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及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21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及摩托车,包括:罩体,罩体上设有贯通其首尾两端并可供扇叶结构穿入其中的风道,罩体包括位于其首端的环形底板、位于其尾端的环形顶板和立设于环形底板的外侧和环形顶板的外侧之间并将环形底板和环形顶板连接在一起的环形侧板,环形底板、环形顶板和环形侧板三者均围绕风道设置;压线板,压线板位于罩体的首端并立设于环形底板的外端面上;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位于压线板的下方,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环形底板的内端面,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环形顶板的和环形底板相对的内端面。其能够防止变形,以避免和设于其内部的扇叶结构发生干涉。构发生干涉。构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及摩托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风罩
,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及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发动机在工作时,通常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发动机的温度升高,过高的温度不仅会使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而且也容易造成发动机以及连接在该发动机上的其他部件的损坏,所以,在摩托车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中,往往需要使发动机具有较好的散热性。
[000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摩托车发动机散热方式分为风冷、油冷、水冷以及组合冷却,其中,风冷散热方式中的强制风冷散热方式是大多数车型所采用的冷却方式,这种冷却方式从发动机结构来说,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且散热效果好,比自然风冷散热方式多了一个和发动机连接并受发动机驱动的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在发动机启动的一瞬间,产生分力强制冷却发动机。
[0004]为方便对由发动机的定子引出并和摩托车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导线进行定位,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上设有压线板,发动机的箱体上设有供导线穿出并和压线板相配合而共同对导线进行压紧的凹槽,然而,由于结构设计问题,压线板压线时会导致导风罩变形,导致导风罩和位于其内部的扇叶结构发生干涉,从而导致噪音甚至影响扇叶结构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其能够防止变形,以避免和设于其内部的扇叶结构发生干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其能够降低噪音并确保发动机散热风扇的正常运行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包括:
[0008]罩体,所述罩体上设有贯通其首尾两端并可供扇叶结构穿入其中的风道,所述罩体包括位于其首端的环形底板、位于其尾端的环形顶板和立设于所述环形底板的外侧和所述环形顶板的外侧之间并将所述环形底板和所述环形顶板连接在一起的环形侧板,所述环形底板、环形顶板和所述环形侧板三者均围绕所述风道设置;
[0009]压线板,所述压线板位于所述罩体的首端并立设于所述环形底板的外端面上;
[0010]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压线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形底板的内端面,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环形顶板的和所述环形底板相对的内端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压线板的正下方。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压线板
的长度方向逐一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和所述环形侧板的内侧面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底板和所述环形顶板两者平行设置且两者均和所述第一支撑件垂直设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压线板和所述环形底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在所述压线板压线时防止所述压线板弯曲变形。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件设有至少两个,各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压线板的长度方向逐一设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三角结构。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包括摩托车本体和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
[0020]所述摩托车本体上设有和曲轴连接并由曲轴驱动的发动机以及和所述发动机的转子连接并由所述发动机的转子驱动的扇叶结构,所述发动机的箱体上设有能够供和所述发动机的定子电连接的导线穿出的凹槽;
[0021]所述罩体设于所述发动机的箱体上,所述风道容置所述扇叶结构,所述压线板朝向所述凹槽并和所述凹槽共同将所述导线位于所述凹槽中的部位压紧。
[002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通过在压线板的下方设置第一支撑件,利用第一支撑件可对环形底板位于压线板下方的部位进行有效支撑,强化了环形底板位于压线板下方的部位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强化了罩体位于压线板下方的部位的结构强度,因此在压线板压线时,可以使压线板的压力传递至第一支撑件和环形顶板上,起到分散压线板的压力的作用,避免压线板的压力集中作用于环形底板而导致环形底板变形,从而可避免本导风罩和位于风道中的扇叶结构发生干涉,避免了噪音,同时还确保了扇叶结构能够正常运行。
[0024]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能够避免导风罩和位于其风道中的扇叶结构发生干涉,因而可有助于降低噪音,同时还确保扇叶结构能够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安装在发动机的箱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9]图中:10、罩体;11、环形底板;12、环形顶板;13、环形侧板;14、风道;20、压线板;30、第一支撑件;40、第二支撑件;50、箱体;60、导线;70、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1]参见图1

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用于对散热风扇中的扇叶结构进行导风,其包括:罩体10,罩体10上设有贯通其首尾两端并可供扇叶结构穿入其中的风道14,罩体10包括位于其首端的环形底板11、位于其尾端的环形顶板12和立设于环形底板11的外侧和环形顶板12的外侧之间并将环形底板11和环形顶板12连接在一起的环形侧板13,环形底板11、环形顶板12和环形侧板13三者均围绕风道14设置;压线板20,压线板20位于罩体10的首端并立设于环形底板11的外端面上,用于与发动机的箱体50上的凹槽共同将导线60位于凹槽中的部位压紧;第一支撑件30,第一支撑件30位于压线板20的下方,第一支撑件30的一端连接环形底板11的内端面,第一支撑件30的另一端连接环形顶板12的和环形底板11相对的内端面。
[0032]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通过在压线板20的下方设置第一支撑件30,利用第一支撑件30可对环形底板11位于压线板20下方的部位进行有效支撑,强化了环形底板11位于压线板20下方的部位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强化了罩体10位于压线板20下方的部位的结构强度,因此在压线板20压线时,可以使压线板20的压力传递至第一支撑件30和环形顶板12上,起到分散压线板20的压力的作用,避免压线板20的压力集中作用于环形底板11而导致环形底板11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上设有贯通其首尾两端并可供扇叶结构穿入其中的风道,所述罩体包括位于其首端的环形底板、位于其尾端的环形顶板和立设于所述环形底板的外侧和所述环形顶板的外侧之间并将所述环形底板和所述环形顶板连接在一起的环形侧板,所述环形底板、环形顶板和所述环形侧板三者均围绕所述风道设置;压线板,所述压线板位于所述罩体的首端并立设于所述环形底板的外端面上;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压线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形底板的内端面,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环形顶板的和所述环形底板相对的内端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压线板的正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压线板的长度方向逐一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散热风扇用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和所述环形侧板的内侧面连接。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强化瑞峰容奕姜健邓创达梁明峰梁承炎刘沃鹏黄峄演陈禹源刘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豪进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