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917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包括共用油箱、第一支油路、第二支油路、冷却器、三通阀、回油过滤器;所述第一支油路上依次设有液压泵、液压控制元件和液压执行元件,所述第二支油路上设有润滑泵;所述冷却器与所述三通阀的入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回油过滤器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通过润滑油路与所述回油过滤器连接,所述润滑油路上设有稀油润滑点,所述回油过滤器与所述共用油箱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通过将液压系统和稀油润滑系统集成为一体,能够减少元件数量,从而大大节省空间和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液压系统指液压传动系统,其主要是通过液压泵把机械能转换成液压油的压力能,利用液压控制阀和液压辅件控制液压油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将液压泵输出的压力能传给执行元件,执行元件将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以完成要求的动作。稀油润滑系统主要是通过润滑泵把机械能转换成润滑油的压力能,通过液压辅件将润滑油输送到数量众多、分布较广的润滑点使其及时得到润滑,同时将摩擦副产生的磨擦热带走,且摩擦表面的金属磨粒等机械杂质随着油的流动和循环被带走并冲洗干净,达到润滑、减轻摩擦、降低磨损、减少易损件的消耗、减少功率消耗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3]由于稀油润滑系统的主要元件为液压元件,同时因近年来市场内液压油价格低于润滑油,故现有部分厂商将液压油作为稀油润滑使用的介质(即利用液压油替代润滑油作为稀油润滑的介质)。
[0004]图1为现有技术中典型的液压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液压油箱21、吸油过滤器22、液压泵23、液压控制元件24、液压执行元件25、风冷却器26和大流量回油过滤器27。液压油箱21内储存有液压油,液压油通过吸油过滤器22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液压油通过液压连接管路、接头到达液压泵23,液压泵23依靠动力源(电机或发动机等,图未示)提供动力,将机械能转换成液压油的压力能,通过液压连接管路、接头传给液压控制元件24,液压控制元件24控制液压油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将液压泵23输出的液压油的压力能通过连接管路、接头传给液压执行元件25以完成指定功能,其他液压油或回流的液压油通过液压连接管路、接头传给风冷却器26降温,降温后的油液通过液压连接管路、接头到达大流量回油过滤器27,过滤后回到液压油箱21,形成循环。
[0005]图2为现有技术中典型的稀油润滑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稀油润滑油箱31、吸油过滤器32、润滑泵33、风冷却器34和小流量回油过滤器36,风冷却器34和小流量回油过滤器36之间设有稀油润滑点35。稀油润滑油箱31内储存有液压油,液压油通过吸油过滤器32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液压油通过液压连接管路、接头到达润滑泵33,润滑泵33依靠动力源(电机或发动机等,图未示)提供动力,通过管路、接头到达风冷却器34降温,降温的液压油到达各稀油润滑点35,使其及时得到润滑,然后油液通过连接管路、接头到达小流量回油过滤器36,过滤后回到稀油润滑油箱31,形成循环。
[0006]液压系统一般为大压力大流量,因此液压系统使用的元件精度高,价格贵,使用过滤器大,污染周期较长,液压油冷却在完成功能后;稀油润滑系统为小压力小流量,因此稀油润滑系统使用的元件精度低,价格便宜,使用过滤器小,污染周期较短,液压油冷却在完成功能前。考虑到成本等以上各方面原因,因此市面上液压系统与稀油润滑系统为独立的两个系统,因运行时互不干扰,从原理上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很难实现简单的集成化;但是
当一个设备有以上两种系统需求时,就会导致空间占用大、空间利用率低、设备成本偏高等问题,而大型工程机械,恰好对整机空间的要求比较严格,故亟需设计一种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该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通过将液压系统和稀油润滑系统集成为一体,能够减少元件数量,从而大大节省空间和成本。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包括共用油箱、第一支油路、第二支油路、冷却器、三通阀、回油过滤器;
[0009]所述共用油箱用于储存液压油,所述第一支油路和所述第二支油路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支油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油路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共用油箱连接,所述第一支油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油路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冷却器连接;所述第一支油路上依次设有液压泵、液压控制元件和液压执行元件,所述第二支油路上设有润滑泵;
[0010]所述冷却器与所述三通阀的入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通过回油油路与所述回油过滤器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通过润滑油路与所述回油过滤器连接,所述润滑油路上设有稀油润滑点,所述回油过滤器与所述共用油箱连接;
[0011]所述第一支油路上还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支油路;所述第二支油路上还设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支油路。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油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油路的第一端并联后通过主油路与所述共用油箱连接,所述主油路上设有吸油过滤器。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油路和所述第二支油路上均分别设有吸油过滤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阀和所述第二开关阀均为单向阀;当所述液压泵运转时,所述第一开关阀自动打开,且所述第一开关阀在所述液压泵停止运转后自动关闭;当所述润滑泵运转时,所述第二开关阀自动打开,且所述第二开关阀在所述润滑泵停止运转后自动关闭。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油路上还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液压执行元件与所述冷却器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防止所述第二支油路导通后,液压油反向流至所述液压执行元件。
[0016]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器为风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包括风扇和用于驱动所述风扇的电机,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三通阀为液控两位三通换向阀,所述三通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一支油路连接;当所述第一支油路导通时,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打开;当所述第一支油路断开时,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打开。
[0018]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路上还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稀油润滑点与所述回油过滤器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防止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回油过滤器导通后,液压油反向流至所述稀油润滑点。
[0019]进一步地,所述回油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开关阀,所述第一
过滤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并联设置,所述第三开关阀与所述第二过滤器串联设置;当液压系统工作时,所述第三开关阀打开,使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同时进行过滤工作;当稀油润滑系统工作时,所述第三开关阀关闭,使所述第一过滤器单独进行过滤工作。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过滤流量大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过滤流量。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开关阀为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三开关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一支油路连接;当所述第一支油路导通时,所述第三开关阀打开;当所述第一支油路断开时,所述第三开关阀关闭。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以上所述的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0023]当液压系统工作时,打开第一开关阀、液压泵和三通阀的第一出口,关闭第二开关阀和润滑泵,使共用油箱内的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共用油箱(10)、第一支油路(11)、第二支油路(12)、冷却器(13)、三通阀(14)、回油过滤器(15);所述共用油箱(10)用于储存液压油,所述第一支油路(11)和所述第二支油路(12)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支油路(1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油路(1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共用油箱(10)连接,所述第一支油路(1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油路(12)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冷却器(13)连接;所述第一支油路(11)上依次设有液压泵(111)、液压控制元件(112)和液压执行元件(113),所述第二支油路(12)上设有润滑泵(121);所述冷却器(13)与所述三通阀(14)的入口连接,所述三通阀(14)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回油过滤器(15)连接,所述三通阀(14)的第二出口通过润滑油路(16)与所述回油过滤器(15)连接,所述润滑油路(16)上设有稀油润滑点(161),所述回油过滤器(15)与所述共用油箱(10)连接;所述第一支油路(11)上还设有第一开关阀(114),所述第一开关阀(114)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支油路(11);所述第二支油路(12)上还设有第二开关阀(122),所述第二开关阀(122)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支油路(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油路(1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油路(12)的第一端并联后通过主油路(100)与所述共用油箱(10)连接,所述主油路(100)上设有吸油过滤器(1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油路(11)和所述第二支油路(12)上均分别设有吸油过滤器(1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阀(114)和所述第二开关阀(122)均为单向阀;当所述液压泵(111)运转时,所述第一开关阀(114)自动打开,且所述第一开关阀(114)在所述液压泵(111)停止运转后自动关闭;当所述润滑泵(121)运转时,所述第二开关阀(122)自动打开,且所述第二开关阀(122)在所述润滑泵(121)停止运转后自动关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油路(11)上还设有第一单向阀(115),所述第一单向阀(115)设置于所述液压执行元件(113)与所述冷却器(13)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115)用于防止所述第二支油路(12)导通后,液压油反向流至所述液压执行元件(11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13)为风冷却器,所述冷却器(13)包括风扇(132)和用于驱动所述风扇(132)的电机(131),所述电机(131)为变频电机。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与润滑一体化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14)为液控两位三通换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凯潘宏达赵晶张帅忠彭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