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隔热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83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屋面隔热防水结构,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墙体和屋顶,屋顶内部沿远离墙体的方向依次包括有基层、陶瓷纤维层、聚苯乙烯泡沫层以及防水表层,墙体内部设置有导热片,导热片一端通过若干吸热结构与室内连通,另一端贯穿基层并伸入陶瓷纤维层内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该屋顶包括基层、陶瓷纤维层、聚苯乙烯泡沫层以及防水表层,陶瓷纤维层和聚苯乙烯泡沫层均具有极好的隔热效果和极低的导热系数,从而使得屋顶隔热效果极佳,室外的高温不易通过屋面传递进室内,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了居住的舒适性。了居住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面隔热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屋面隔热防水结构,属于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大力推广节能建筑,对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屋面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围护或分割空间。
[0003]传统的增加隔热层的屋面仍难以改善顶层房间的室内环境,在炎热的夏季,室外气温比较高的情况下热量容易通过屋面传递进室内,导致室内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影响居住的舒适性。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屋面隔热防水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炎热的夏季,室外气温比较高的情况下热量容易通过屋面传递进室内,导致室内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影响居住的舒适性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屋面隔热防水结构,包括墙体和屋顶,所述屋顶内部沿远离墙体的方向依次包括有基层、陶瓷纤维层、聚苯乙烯泡沫层以及防水表层,所述墙体内部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一端通过若干吸热结构与室内连通,另一端贯穿基层并伸入陶瓷纤维层内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该屋顶包括基层、陶瓷纤维层、聚苯乙烯泡沫层以及防水表层,陶瓷纤维层和聚苯乙烯泡沫层均具有极好的隔热效果和极低的导热系数,从而使得屋顶隔热效果极佳,室外的高温不易通过屋面传递进室内,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其中,由于墙体内部设置有导热片,导热片一端通过吸热结构与室内连通,另一端伸入陶瓷纤维层内部,使得通过导热片和吸热结构能使室内和陶瓷纤维层之间进行热交换,由于陶瓷纤维层的导热系数较低,从而使得室内的温度不易过高,进一步保证了室内的舒适性。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热结构为横截面呈T字形的吸热片,所述吸热片嵌设于墙体内表面。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吸热结构为嵌设于墙体内表面的吸热片,且吸热片横截面为T字形,使得吸热片能提高与室内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热效率。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底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导热片底端伸入空腔内部,所述空腔内转动有水槽,所述墙体表面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注水口。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墙体底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转动有水槽,使得通过墙体表面的注水口将凉水注入水槽中并淹没伸入空腔内部的导热片底端,从而为导热片提供了低温源,在吸热结构吸收热量并在导热片内进行热交换,能有效维持室内的事宜温度。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外壁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
置有插销,所述墙体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部开设有用于插销卡入的插槽。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水槽外壁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插销,墙体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柱,使得在安装水槽时,只需将插销对准连接柱,并沿横向运动水槽,使得插销卡入插槽内,即可使得水槽与墙体连接起来,并实现了水槽与墙体之间的转动连接。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销外周壁上设置有卡块,所述插槽内周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卡块卡入的卡槽,所述插槽内周壁上开设有与卡槽相连通的环形槽。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插销外周壁上设置有卡块,插槽内周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卡块卡入的卡槽,使得在插销卡入插槽的过程中,卡块随之卡入卡槽内部,直至运动至环形槽与卡槽的连通处,此时转动水槽,使得水槽进入空腔内,从而带动卡块卡入环形槽中,通过环形槽对卡块的限位,使得卡块无法沿横向脱离连接柱,从而使得水槽的连接稳定。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与空腔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磁块一和与之相匹配的磁块二。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水槽与空腔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磁块一和与之匹配的磁块二,使得当水槽卡入空腔内部后,磁块一和磁块二之间相互吸引贴合,从而使得水槽不易发生转动,连接稳定。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外壁上设置有拉环。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水槽外壁上设置有拉环,拉环的设置为转动水槽的操作提供了施力点,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拉动拉环来带动水槽转动,操作更为方便省力。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表层表面涂覆有丙烯酸防水涂料。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防水表层表面涂覆有丙烯酸防水涂料,丙烯酸防水涂料能对屋顶起到较好的防水、防渗和保护作用,从而使得屋顶的防水效果出色。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该屋顶包括基层、陶瓷纤维层、聚苯乙烯泡沫层以及防水表层,陶瓷纤维层和聚苯乙烯泡沫层均具有极好的隔热效果和极低的导热系数,从而使得屋顶隔热效果极佳,室外的高温不易通过屋面传递进室内,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其中,由于墙体内部设置有导热片,导热片一端通过吸热结构与室内连通,另一端伸入陶瓷纤维层内部,使得通过导热片和吸热结构能使室内和陶瓷纤维层之间进行热交换,由于陶瓷纤维层的导热系数较低,从而使得室内的温度不易过高,进一步保证了室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5]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中连接块、插销和连接柱的半剖图。
[0027]图中:1、墙体;2、屋顶;3、基层;4、陶瓷纤维层;5、聚苯乙烯泡沫层;6、防水表层;7、导热片;8、吸热片;9、空腔;10、水槽;11、注水口;12、连接块;13、插销;14、连接柱;15、插槽;
16、卡块;17、卡槽;18、环形槽;19、磁块一;20、磁块二;21、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9]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屋面隔热防水结构,包括墙体1和屋顶2,屋顶2内部沿远离墙体1的方向依次包括有基层3、陶瓷纤维层4、聚苯乙烯泡沫层5以及防水表层6,防水表层6表面涂覆有丙烯酸防水涂料,墙体1内部设置有导热片7,导热片7一端通过若干吸热结构与室内连通,另一端贯穿基层3并伸入陶瓷纤维层4内部,其中,吸热结构为横截面呈T字形的吸热片8,吸热片8嵌设于墙体1内表面,吸热片8和导热片7均由紫铜材料制成。
[0030]如图3和图4所示,墙体1底部开设有空腔9,导热片7底端伸入空腔9内部,空腔9内转动有水槽10,墙体1表面开设有与空腔9相连通的注水口11,水槽10外壁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块12,连接块12上设置有插销13,墙体1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柱14,连接柱14内部开设有用于插销13卡入的插槽15,插销13外周壁上设置有卡块16,插槽15内周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屋面隔热防水结构,包括墙体(1)和屋顶(2),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2)内部沿远离墙体(1)的方向依次包括有基层(3)、陶瓷纤维层(4)、聚苯乙烯泡沫层(5)以及防水表层(6),所述墙体(1)内部设置有导热片(7),所述导热片(7)一端通过若干吸热结构与室内连通,另一端贯穿基层(3)并伸入陶瓷纤维层(4)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隔热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结构为横截面呈T字形的吸热片(8),所述吸热片(8)嵌设于墙体(1)内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隔热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底部开设有空腔(9),所述导热片(7)底端伸入空腔(9)内部,所述空腔(9)内转动有水槽(10),所述墙体(1)表面开设有与空腔(9)相连通的注水口(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隔热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0)外壁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峰彭丁达项晨孔永华方丽赵冰冰杜庆丰曾令鹏汪丽丽傅乔乔倪水荣
申请(专利权)人:港立建设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