粒机本体内腔的造粒刀具、固定在所述造粒机本体内壁的一组轴向延伸且圆周均布造粒棱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造粒刀具转动的转动电机;所述造粒刀具包括位于中部的支撑轴、固定在所述支撑轴侧壁的一组轴向延伸且圆周均布的刀片支撑板,以及固定在各个刀片支撑板外端的轴向延伸的造粒刀片;所述造粒刀具的支撑轴两端分别通过传动轴与所述造粒机本体的两侧端板转动连接,且使所述造粒刀具支撑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造粒机本体的内腔轴线同轴,其中一个转动轴的外端通过轴连器与所述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海燕韩民园贾新娟牛强郝利花刘所恩罗永光张斌田淑宝马红娟李文静王千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