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油分离器及压缩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53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冷媒油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心式油分离器及压缩机组件,该离心式油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壳体的顶部或侧壁上部设置有排气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油口,壳体内设置有上下间隔分布的挡板和导流件,挡板的边缘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导流件的边缘紧靠壳体的内侧壁,导流件上靠近壳体轴心处设置有导流通槽;通过将从挡板的边缘处流下的油滴导流至靠近壳体轴心的位置,即导流通槽内,并由上方的挡板挡住上方气流,可以防止气流带动油面旋转,从而避免引起噪声。另外,通过挡板固定于壳体内,可以控制注入油量,即以挡板位置为限,使得注入油量后不会淹没挡板。后不会淹没挡板。后不会淹没挡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式油分离器及压缩机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冷媒油分
,具体涉及一种离心式油分离器及压缩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经压缩后的氨蒸汽或氟利昂蒸汽,是处于高压高温的过热状态。由于它排出时的流速快、温度高。气缸壁上的部分润滑油,由于受高温的作用难免成油蒸汽及油滴微粒与制冷剂蒸汽一同排出。且排气温度越高、流速越快,排出的润滑油越多。因此在压缩机排气口采用压缩机油分离器,作用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汽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以保证装置安全高效地运行。
[0003]传统压缩机油分离器大多采用不锈钢丝网,制作成滤网式油分离器,但不锈钢丝网造价较高。如今也采用一些离心式油分离器结构,通过制造气流的旋转效应,产生离心力将油滴甩到分离器的桶壁上进行分油,也可以达到很好的分油效果。但是在实践中发现,通过离心式油分离,气流的旋转效应容易扰动分离器的底部油面也产生旋转,从而引起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油分离器及压缩机组件,可以防止气流带动油面旋转,从而避免引起噪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离心式油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油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上下间隔分布的挡板和导流件,所述挡板的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导流件的边缘紧靠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导流件上靠近所述壳体轴心处设置有导流通槽。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所述支撑组件靠近所述壳体内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卡持部,所述导流件通过所述导流通槽卡设于所述卡持部上。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片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支撑片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撑片插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片上,且所述第一支撑片和所述第二支撑片的所在面交叉分布。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片和所述第二支撑片的所在面之间的角度为90度。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三支撑片,所述第三支撑片沿所述壳体径向的两侧对折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夹件。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支撑片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上以圆周形式均匀分布。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第三支撑片,所述第三支撑片的角度为90度。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上靠近边缘处设置有多个贯穿板面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为导流板,所述导流通槽的边缘形状为圆形。
[001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离心式油分离器,所述离心式油分离器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提供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壳体的顶部或侧壁上部设置有排气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油口,壳体内设置有上下间隔分布的挡板和导流件,挡板的边缘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导流件的边缘紧靠壳体的内侧壁,导流件上靠近壳体轴心处设置有导流通槽;通过将从挡板的边缘处流下的油滴导流至靠近壳体轴心的位置,即导流通槽内,并由上方的挡板挡住上方气流,可以防止气流带动油面旋转,从而避免引起噪声。另外,通过挡板固定于壳体内,可以控制注入油量,即以挡板位置为限,使得注入油量后不会淹没挡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离心式油分离器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0017]图2是离心式油分离器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18]图3是离心式油分离器的局部剖视图;
[0019]图4是图3中A

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5是图3中B

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6是导流件的俯视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0、壳体;11、进气口;12、排气口;13、排油口;20、挡板;21、通孔;30、导流件;31、导流通槽;40、第三支撑片;41、卡持部;50、加热器;60、进气管;61、第一支架;62、第二支架;70、异径接头;80、法兰;90、磁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25]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0026]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固定于”、“连接于”,可以是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也可以是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
[0028]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离心式油分离器,包括壳体10,壳体10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11,壳体10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2,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排油口13,壳体10内设置有上下间隔分布的挡板20和导流件30,挡板20的边缘与壳体10的内侧壁之间
存在间隙,导流件30的边缘紧靠壳体10的内侧壁,导流件30上靠近壳体10轴心处设置有导流通槽31。
[0029]通过将从挡板20的边缘处流下的油滴导流至靠近壳体10轴心的位置,即导流通槽31内,并由上方的挡板20挡住上方气流,可以防止气流带动油面旋转,从而避免引起噪声。另外,通过挡板20固定于壳体10内,可以控制注入油量,即以挡板20位置为限,使得注入油量后不会淹没挡板20。
[0030]其中,导流件30的边缘与壳体10的内侧壁为紧密连接,或者,存在一定的缝隙,但该缝隙不足以让油滴流过。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导流件30与壳体10之间设置密封垫片等密封件。
[0031]其中,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挡板20和导流件30由该支撑组件支撑在高于壳体10底面适当的位置,挡板20位于支撑组件的上方,支撑组件靠近壳体10内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卡持部41,导流件30通过导流通槽31卡设于卡持部41上。
[0032]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第一支撑片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二支撑片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相匹配,第一支撑片插设于第二支撑片上,且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的所在面交叉分布。
[0033]优选地,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的所在面之间的角度为90度。其中,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上靠近壳体10内侧壁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持部41。
[0034]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三支撑片40,第三支撑片40沿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心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壳体的顶部或侧壁上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油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上下间隔分布的挡板和导流件,所述挡板的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导流件的边缘紧靠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导流件上靠近所述壳体轴心处设置有导流通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所述支撑组件靠近所述壳体内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卡持部,所述导流件通过所述导流通槽卡设于所述卡持部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片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支撑片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撑片插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片上,且所述第一支撑片和所述第二支撑片的所在面交叉分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芹李春辉张坤昊郑晓娟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森自控日立万宝空调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