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729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包括天花板和吊顶结构,吊顶结构包括轻钢龙骨、主连接块、从动连接块、固定底板和连接件;固定底板水平安装在天花板上,从动连接块设置在固定底板远离天花板的一侧,从动连接块沿固定底板延伸方向与固定底板滑动连接,主连接块设置在从动连接块远离天花板的一侧,从动连接块和主连接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因局部负载较大造成轻钢龙骨与主连接块的连接处,即弯折的内收端朝向固定底板的方向弯折,弯折发生形变后造成轻钢龙骨和主连接块在竖直方向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较大程度解决了的吊顶沉降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装饰


技术介绍

[0002]家装吊顶是家装中常见的环节。吊顶在整个居室装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居室顶面作适当的装饰,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艺术形象。
[0003]传统吊顶结构结构简单,由于吊顶与天花板连接的结构无法自由活动,当吊顶结构承受较大负载时,导致吊顶部分受力较大,使该部分吊顶结构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吊顶出现沉降。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吊顶与天花板连接的结构无法自由活动,当吊顶结构承受较大负载时,导致该部分吊顶结构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吊顶出现沉降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包括天花板和吊顶结构,吊顶结构包括轻钢龙骨、主连接块、从动连接块、固定底板和连接件;固定底板水平安装在天花板上,从动连接块设置在固定底板远离天花板的一侧,从动连接块沿固定底板延伸方向与固定底板滑动连接,主连接块设置在从动连接块远离天花板的一侧,从动连接块和主连接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从动连接块、连接件和主连接块组合成为一体;轻钢龙骨水平设置,轻钢龙骨呈凵字型设置,其中轻钢龙骨的两端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形成内收端,轻钢龙骨外侧远离固定底板的部分固定设置有限位条,轻钢龙骨内侧固定设置有内置填充层,轻钢龙骨与主连接块远离固定底板的一侧连接,主连接块延伸至轻钢龙骨内的部分沿轻钢龙骨的延伸方向与内置填充层滑动抵接,主连接块远离轻钢龙骨的一端延伸至轻钢龙骨外侧并与轻钢龙骨外侧面抵接;主连接块与轻钢龙骨的连接处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连接块沿轻钢龙骨的延伸方向滑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底板固定安装在室内天花板,从动连接块、连接件和主连接块组合成为一体,使主连接块、从动连接块和连接件能够同步运动,当将主连接块部分与轻钢龙骨内连接后,可根据轻钢龙骨上的重力分布或负载的具体分布将主连接块的位置进行实时调节,从而使主连接块、从动连接块和连接件同步运动进行位置调节,在调节过程中从动连接块相对固定底板滑动,此时能够将轻钢龙骨上重力分布或负载较为集中的部分集中调节较多的主连接块、从动连接块和连接件,反之则调节较少的主连接块、从动连接块和连接件,从而避免因局部负载较大造成轻钢龙骨与主连接块的连接处,即弯折的内收端朝向固定底板的方向弯折,弯折发生形变后造成轻钢龙骨和主连接块在竖直方向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较大程度解决了的吊顶沉降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底板呈工字形设置,从动连接块与固定底板滑动连接
处位于固定底板的内凹处,从动连接块和固定底板仅在竖直方向上卡接,从动连接块和固定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有从动滑轮,从动滑轮与从动连接块转动连接,从动滑轮的外侧曲面部分与固定底板内凹处平面抵接,从动滑轮沿固定底板的延伸方向转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底板的内凹处能够限制从动连接块和固定底板在竖直方向的相对位移,在从动连接块上转动设置从动滑轮,能够使从动连接块相对固定底板发生滑动时由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从而减少从动连接块滑动产生的阻力。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装置包括微型电机、传动件和主动滑轮;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主连接块上,传动件内置在主连接块内侧,传动件的输入端与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动力连接,主动滑轮转动设置在主连接块与内置填充层的抵接处,主动滑轮外曲面与内置填充层抵接,主动滑轮沿轻钢龙骨的延伸方向转动,主动滑轮与传动件输出端动力连接,传动件将微型电机的转动扭矩传递至主动滑轮并使主动滑轮转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型电机通过传动件带动主动滑轮转动,由于主动滑轮与内置填充层内壁抵接,且主动滑轮与内置填充层的抵接处存在摩擦力,当主动滑轮转动时,带动主连接块在轻钢龙骨内部沿轻钢龙骨延伸的方向滑动,从而达到了自动调节主连接块位置的目的,无需人工进行,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传动件包括驱动腔,驱动腔设置在主连接块内部且位于微型电机和主动滑轮之间,驱动腔内设置有皮带轮组,皮带轮组分别与主动滑轮和微型电机动力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皮带轮组将微型电机和主动滑轮动力连接,结构简单且动力传递平稳,提高了主连接块在运动过程中的平顺性。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接件包括螺纹杆,螺纹杆端部分别与从动连接块和主连接块螺纹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杆的两端分别与从动连接块和主连接块螺纹连接,提高了螺纹杆的安装便捷度,同时螺纹连接稳定性较高,在降低安装难度的同时,满足了吊顶连接的稳定性要求。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修复装置,修复装置关于螺纹杆对称设置在主连接块上,修复装置与轻钢龙骨内收端对齐,修复装置包括转动套筒、按压板和螺纹柱,按压板竖直滑动设置于主连接块朝向轻钢龙骨内收端,螺纹柱与按压板远离轻钢龙骨的一侧固定连接,螺纹柱竖直贯穿主连接块,螺纹柱朝向从动连接块的一端与转动套筒螺纹连接,转动套筒靠近按压板的一端与主连接块转动连接,转动套筒无法与主连接块发生竖直方向的运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轻钢龙骨相对弯折的内收端因负载过重朝向固定底板的方向弯折时,此时轻钢龙骨竖直侧与内收端形成的夹角变大,此时主连接块延伸至轻钢龙骨内部的部分相对轻钢龙骨朝向固定底板运动,即轻钢龙骨向远离固定底板的方向运动,吊顶发生沉降,此时手动转动转动套筒,使按压板朝向轻钢龙骨的内收端移动,当按压板逐渐与轻钢龙骨的内收端抵接后随着转动套筒的转动,由于转动套筒仅能够转动,转动套筒无法与主连接块脱离,此时螺纹柱相对转动套筒向靠近轻钢龙骨的方向运动,从而使按压板对发生形变的轻钢龙骨的内收端发生抵接按压,从而在压力作用下将轻钢龙骨的内收端压成初始状态,从而达到对轻钢龙骨修复的目的,避免了对轻钢龙骨的反复拆装步骤,
提高了吊顶的修复效率。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拉绳、限位轮和标记凹槽,限位轮设置在主连接块与轻钢龙骨外侧面的抵接处,限位轮与主连接块转动连接,限位轮外曲面与轻钢龙骨外侧面抵接,标记凹槽水平设置在轻钢龙骨外侧面与限位轮的抵接处,标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轻钢龙骨延伸方向相同,标记凹槽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标记凹槽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拉绳水平穿过限位轮与轻钢龙骨外侧面抵接处的空隙,拉绳的延伸方向与轻钢龙骨的延伸方向相同,拉绳和标记凹槽与轻钢龙骨延伸方向平行设置,限位轮限制拉绳的竖直移动。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轻钢龙骨相对主连接块向远离从动连接块的方向运动后,由于限位轮限制拉绳的竖直移动,此时标记凹槽跟随轻钢龙骨移动,从而导致拉绳相对标记凹槽发生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包括天花板和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吊顶结构包括轻钢龙骨(10)、主连接块(20)、从动连接块(25)、固定底板(26)和连接件;固定底板(26)水平安装在天花板上,从动连接块(25)设置在固定底板(26)远离天花板的一侧,从动连接块(25)与固定底板(26)滑动连接,主连接块(20)设置在从动连接块(25)远离天花板的一侧,从动连接块(25)和主连接块(20)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轻钢龙骨(10)水平设置,轻钢龙骨(10)的两端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形成内收端,轻钢龙骨(10)外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条(12),轻钢龙骨(10)内侧固定设置有内置填充层(11),轻钢龙骨(10)与主连接块(20)连接,主连接块(20)与轻钢龙骨(10)连接的部分与内置填充层(11)滑动抵接,主连接块(20)远离轻钢龙骨(10)的一侧与轻钢龙骨(10)外侧面抵接;主连接块(20)与轻钢龙骨(10)的连接处设置有驱动装置(1),驱动装置(1)用于驱动主连接块(20)沿轻钢龙骨(10)的延伸方向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底板(26)呈工字形设置,从动连接块(25)与固定底板(26)滑动连接处位于固定底板(26)的内凹处,从动连接块(25)和固定底板(26)的连接处设置有从动滑轮(27),从动滑轮(27)与从动连接块(25)转动连接,从动滑轮(27)的外侧曲面部分与固定底板(26)内凹处平面抵接,从动滑轮(27)沿固定底板(26)的延伸方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1)包括微型电机(23)、传动件和主动滑轮(42);微型电机(23)固定安装在主连接块(20)上,传动件内置在主连接块(20)内侧,传动件与微型电机(23)动力连接,主动滑轮(42)转动设置在主连接块(20)与内置填充层(11)的抵接处,主动滑轮(42)外曲面与内置填充层(11)抵接,主动滑轮(42)沿轻钢龙骨(10)的延伸方向转动,主动滑轮(42)与传动件动力连接,传动件将微型电机(23)的转动扭矩传递至主动滑轮(42)并使主动滑轮(42)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传动件包括驱动腔(40),驱动腔(40)设置在主连接块(20)内部且位于微型电机(23)和主动滑轮(42)之间,驱动腔(40)内设置有皮带轮组(41),皮带轮组(41)分别与主动滑轮(42)和微型电机(23)动力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件包括螺纹杆(24),螺纹杆(24)端部分别与从动连接块(25)和主连接块(20)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装置(2),修复装置(2)关于螺纹杆(24)对称设置在主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丽孔永华赵熠王庆峰缪永刚施佳烽彭丁达丁诗豪赵冰冰邱建虎李芳严国忠曾令鹏沈建恩王洁赵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港立建设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