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多层装配式钢框架-冷弯薄壁型钢复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933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层装配式钢框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装配式钢框架

冷弯薄壁型钢复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多层装配式钢框架

冷弯薄壁型钢复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冷弯型钢结构体系具有质量轻、绿色环保、便于标准化生产以及装配化程度高等优点,其隔热、隔声及保温性能均优于传统钢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已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绿色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以及建筑工业化与产业化的战略要求,冷弯型钢结构体系广泛用于住宅别墅、学校建筑、特色小镇等低层房屋体系中。目前,冷弯型钢结构在低层建筑中的安全性、安装技术和设计标准等已基本完善。然而,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极其珍贵,应以相对较少的土地占有来满足更多人的居住需求,因此,冷弯型钢结构房屋由低层向多层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在由低层向多层的推广应用中,主要存在:

冷弯型钢组合墙体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偏低;

冷弯型钢组合墙体与楼盖的连接较为薄弱,结构整体性差;

冷弯型钢楼盖系统的面内刚度不足,隔板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因此,探索一种更为合理的多层冷弯型钢房屋结构体系,是发展多层冷弯型钢房屋结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装配式钢框架

冷弯薄壁型钢复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解决传统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在多层结构中存在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偏低、连接薄弱及刚度不足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多层装配式钢框架

冷弯薄壁型钢复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包括若干层模块楼层,每层模块楼层包括钢框架、复合墙体和组合楼盖;
[0006]复合墙体内嵌在钢框架内部,组合楼盖设置在每层钢框架的顶部,组合楼盖为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
[0007]钢框架包括框架柱和框架梁,框架梁和框架柱均采用热轧型钢,框架梁和框架柱螺栓连接;
[0008]复合墙体包括墙体骨架和设置于墙体骨架两侧的墙面板,在墙体骨架和墙面板形成的封闭区域内浇筑有陶粒混凝土填充材料;墙体骨架采用冷弯薄壁型钢;
[0009]组合楼盖包括若干个楼盖梁,在楼盖梁的上方连接有压型钢板,在压型钢板的上方浇筑有陶粒混凝土填充材料,形成面层。
[0010]进一步,框架柱根据在结构中的位置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角柱采用L型截面柱,边柱采用T型截面柱,中柱采用十字型截面柱。
[0011]进一步,复合墙体与钢框架通过角钢连接件和螺栓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框架梁为H型钢,在H型钢的两端焊接有梁端板,在梁端板及H型钢的翼板
上开有螺栓孔;
[0013]在框架柱的两端的翼缘上开有螺栓孔;
[0014]框架柱通过梁端板与框架梁螺栓连接。
[0015]进一步,墙体骨架包括顶导梁、底导梁和若干个立柱,顶导梁和底导梁平行设置,立柱连接在顶导梁和底导梁之间,在框架梁上焊接有若干个与立柱位置对应的加劲板。
[0016]进一步,在框架梁上焊接有若干个与楼盖梁位置对应的节点板,楼盖梁两端与节点板螺栓连接。
[0017]进一步,当楼盖梁高度大于框架梁高度时,采用L型节点板。
[0018]进一步,压型钢板采用波浪形板,楼盖梁采用C型钢。
[0019]进一步,在楼盖梁下方设有吊顶。
[0020]进一步,吊顶采用水泥纤维板、定向刨花板或石膏板。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层装配式钢框架

冷弯薄壁型钢复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包括钢框架、复合墙体和组合楼盖,钢框架内部均内嵌有复合墙体,钢框架的顶部设置有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钢框架对冷弯薄壁型钢复合墙体具有良好的约束作用,避免了在外荷载作用下,结构发生严重倒塌。钢框架与复合墙体和组合楼盖均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各部件均可实现工厂化生产,并可在施工现场将各部分装配成为整体,提高了施工速度,减少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钢框架采用热轧型钢,复合墙体和组合楼盖的骨架均为冷弯薄壁型钢,本专利技术将热轧钢框架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有机结合,共同抵抗结构外荷载,并采用轻质陶粒混凝土材料填充冷弯薄壁型钢复合墙体及浇筑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该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有效地减轻了结构的自重,利于结构抗震,此外,陶粒混凝土具有经济、节能、环保的优点,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高强螺栓现场装配连接,避免了因钢材焊接和混凝土浇筑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拆除的大部分钢构件可回收利用,减少了建筑垃圾,是一种绿色装配式的新型结构体系。既能满足多层结构对抗侧刚度和抗侧承载力的需求,又使结构构件具有较强的空间整体协同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钢框架L型框架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钢框架T型框架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钢框架十字型框架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钢框架中框架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钢框架梁与L型框架柱的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钢框架梁与T型框架柱的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钢框架梁与十字型框架柱的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冷弯薄壁型钢复合墙体中顶导梁和底导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冷弯薄壁型钢复合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为图11的A

A剖视图;
[0035]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开门洞的冷弯薄壁型钢复合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开窗洞的冷弯薄壁型钢复合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6为图15的A

A剖视图;
[0039]图17为图15的B

B剖视图;
[0040]图18为本专利技术中冷弯薄壁型钢楼盖梁与压型钢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9为本专利技术中钢框架与冷弯薄壁型钢复合墙体连接示意图;
[0042]图20为图19的A

A剖视图;
[0043]图21为图19的B

B剖视图;
[0044]图22为图19的爆炸图;
[0045]图23为本专利技术中腹板加劲板与节点板、楼盖梁的连接示意图;
[0046]图24为框架梁与组合楼盖的装配图;
[0047]图25为L型节点板结构示意图。
[0048]其中,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装配式钢框架

冷弯薄壁型钢复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层模块楼层,每层模块楼层包括钢框架(1)、复合墙体(2)和组合楼盖(3);复合墙体(2)内嵌在钢框架(1)内部,组合楼盖(3)设置在每层钢框架(1)的顶部,组合楼盖(3)为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3);钢框架(1)包括框架柱和框架梁(8),框架梁(8)和框架柱均采用热轧型钢,框架梁(8)和框架柱螺栓连接;复合墙体(2)包括墙体骨架和设置于墙体骨架两侧的墙面板(12),在墙体骨架和墙面板(12)形成的封闭区域内浇筑有陶粒混凝土(14)填充材料;墙体骨架采用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3)包括若干个楼盖梁(15),在楼盖梁(15)的上方连接有压型钢板(16),在压型钢板(16)的上方浇筑有陶粒混凝土(14)填充材料,形成面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装配式钢框架

冷弯薄壁型钢复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框架柱根据在结构中的位置分为角柱(5)、边柱(6)和中柱(7),角柱(5)采用L型截面柱,边柱(6)采用T型截面柱,中柱(7)采用十字型截面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装配式钢框架

冷弯薄壁型钢复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复合墙体(2)与钢框架(1)通过角钢连接件(20)和螺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装配式钢框架

冷弯薄壁型钢复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框架梁(8)为H型钢,在H型钢的两端焊接有梁端板(25),在梁端板(25)及H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天华王继琴管宇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