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治疗脑卒中的氢化可的松多功能超声微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979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治疗脑卒中的氢化可的松多功能超声微泡,按质量份计包括0.9份DSPC,0.5份DS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治疗脑卒中的氢化可的松多功能超声微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治疗脑卒中的氢化可的松多功能超声微泡。

技术介绍

[0002]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缺血性脑卒中一方面是血管堵塞导致大脑局部区域血流减少,另外一个重要的病理过程是缺血后坏死和凋亡引起神经细胞死亡,脑缺血坏死会激活脑内M2型小胶质细胞在局部发挥吞噬作用,充当脑内巨噬细胞功能;然后向M1型转化,在脑损伤区域分泌大量炎症前介质,加剧神经元的死亡。针对继发炎症抑制M1型活性,促进M2型转化以利于神经突触的再连接以重塑神经功能网络是脑卒中治疗的中的热点问题。
[0003]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是脑微血管周围的复杂的、发挥主动和被动功能的屏障系统,由于BBB的存在,不仅严格限制了血液中的神经毒性物质、炎症因子、免疫细胞等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同时也使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治疗脑损伤和脑肿瘤的药物应用受到限制。开放血脑屏障及靶向调控小胶质细胞是实现脑卒中炎症有效治疗的关键,超声联合造影剂可介导血脑屏障的短暂性安全开放,通过技术偶联实现药物靶向输送至小胶质细胞的重要靶点,相关药物可以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活性,促进M2型增殖及神经功能网络的重建。现有技术中常常通过薄膜水化法制作超声微泡,通过化学联合将靶向剂及靶向药物与微泡进行链接,制作出含有靶向作用的药物超声微泡,普通薄膜水化法制备的粒子粒径在0.2

5um之间,粒径大小较大,不易通过肺循环及血脑屏障,因而制备一种粒径小,容易通过肺循环与血脑屏障的微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治疗脑卒中的氢化可的松多功能超声微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泡粒径过大,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治疗脑卒中的氢化可的松多功能超声微泡,主要以DSPC(2

二硬脂酰

sn

甘油
‑3‑
磷酸

线)和DSPE

PEG2000(1,2

二硬脂酰

sn

甘油
‑3‑
将磷酸乙醇胺
‑ꢀ
n

[甲氧基(聚乙二醇)

2000])为载体,加载靶向剂DPPS(1,2
ꢀ‑
二棕榈酰

sn

甘油酸
‑ꢀ
o
‑3‑

‑ꢀ
l

丝氨酸),包括0.9质量份的DSPC,0.05质量份的DSPE

PEG2000,0.05质量份的靶向剂DPPS,每1ml微泡中添加0.4mg氢化可的松。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超声微泡的制备方法如下:一种加载氢化可的松且具有靶向功能的磷脂微泡(HP

MBs)的制备:S1:将DSPC(2

二硬脂酰

sn

甘油
‑3‑
磷酸

线)、胆固醇、DSPE

PEG2000(1,2

二硬
脂酰

sn

甘油
‑3‑
将磷酸乙醇胺
‑ꢀ
n

[甲氧基(聚乙二醇)

2000])以及DPPS(1,2
ꢀ‑
二棕榈酰

sn

甘油酸
‑ꢀ
o
‑3‑

‑ꢀ
l

丝氨酸)按照摩尔比为80

90:0

10:5:5溶于乙醇中形成2mg/L的脂类混合物,记为溶液1,将氢化可的松溶于三氯甲烷形成溶液2,将溶液2加入溶液1中,其中溶液1占溶液2的质量比为0.05

0.2;S2:将步骤S1中制备的溶液放入旋转蒸发器中进行旋转蒸发,并将装溶液的烧瓶置于恒温水浴中,所述恒温水浴的温度为40

45℃,可以加快有机溶剂的蒸发;S3:蒸发结束后,将烧瓶内的溶液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以除去有机溶剂残留物,所述烧瓶开口处覆盖一层设有若干小孔的伞膜,在干燥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灰尘或污染物的进入;S4:给干燥的脂质膜中加入1ml PBS,以最大速度将溶液涡旋三次,每次10s,使脂质膜能够均匀的悬浮在溶液中,再将其置入水浴超声仪中超声处理15s,使脂质膜能够更均匀的悬浮在溶液中,超声结束后静置8h以上,从而使脂质物质能够有效的进行水合;S5:将1,2

丙二醇、丙三醇以及步骤S4中所得溶液在3ml的玻璃小瓶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用全氟丙烷对瓶内进行填充,填充完成后在摇床上搅拌45s即得。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将DSPC、胆固醇、DSPE

PEG2000以及DPPS按照摩尔比为80:10:5:5溶于乙醇中形成溶液1,将氢化可的松溶于三氯甲烷形成溶液2,将溶液2加入溶液1中,其中溶液1占溶液2的质量比为0.05。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将DSPC、胆固醇、DSPE

PEG2000以及DPPS按照摩尔比为85:5:5:5溶于乙醇中形成溶液1,将氢化可的松溶于三氯甲烷形成溶液2,将溶液2加入溶液1中,其中溶液1占溶液2的质量比为0.1。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将DSPC、胆固醇、DSPE

PEG2000以及DPPS按照摩尔比为90:0:5:5溶于乙醇中形成溶液1,将氢化可的松溶于三氯甲烷形成溶液2,将溶液2加入溶液1中,其中溶液1占溶液2的质量比为0.2。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超声微泡的平均粒径为1.54
±
0.51μm,浓度为2mg/ml。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1,2

丙二醇、丙三醇与所述步骤S4中PBS的体积比为1:1:10。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摇床为VialMix摇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在旋转蒸发后增加了真空干燥的环节,将有机溶剂彻底蒸发滤掉,加入缓冲液后,采用超声波仪进行再次粉碎处理使处理过的微泡粒径稳定在1.45um左右,具有穿过肺循环与血脑屏障的安全性。此外将脂质体与氢化可的松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治疗脑卒中的氢化可的松多功能超声微泡,其特征在于:主要以DSPC和DSPE

PEG2000为载体,加载靶向剂DPPS,包括0.9质量份的DSPC,0.05质量份的DSPE

PEG2000,0.05质量份的靶向剂DPPS,每1ml微泡中添加0.4mg氢化可的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治疗脑卒中的氢化可的松多功能超声微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超声微泡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DSPC、胆固醇、DSPE

PEG2000以及DPPS按照摩尔比为80

90:0

10:5:5溶于乙醇中形成溶液1,将氢化可的松溶于三氯甲烷形成溶液2,将溶液2加入溶液1中,其中溶液1占溶液2的质量比为0.05

0.2;S2:将步骤S1中制备的溶液放入旋转蒸发器中进行旋转蒸发,并将装溶液的烧瓶置于恒温水浴中,所述恒温水浴的温度为40

45℃;S3:蒸发结束后,将烧瓶内的溶液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所述烧瓶开口处覆盖一层设有若干小孔的伞膜;S4:给干燥的脂质膜中加入1ml PBS,以最大速度将溶液涡旋三次,每次10s,再将其置入水浴超声仪中超声处理15s,超声结束后静置8h以上;S5:将1,2

丙二醇、丙三醇以及步骤S4中所得溶液在瓶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用全氟丙烷对瓶内进行填充,填充完成后在摇床上搅拌45s。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治疗脑卒中的氢化可的松多功能超声微泡,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众斌王淑敏粱晓龙李汇文郝宇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超声影像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