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位移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77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维位移平台,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及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第一导轨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呈角度设置且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形成为一体;第一主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导轨部滑动匹配的第一滑动部,第二主体上设置有与第二导轨部滑动匹配的第二滑动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为一体件,故两者之间所呈角度由生产设备如机床自身加工保证,故连接件即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的稳定性和精准度更高。部的稳定性和精准度更高。部的稳定性和精准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维位移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位移平台领域,尤其是一种二维位移平台。

技术介绍

[0002]二维位移平台,是一种能够在XY平面内形成位移的机构,其包括底板、平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底板与第一导轨滑动设置,平台与第二导轨滑动设置,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呈角度设置,从而实现平台相对于底板在XY二维平面内滑动。
[0003]现有技术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为分体设置,在各自加工后通过人工将两者进行固定,人工安装时需要保证两者之间所呈角度,装配难度大,无疑也增加了人工成本;且人工装配难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维位移平台,其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为一体件,故两者之间所呈角度由生产设备如机床自身加工保证,故连接件即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的稳定性和精准度更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二维位移平台,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所述第一导轨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呈角度设置且所述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形成为一体即所述连接件为一体件;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部滑动匹配的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部滑动匹配的第二滑动部。
[0007]采用上述结构,依靠所述第一导轨部和第一滑动部的配合、第二导轨部和第二滑动部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二主体相对所述第一主体在二维平面能滑动;/>[0008]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为一体件,故在实际生产中所述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之间所呈角度由生产设备如机床自身加工保证,故所述连接件即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的稳定性和精准度相较于后期依靠人工装配在一起来说更高;且在最后所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连接件之间的装配中,也会大大降低装配难度,提到产量。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导轨部的延伸方向正交,即所述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相正交。
[0010]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在二维平面滑动过程更加平顺、且更符合操作习惯;
[0011]所述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为一体件,故两者的正交度由生产设备如机床自身加工保证以保证两者之间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表面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匹配的所述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导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中;所述第二主体的一侧表面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二导轨相匹配的所述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导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部中;
[0013]具体的,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导轨部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导轨部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两端贯穿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滑动部的两端贯穿所述第二主体;
[0014]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一导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中,故在所述第一滑动部两侧侧壁和所述第一导轨部两侧侧壁的限制下,以实现所述连接件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导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部中,故在所述第二滑动部两侧侧壁和所述第二导轨部两侧侧壁的限制下,以实现所述第二主体能够沿着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滑动。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导轨部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二滑动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导轨部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
[0016]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一滚珠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导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之间的滑动更加顺畅;所述第二滚珠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二导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的滑动更加顺畅。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侧壁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滚珠相匹配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导轨部的侧壁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滚珠相匹配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滚珠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之间;
[0018]所述第二滑动部的侧壁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二滚珠相匹配的第三弧形槽,所述第二导轨部的侧壁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二滚珠相匹配的第四弧形槽,且所述第三弧形槽与所述第四弧形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滚珠位于所述第三弧形槽和第四弧形槽之间。
[0019]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设置有利于所述第一滚珠与所述第一滑动部侧壁、第一导轨部侧壁配合;所述第三弧形槽与第四弧形槽的设置有利于所述第二滚珠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侧壁、第二导轨部侧壁配合;
[0020]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滑动的二维平面为XY平面;
[0021]且所述第一滚珠、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之间的配合可以限制所述第一导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之间在垂直于XY平面方向上的运动即防止所述第一导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在垂直于XY平面方向上分离;所述第二滚珠、第三弧形槽、第四弧形槽之间的配合可以限制所述第二导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在垂直于XY平面方向上的运动即防止所述第二导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在垂直于XY平面方向上分离;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弧形槽中心到所述第一导轨部朝向所述第一滑动部底面一侧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槽中心到所述第一滑动部底面的距离;
[0023]所述第四弧形槽中心到所述第二导轨部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底面一侧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弧形槽中心到所述第二滑动部底面的距离。
[0024]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一导轨装配至所述第一滑动部中,由于需要使得所述第一弧形槽和所述第二弧形槽相对,故两者在装配好后所述第一导轨朝向所述第一滑动部底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底面之间存在间隙以以避免这两个面之间发生摩擦;
[0025]所述第二导轨装配至所述第二滑动部中,由于需要使得所述第三弧形槽和所述第四弧形槽相对,故两者在装配好后所述第二导轨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底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滑动部底面之间存在间隙以以避免这两个面之间发生摩擦。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侧壁上沿着所述第一导轨部的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
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且所述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之间具有一个距离;所述第一导轨部的侧壁上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三限制部和第四限制部且所述第三限制部和第四限制部之间具有一个距离,所述第一限制部与所述第三限制部配合限制所述第一导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部向一个方向的滑动距离,所述第二限制部与所述第四限制部配合限制所述第一导轨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部向另一个方向的滑动距离;
[0027]所述第二滑动部的侧壁上沿着所述第二导轨部的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五限制部和第六限制部且所述第五限制部和第六限制部之间具有一个距离;所述第二导轨部的侧壁上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七限制部和第八限制部且所述第七限制部和第八限制部之间具有一个距离,所述第五限制部与所述第七限制部配合限制所述第二滑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导轨部向一个方向的滑动距离,所述第六限制部与所述第八限制部配合限制所述第二滑动部相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维位移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以及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包括第一导轨部(301)、和第二导轨部(302),所述第一导轨部(30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呈角度设置且所述第一导轨部(301)和第二导轨部(302)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一主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部(301)滑动匹配的第一滑动部(101),所述第二主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部(302)滑动匹配的第二滑动部(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位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部(30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导轨部(302)的延伸方向正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位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的一侧表面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匹配的所述第一滑动部(101),所述第一导轨部(301)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101)中;所述第二主体(2)的一侧表面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二导轨相匹配的所述第二滑动部(201),所述第二导轨部(302)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部(201)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维位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101)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导轨部(30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4);所述第二滑动部(201)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导轨部(30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维位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101)的侧壁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滚珠(4)相匹配的第一弧形槽(1011),所述第一导轨部(301)的侧壁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滚珠(4)相匹配的第二弧形槽(3011);且所述第一弧形槽(1011)与所述第二弧形槽(301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滚珠(4)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槽(1011)和第二弧形槽(3011)之间;所述第二滑动部(201)的侧壁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二滚珠(5)相匹配的第三弧形槽(2011),所述第二导轨部(302)的侧壁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二滚珠(5)相匹配的第四弧形槽(3021),且所述第三弧形槽(2011)与所述第四弧形槽(302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滚珠(5)位于所述第三弧形槽(2011)和第四弧形槽(3021)之间;所述第二弧形槽(3011)中心到所述第一导轨部(301)朝向所述第一滑动部(101)底面一侧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槽(1011)中心到所述第一滑动部(101)底面的距离;所述第四弧形槽(3021)中心到所述第二导轨部(302)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201)底面一侧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弧形槽(2011)中心到所述第二滑动部(201)底面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二维位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101)的侧壁上沿着所述第一导轨部(301)的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限制部(6)和第二限制部(7)且所述第一限制部(6)和第二限制部(7)之间具有一个距离;所述第一导轨部(301)的侧壁上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三限制部(8)和第四限制部(9)且所述第三限制部(8)和第四限制部(9)之间具有一个距离,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科跃黄蕾江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龙昇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