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锂电池侧边粘贴胶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41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4
本申请涉及一种软包锂电池侧边粘贴胶带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含一个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输送胶带装置;所述工作台面上开设有一个矩形孔,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两个架托板,两个所述架托板上架设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两个旋转板,每个所述旋转板于背离另一个旋转板一侧的侧面上均设置一个第一气缸,每个所述旋转板朝向另一个旋转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滑轨,每个所述旋转板上滑移设置有一个操作头,每个所述操作头上开设有均匀致密的吸风孔,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用于推送锂电池的推送装置和与推送装置配合使用的压紧装置。本申请具有改善人工粘贴胶带效率较低的效果。低的效果。低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锂电池侧边粘贴胶带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锂电池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包锂电池侧边粘贴胶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3C产品以及新能源电池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增长,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锂电池的生产规模稳步逐渐扩大。目前锂电池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方形、圆柱、软包。其中方形和圆柱的外壳主要采用铝合金、不锈钢等材料,而软包电池的外壳则采用铝塑膜,广泛应用于对便携、空间或厚度要求高的领域。
[0003]软包锂电池侧边裸露,而裸漏的金属铝层与电池壳体直接接触可能会影响铝壳电阻,严重时会导致电池壳腐蚀,电池液体泄漏,从而损坏电池,成为极大的安全隐患。现今常用的对软包锂电池裸露侧边的处理方式是人工在软包锂电池的四周粘贴绝缘胶带,从而隔离金属铝层和电池壳体的直接接触。但是人工粘贴胶带效率较低,且操作缓慢,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人工粘贴胶带效率较低,操作缓慢,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包锂电池侧边粘贴胶带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软包锂电池侧边粘贴胶带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软包锂电池侧边粘贴胶带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含一个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输送胶带装置;所述工作台面上开设有一个矩形孔,所述工作台面于矩形孔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架托板,两个所述架托板上架设有一个转轴,一个所述架托板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电动机,所述转轴上设置两个分别与转轴相切的旋转板,两个所述旋转板相互平行,每个所述旋转板于背离另一个旋转板一侧的侧面上均设置一个第一气缸,每个所述旋转板朝向另一个旋转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滑轨,每个所述旋转板上设置有一个操作头,每个所述操作头上设置有与一个旋转板上的第一滑轨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块,每个所述操作头内有空腔,每个所述操作头上开设有均匀致密的吸风孔,每个所述操作头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每个所述旋转板上的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另一个旋转板上的操作头铰接;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用于推送锂电池的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与输送胶带装置分别位于矩形孔的另外两侧,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与推送装置配合使用的压紧装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旋转的转轴将一个转轴上的两个操作头分别与输送胶带装置配合使用,操控输送胶带装置先后将胶带输送到两个操作头上,再通过操作头与推送装置和压紧装置进行配合,实现了将胶带粘贴到锂电池上的目的,改善人工粘贴胶带效率较低,操作缓慢,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8]可选的,所述输送胶带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面上的第二滑轨、两个可在第二滑
轨上滑动的移动滑块、两个可在第二滑轨上滑动的端头滑块、与两个移动滑块固定连接的移动滑板、与两个端头滑块固定连接的端头滑板、设置在移动滑板上的第一齿条、设置在端头滑板上的第二齿条、设置在工作台面上与第一齿条配合使用的第一齿轮、设置在工作台面上与第二齿条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移动滑板上的固定框、固定设置在固定框上的按压气缸、设置在按压气缸输出端可抵接固定框内壁面的按压块、固定设置在固定框背离按压气缸一侧的截断气缸、固定设置在截断气缸输出端上的截断片、固定设置在端头滑板上的端头气缸、设置在端头气缸输出端的压紧块、设置在工作台面上的胶带柱;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与转轴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移动滑块、端头滑块均可在第二滑轨上往复滑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受驱动均可转动,所述移动滑块随着第一齿条被第一齿轮驱动而移动,所述端头滑块随着第二齿条被第二齿轮驱动而移动,所述按压气缸位于固定框背离端头滑板的一侧,所述按压块用于压紧通过固定框内的胶带,所述截断块用于将胶带截断,所述胶带柱用于套接胶带并对胶带进行定位便于使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别控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转动,从而完成了分别移动移动滑板、端头滑板的目的;通过分别控制移动滑板、端头滑板上的气缸,进而完成将胶带输送到操作头上并完成将胶带截断的目的。
[0010]可选的,所述推送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工作台面上的第三滑轨、与两个第三滑轨配合使用的第三滑块、固定设置在第三滑块上的推送滑板、架设在推送滑板上的第一支撑架、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的固定气缸、设置在固定气缸输出端的按压板;两个所述第三滑轨均和第一滑轨相互垂直,所述第三滑轨和第一滑轨相对矩形孔对称,所述,所述按压板与推送滑板相互平行,所述推送滑板可在固定气缸作用下往返移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操控推送滑板移动,进而操控放置在推送滑板上的锂电池的位置,从而完成了将胶带抵接在锂电池上的目的,完成了将胶带粘贴在锂电池侧边的目的。
[0012]可选的,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架设在工作台面上的第一压紧架、固定设置在第一压紧架上的第一压紧气缸、设置在第一压紧气缸输出端的第一压紧杆、设置在第一压紧杆上的第一滚动轴、与第一压紧架相对于工作台面对称的第二压紧架、固定设置在第二压紧架上的第二压紧气缸、设置在第二压紧气缸输出端的第二压紧杆、设置在第二压紧杆上的第二滚动轴;所述第一压紧气缸、第二压紧气缸的输出端均朝向工作台面,所述第一滚动轴、第二滚动轴的长度方向均与工作台面平行,所述第一滚动轴位于第一压紧杆朝向工作台面的位置,所述第二滚动轴位于第二压紧杆朝向工作台面的位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滚动轴和第二滚动轴在第一压紧气缸和第二压紧气缸的作用下,当锂电池与操作头上的胶带接触后,朝向转轴的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第一滚动轴和第二滚动轴与锂电池的上下表面抵接,从而将粘贴在锂电池侧面的胶带完全的粘贴在锂电池的全部侧面上。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压紧杆上设置有两个背离工作台面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压紧架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一限位杆限位的第一限位块,每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上均开设有供第一限位杆穿过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压紧杆上设置有两个背离工作台面的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压紧架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限位杆限位的第二限位块,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均开设有供第二限位杆穿过的第二限位孔。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分别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配合使用,从而保证了在第一滚动轴和第二滚动轴在移动过程中沿预定的轨道移动。
[0016]可选的,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对胶带进行导向的导向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轴有助于对胶带进行导向,方便使用胶带。
[001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9]1.通过利用可旋转的转轴以及可绕转轴旋转的两个操作头,使两个操作头分别与输送胶带装置配合使用,利用输送胶带装置先后将胶带输送到两个操作头上,再将操作头上的胶带抵接在推送装置上的锂电池,最后在压紧装置的作用下,完成了压紧装置将胶带完全紧贴在锂电池的目的,改善人工粘贴胶带效率较低,操作缓慢,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20]2.通过控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锂电池侧边粘贴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包含一个工作台面(11),所述工作台面(11)上设置有输送胶带装置(12);所述工作台面(11)上开设有一个矩形孔(111),所述工作台面(11)于矩形孔(11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架托板(112), 两个所述架托板(112)上架设有一个转轴(1121),其中一个所述架托板(112)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转轴(1121)旋转的电动机(1122),所述转轴(1121)上设置两个分别与转轴(1121)相切的旋转板(11211),两个所述旋转板(11211)相互平行,每个所述旋转板(11211)于背离另一个旋转板(11211)一侧的侧面上均设置一个第一气缸(11212),每个所述旋转板(11211)朝向另一个旋转板(1121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滑轨(11213),每个所述旋转板(11211)上设置有一个操作头(11214),每个所述操作头(11214)上设置有与一个旋转板(11211)上的第一滑轨(11213)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块(11215),每个所述操作头(11214)内有空腔,每个所述操作头(11214)上开设有均匀致密的吸风孔(112141),每个所述操作头(11214)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112142),每个所述旋转板(11211)上的第一气缸(11212)的输出端与另一个旋转板(11211)上的操作头(11214)铰接;所述工作台面(11)上设置有用于推送锂电池的推送装置(13),所述推送装置(13)与输送胶带装置(12)分别位于矩形孔(111)的另外两侧,所述工作台面(11)上设置有与推送装置(13)配合使用的压紧装置(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锂电池侧边粘贴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胶带装置(12)包括设置在工作台面(11)上的第二滑轨(121)、两个可在第二滑轨(121)上滑动的移动滑块(1211)、两个可在第二滑轨(121)上滑动的端头滑块(1212)、与两个移动滑块(1211)固定连接的移动滑板(12111)、与两个端头滑块(1212)固定连接的端头滑板(12121)、设置在移动滑板(12111)上的第一齿条(12112)、设置在端头滑板(12121)上的第二齿条(12122)、设置在工作台面(11)上与第一齿条(12112)配合使用的第一齿轮(122)、设置在工作台面(11)上与第二齿条(12122)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123)、固定设置在移动滑板(12111)上的固定框(12113)、固定设置在固定框(12113)上的按压气缸(12114)、设置在按压气缸(12114)输出端可抵接固定框(12113)内壁面的按压块(12115)、固定设置在固定框(12113)背离按压气缸(12114)一侧的截断气缸(12116)、固定设置在截断气缸(12116)输出端上的截断片(12117)、固定设置在端头滑板(12121)上的端头气缸(12123)、设置在端头气缸(12123)输出端的压紧块(12124)、设置在工作台面(11)上的胶带柱(124);所述第二滑轨(121)的长度方向与转轴(112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移动滑块(1211)、端头滑块(1212)均可在第二滑轨(121)上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伟曾志豪董汉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清研精准北京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