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防压疮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81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压疮气垫,其包括可分区膨胀的气动床垫及其前端设置的可定时为气动床垫充放气的充放气装置,气动床垫包括主床垫和其内部设置的呈并排密封结构的若干存气区,充放气装置包括固定于主床垫前端面的集成盒、安装于集成盒中部内的PLC控制器、悬置于集成盒长度方向中心线上的叶片轮以及与叶片轮同轴连接的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PLC控制器控制若干伺服电机驱动叶片轮旋转,而向若干存气区定时按序的充放气,而使得气动床垫呈左右起伏往返式膨胀增高而实现患者的自动翻身,进而避免身体发生压疮,利于改善卧床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减少卧床病人24h定时翻身的痛苦,具有推广使用价值。用价值。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防压疮气垫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装置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防压疮气垫。

技术介绍

[0002]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其致死率较高,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巨大痛苦。目前市面上防压疮气垫圈、气垫床缺点较多,如整体充气膨胀,不能满足临床患者翻身的需求。此外卧床患者的腿部不活动,其血液得不到循环,容易形成血栓。不利于改善卧床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利于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防压疮气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防压疮气垫,包括可分区膨胀的气动床垫及其前端设置的可定时为气动床垫充放气的充放气装置,所述气动床垫包括主床垫和其内部设置的呈并排密封结构的若干存气区,所述主床垫的前端开设有与若干存气区对应相连通的开口,且其开口的外侧粘接有充放气套,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固定于主床垫前端面的集成盒、安装于集成盒中部内的PLC控制器、悬置于集成盒长度方向中心线上的叶片轮以及与叶片轮同轴连接的伺服电机,若干所述叶片轮对称分布于PLC控制器的左右两侧,若干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其中按远离PLC控制器方向的若干伺服电机的启动时间呈逐渐增加趋势,且位于PLC控制器左侧的若干伺服电机和其右侧的若干伺服电机呈间隔交替启动。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成盒的后端面开设有若干气口,所述气口位于叶片轮的径向水平侧方,若干所述气口与若干所述充放气套对应套接配合,所述集成盒的前端面且位于叶片轮和伺服电机整体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口。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口的内部卡接有散热盖,所述散热盖的外侧面且位于叶片轮的径向水平侧方开设有气嘴,所述气嘴的内部嵌设有自动调节主床垫内部进出气的进出气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出气机构包括与气嘴紧密套接的通气盒、位于通气盒中部内且呈上下对称分布并可翻转的封气板和用于定位一对封气板做翻转运动的圆筒,所述圆筒与一对封气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封气板与圆筒的连接处厚度小于封气板的厚度。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盒的侧壁中部嵌设有与圆筒紧密插接的圆轴,所述通气盒的内部上下面设有挡条,其中位于上面的挡条置于上方的封气板朝内侧,位于下面的挡条置于下方的封气板朝外侧。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成盒内部且位于每个气口的左右侧均嵌设有一对隔板,每对所述隔板上下方之间嵌设有呈圆弧板结构的转气罩。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床垫的后端底边粘接有可翻叠的副床垫,所述副床垫呈中空结构的囊状结构,折叠状态的副床垫的前端和主床垫前端底边之间设置有拉链。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床垫的后端还设置有可拆卸的下肢垫,所述下肢垫包括一对可侧翻卷起的裤腿垫、用于支垫裤腿垫与主床垫齐平的备气垫,所述裤腿垫的左右两侧粘接有若干粘贴带。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备气垫的后端且位于裤腿垫的端面中间设置有气压循环机构,所述气压循环机构包括电动马达、与电动马达同轴连接的平板轮以及平板轮外部套设的聚气筒,所述聚气筒的两端封口且其上下面开设有开口。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裤腿垫呈中空结构的囊状结构,所述裤腿垫的前后端中部底面连通设有通气套,所述通气套贯穿至备气垫的内部,其中位于后方的通气套与聚气筒上方的开口紧密插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该多功能防压疮气垫中,通过设置的若干存气区并排组成的气动床垫,并在其前端设置的充放气装置,利用PLC控制器控制若干伺服电机驱动叶片轮旋转,而向若干存气区定时按序的充放气,而使得气动床垫呈左右起伏往返式膨胀增高,而带动躺在上面的患者实现自动翻身,进而避免身体长期受压而发生的压疮情况,利于改善卧床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减少卧床病人24h定时翻身的痛苦,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0016]2、该多功能防压疮气垫中,通过设置的下肢垫,利用一对可侧翻卷起的裤腿垫包住腿部等下肢部位,并配合备气垫进行气体循环流通,而可对腿部和足踝部进行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训练,改善双下肢血液循环,避免腿部足踝部部位压疮,获得了双下肢理疗的效果,具有实用价值。
[0017]3、该多功能防压疮气垫中,通过设置的副床垫,其充气展开能与主床垫齐平,而平铺在床上作为床垫,同时副床垫能放气后收纳到主床垫的底面,并通过拉链与主床垫固定,其操作便捷,使用多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1的气动床垫与下肢垫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1的下肢垫卷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1的裤腿垫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实施例1的气压循环机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实施例1的下肢垫平铺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实施例1的气动床垫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实施例1的气动床垫收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实施例1的气动床垫拆分图;
[0026]图9为实施例1的充放气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实施例1的充放气装置拆分图;
[0028]图11为实施例1的集成盒全剖图;
[0029]图12为实施例1的进出气机构拆分图;
[0030]图13为实施例1的通气盒全剖图。
[0031]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32]100、气动床垫;110、主床垫;111、存气区;112、充放气套;120、副床垫;121、拉链;
[0033]200、充放气装置;210、集成盒;211、隔板;212、转气罩;213、气口;214、散热口;215、散热盖;216、气嘴;220、PLC控制器;230、叶片轮;231、伺服电机;
[0034]240、进出气机构;241、通气盒;2411、挡条;242、封气板;243、圆筒;244、圆轴;
[0035]300、下肢垫;310、裤腿垫;311、通气套;312、粘贴带;320、备气垫;
[0036]330、气压循环机构;331、电动马达;332、平板轮;333、聚气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轴”、“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防压疮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分区膨胀的气动床垫(100)及其前端设置的可定时为气动床垫(100)充放气的充放气装置(200),所述气动床垫(100)包括主床垫(110)和其内部设置的呈并排密封结构的若干存气区(111),所述主床垫(110)的前端开设有与若干存气区(111)对应相连通的开口,且其开口的外侧粘接有充放气套(112),所述充放气装置(200)包括固定于主床垫(110)前端面的集成盒(210)、安装于集成盒(210)中部内的PLC控制器(220)、悬置于集成盒(210)长度方向中心线上的叶片轮(230)以及与叶片轮(230)同轴连接的伺服电机(231),若干所述叶片轮(230)对称分布于PLC控制器(220)的左右两侧,若干所述伺服电机(231)与所述PLC控制器(22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其中按远离PLC控制器(220)方向的若干伺服电机(231)的启动时间呈逐渐增加趋势,且位于PLC控制器(220)左侧的若干伺服电机(231)和其右侧的若干伺服电机(231)呈间隔交替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压疮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盒(210)的后端面开设有若干气口(213),所述气口(213)位于叶片轮(230)的径向水平侧方,若干所述气口(213)与若干所述充放气套(112)对应套接配合,所述集成盒(210)的前端面且位于叶片轮(230)和伺服电机(231)整体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口(2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防压疮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口(214)的内部卡接有散热盖(215),所述散热盖(215)的外侧面且位于叶片轮(230)的径向水平侧方开设有气嘴(216),所述气嘴(216)的内部嵌设有自动调节主床垫(110)内部进出气的进出气机构(2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防压疮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气机构(240)包括与气嘴(216)紧密套接的通气盒(241)、位于通气盒(241)中部内且呈上下对称分布并可翻转的封气板(242)和用于定位一对封气板(242)做翻转运动的圆筒(243),所述圆筒(243)与一对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沙沙李滢武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北京市小汤山康复医院北京国际药膳博物馆北京市健康管理促进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