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芽孢杆菌yc1-9-1及其在裂缝性油藏水驱调控方面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941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及油气采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巨大芽孢杆菌yc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巨大芽孢杆菌yc1
‑9‑
1及其在裂缝性油藏水驱调控方面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及油气采收
,具体涉及巨大芽孢杆菌yc1
‑9‑
1及其在裂缝性油藏水驱调控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注水开采技术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使用最普遍的开采方法,但是由于低渗透油藏非均质性严重,孔隙、裂缝发育情况复杂。在投产初期,具有高导流能力的裂缝系统大幅度提高了油井产量,但随着油藏水驱开发的不断深入,注入水易沿多尺度裂缝系统中渗流阻力最小的通道发生窜流,使得注入水波及效率降低,油井含水快速上升,严重影响水驱开发效果(Hu etal.,2018,Liu etal.,2019)。
[0003]多尺度裂缝的深部调控是提高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必要手段(Zhang etal.,2017)。调控药剂主要分为无机堵剂和有机堵剂两类。无机堵剂通常难以注入,所以目前油田普遍使用有机堵剂进行调驱。常用的有机堵剂有聚合物凝胶、微球、颗粒和微生物类堵剂等。聚合物凝胶堵剂在低浓度时,初始粘度较低,具有较好的注入性,但随着凝胶粘度增大,注入压力升高,难以注入裂缝深部,同时受地层中降解、稀释和剪切等作用的影响,其内部易出现虫蠕状水流通道,造成调控效果的持续性受限(Dai etal.,2017,Bai etal.,2015)。聚合物微球/颗粒堵剂对低渗透油藏裂缝的封堵有更强的针对性,但笼统注入过程中存在注大颗粒时小缝注不进,注小颗粒时大缝堵不住的矛盾,其与多尺度裂缝的匹配关系难以有效把控(Yang etal.,2017,Chen etal.,2016,Yao C.etal.,2014)。因此,保证堵剂的封堵强度和稳定性,是提高低渗透油藏深部调控效果的关键。
[0004]微生物水泥是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形成的具有较好胶结性能的矿化物及沉淀。微生物水泥沉积过程中,吸附在岩石表面的功能菌作为微生物水泥的成核位点,在营养物质的作用下,利用溶液中的钙镁等离子代谢产生微生物水泥,形成对裂缝、砂土颗粒等的稳定修复。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筛选出厌氧产脲酶微生物,对裂缝性油藏进行有效封堵,扩大波及系数,提高油气采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yc1
‑9‑
1,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776。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含有所述巨大芽孢杆菌yc1
‑9‑
1的微生物制剂。
[0008]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制剂还包括含尿素的厌氧发酵培养基。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厌氧发酵培养基质量百分数计算,包括:蔗糖0.18

0.22wt%,蛋白胨0.18

0.22wt%,氯化钠0.48

0.52wt%,尿素1.9

2.1wt%,氯化钙1.1

1.2wt%;余量为水,pH值为6.9

7.1。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所述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取OD
600
值为0.05巨大芽孢杆菌yc1
‑9‑
1菌液接种于所述厌氧发酵培养基,所述菌液与所述厌氧发酵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

1.2:50。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所述巨大芽孢杆菌yc1
‑9‑
1或所述微生物制剂在产脲酶中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产脲酶的方法,将所述巨大芽孢杆菌yc1
‑9‑
1接种于含尿素的厌氧发酵培养基发酵至少72h,发酵温度27

67℃。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方面,提供所述巨大芽孢杆菌yc1
‑9‑
1或所述微生物制剂在裂缝性油藏水驱调控方面的应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从油藏环境中分离筛选得到了一株产脲酶的巨大芽孢杆菌,通过脲酶活性评价,其能够有效高产脲酶;同时该菌能对裂缝性油藏进行有效封堵,菌株形成的碳酸钙可以有效的附着在裂缝壁面,对缝宽小于1mm裂缝修复效果可以达到90%以上,扩大波及系数,提高油气采收率。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具体实施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0018]菌种名称:巨大芽孢杆菌;
[0019]拉丁名:Bacillus megaterium;
[0020]菌株编号:yc1
‑9‑
1;
[0021]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GMCC);
[0022]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0023]保藏日期:2022年04月26日。
[0024]保藏编号:CGMCC NO.24776。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巨大芽孢杆菌yc1
‑9‑
1的形态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巨大芽孢杆菌yc1
‑9‑
1的系统发育树。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巨大芽孢杆菌yc1
‑9‑
1的耐温曲线。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巨大芽孢杆菌yc1
‑9‑
1的室内评价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未特殊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30]实施例1:菌株富集筛选与分离纯化
[0031]1、环境样品采集
[0032]吴起油田寨子河采油厂某油井的钻屑样品。
[0033]1.2菌株初筛
[0034]配制培养基(除尿素、葡萄糖和酚红外)500mL,加入刃天青,在电炉上加热,煮沸后
通入无氧氮气,保持煮沸30分钟后冷却,将冷却后的培养基分装至西林瓶中,并进行相应的编号。121℃灭菌20分钟。在厌氧操作箱中用0.22μm滤器将尿素溶液、葡萄糖溶液和酚红指示剂加入西林瓶中,使尿素溶液的最终浓度为20g/L,葡萄糖溶液的最终浓度为2g/L。称取采集的岩屑样本5g,放入装有50ml已灭菌生理盐水的离心管中,震荡。用注射器向西林瓶中加入2ml样品溶液,放入厌氧培养箱中培养,观察溶液是否变红。挑出前期富集培养样品中培养液变红的样品,用移液枪吸取100μL培养液至离心管中,加入900μL蒸馏水,将培养液稀释10倍,混合均匀后,再用移液枪吸取100μL稀释后的培养液至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yc1
‑9‑
1,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776。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巨大芽孢杆菌yc1
‑9‑
1的微生物制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含尿素的厌氧发酵培养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发酵培养基质量百分数计算,包括:蔗糖0.18

0.22wt%,蛋白胨0.18

0.22wt%,氯化钠0.48

0.52wt%,尿素1.9

2.1wt%,氯化钙1.1

1.2wt%;余量为水,pH值为6.9

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延龙黄海安狮子赵靓王成俊王鑫白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