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逼出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032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囊逼出试验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解决现有球囊逼出试验装置不便于插入肛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球囊逼出试验装置,包括导管和套筒,导管的前端呈封闭状,导管为软管,导管靠近前端的外侧固定设置挡圈,导管的前端和挡圈之间固定设置球囊,球囊位于导管的外侧,导管在球囊所在管段设置至少一个连通导管的管腔与球囊的内腔的通孔,导管的后端为注入端;导管的外侧穿设套筒,套筒为硬质材料,套筒的一端与挡圈背对球囊的一侧适配,挡圈的外形尺寸大于套筒与挡圈适配的一端的内腔尺寸。试验时,导管的前端对准肛门,通过套筒施力进行插入操作,利于顺利地插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球囊逼出试验。验。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囊逼出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实施球囊逼出试验的器械。

技术介绍

[0002]球囊逼出试验是直肠肛门综合排便功能的一项辅助检查,可用于判断直肠感觉、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肛门括约肌受损及无括约功能,有助于判断直肠及盆底肌的功能有无异常,亦有助于评估直肠及盆底肌的功能。球囊逼出试验的操作过程是:医生将球囊置于受检者的直肠壶腹部,向球囊内注入一定量的空气或温水,嘱受检者取侧位或蹲位排便姿势尽快将球囊排出,球囊最后自行滑出肛门,或轻微的增加腹压后将球囊排出。球囊逼出试验多用于判断患者肛门出口梗阻及排便失禁情况,对判断盆底肌、外括约肌反常收缩及直肠感觉功能下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如果患者出现盆底肌肥厚、直肠前膨出、长期便秘等情况时,均可通过球囊逼出试验以明确诊断。
[0003]目前,球囊逼出试验所用的器械为临床自制耗材,采用导尿管和气球来制作。制作流程是将导尿管的端管插入气球,再使用棉线扎紧。临床自制耗材存在下述弊端:第一、棉线容易松动,受检者在进行排出及腹部增压动作时,气球容易滑脱;第二、气球的最大的安全膨胀量不易把控,存在气球爆破的可能;第三、导尿管本身较软,难以顺利地插入肛门,导尿管端管绑扎气球后,更不容易操作;第四临床自制耗材非独立包装,患者在接受检查时会产生疑虑,甚至抵触心理。
[0004]公告号为CN 209696046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球囊逼出试验和生物反馈家庭训练的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导管主体为橡胶或硅胶,导管主体上设有导管套囊,导管套囊的容积为200~300ml;导管主体的一端为封闭囊头,封闭囊头与导管套囊相连接,导管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注水阀,注水阀的一端连接阀门接头。该专利公开的方案实际和上述临床自制耗材的结构基本一致,由于导管主体为橡胶或硅胶材质,也属于软管,同样存在不便于插入肛门的问题,另外还存在不便于把控插入深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球囊逼出试验装置,解决现有球囊逼出试验装置不便于插入肛门的问题。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效果是:球囊逼出试验装置,包括导管和套筒,导管的前端呈封闭状,导管为软管,导管靠近前端的外侧固定设置挡圈,导管的前端和挡圈之间固定设置球囊,球囊位于导管的外侧,导管在球囊所在管段设置至少一个连通导管的管腔与球囊的内腔的通孔,导管的后端为注入端;导管的外侧穿设套筒,套筒为硬质材料,套筒的一端与挡圈背对球囊的一侧适配,挡圈的外形尺寸大于套筒与挡圈适配的一端的内腔尺寸。
[0007]进一步的是:导管靠近挡圈的位置设置通孔,导管的通孔至导管的前端的管段为实体结构。
[0008]进一步的是:套筒为圆筒,圆筒的内径大于导管的外径且小于挡圈的最大外径,套
筒与挡圈之间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的是:套筒与挡圈配合的一端在横截面上的内轮廓呈圆形或多边形。
[0010]进一步的是:套筒在任意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圆形,套筒在任意位置的外径相等,挡圈背对球囊的一侧设置一圈挂台,套筒放置于挂台内,套筒的外径与挡圈的最大外径相等。
[0011]进一步的是:导管的前端呈钝状。例如,导管的前端呈半球状。
[0012]进一步的是:球囊的最大容积为400ml,沿导管的轴线方向,球囊的长度为3.3cm。
[0013]进一步的是:套筒的外侧设置长度刻度,长度刻度的起始端为靠近挡圈的一端。
[0014]进一步的是:导管的注入设置密封塞或端盖,密封塞和端盖的外径小于套筒内径。
[0015]进一步的是:挡圈与导管的后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套筒的长度。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导管的外侧固定设置挡圈,导管的外侧穿设套筒,挡圈对套筒形成限位作用,并且具有临时固定的作用,套筒与挡圈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实现临时固定,也可以直接将套筒套于挡圈外部实现临时固定。进行球囊逼出试验时,导管的前端对准肛门,通过硬质的套筒施力进行插入操作,利于顺利地插入。导管的前端插入至目标深度后,将导管取出,导管和球囊留在肛门内,再通过导管的后端进行注水或注气;或者,导管的前端插入至目标深度后,向通过导管的后端进行注水或注气,再将导管取出,再完成后续试验。导管和挡圈均选择柔软的材质,既便于正常完成球囊逼出试验,又能避免试验坑对直肠内膜造成损伤的问题。
[0017]导管靠近挡圈的位置设置通孔,导管的通孔至导管的前端的管段为实体结构,通过将导管设置为实体结构,适当增加球囊所在段的导管的硬度,可以更好地模拟排便。导管的前端呈钝状,便于进行插入肛门的操作,避免对肛门、直肠造成损伤。套筒的外侧设置长度刻度,便于直接观察插入的深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球囊逼出试验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球囊逼出试验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导管1、套筒2、挡圈3、球囊4、通孔5、密封塞6。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球囊逼出试验装置,包括导管1和套筒2,导管1为软管,例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或热塑性弹性体。导管1的前端呈封闭状,用于插入肛门,最好呈钝状,例如呈半球状;导管1的后端为注入端,注入端用于注水或注气。导管1靠近前端的外侧固定设置挡圈3,挡圈3可为硬质材质,但最好是软质材料,因为挡圈3会插入至肛门内。挡圈3与导管1可以为一个整体,或者粘贴固定于导管1外侧。
[0023]导管1的前端和挡圈3之间固定设置球囊4,球囊4的两端应该尽量靠近导管1的前端和挡圈3,球囊4位于导管1的外侧。球囊4的长度和最大容积根据球囊逼出试验要求确定,其中,球囊4的长度指的是沿导管1的轴线方向,球囊4两端沿导管1的轴线的长度;球囊4的最大容积指的是球囊4从空瘪状态到该容积是安全的。例如,球囊4的长度为3.3cm,球囊4的最大容积为400ml,相较于最大容积为200~300ml的普通球囊,本申请对球囊4的容积进行
提升,提升了安全性,更便于临床使用。
[0024]导管1与球囊4之间连通,以实现通过导管1向球囊4内注水或注气的目的,导管1在球囊4所在管段设置至少一个连通导管1的管腔与球囊4的内腔的通孔5。例如,参见图1,导管1的前端封闭,导管1的整个管段均为管腔,球囊4所在管段设置通孔5,通孔5连通导管1的管腔与球囊4的内腔。再例如,参见图2,导管1靠近挡圈3的位置设置通孔5,导管1的通孔5至导管1的前端的管段为实体结构。导管1为实体结构指的是导管1为实心的,不设置管腔。
[0025]导管1的外侧穿设套筒2,套筒2为硬质材料,例如为塑料管,也可以是金属管。套筒2靠近挡圈3的一段的外侧尽量光滑,便于插入肛门;套筒2远离挡圈3的一段的外侧可以尽量粗糙,还可以设置防滑纹理,以后便于握持进行插入操作。套筒2的一端与挡圈3背对球囊4的一侧适配,套筒2位于挡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球囊逼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和套筒(2),导管(1)的前端呈封闭状,导管(1)为软管,导管(1)靠近前端的外侧固定设置挡圈(3),导管(1)的前端和挡圈(3)之间固定设置球囊(4),球囊(4)位于导管(1)的外侧,导管(1)在球囊(4)所在管段设置至少一个连通导管(1)的管腔与球囊(4)的内腔的通孔(5),导管(1)的后端为注入端;导管(1)的外侧穿设套筒(2),套筒(2)为硬质材料,套筒(2)的一端与挡圈(3)背对球囊(4)的一侧适配,挡圈(3)的外形尺寸大于套筒(2)与挡圈(3)适配的一端的内腔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逼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管(1)靠近挡圈(3)的位置设置通孔(5),导管(1)的通孔(5)至导管(1)的前端的管段为实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逼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2)为圆筒,圆筒的内径大于导管(1)的外径且小于挡圈(3)的最大外径,套筒(2)与挡圈(3)之间螺纹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逼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2)与挡圈(3)配合的一端在横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煜唐莉易智慧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