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胶印油墨生产的原料搅拌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598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胶印油墨生产的原料搅拌混合装置,包括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的上端部安装与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上端部固定安装有与装置箱体相通的进料管,所述装置箱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刮杆的转动会带动第二刮杆进行转动,通过第二刮杆的转动会对装置箱体的内壁底面进行刮蹭,该混合装置通过对粘附在装置箱体内壁面上的进行刮蹭,方便对装置箱体进行清洗,清洗更加高效,使用更加方便,通过第二刮杆的转动会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连接杆活动插接在排料管内,连接杆转动会缓解排料管堵塞的情况,使得下料更加顺利,进一步提高了该混合装置的实用性。一步提高了该混合装置的实用性。一步提高了该混合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胶印油墨生产的原料搅拌混合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油墨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胶印油墨生产的原料搅拌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或喷绘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基于胶印油墨生产的原料搅拌混合装置,公开号:CN209438403U,“变向挡板的设计,可以使得物料反复实现多方向的冲击和搅拌,搅拌得更均匀”,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装置箱体内壁会粘附有原料,导致不便于对装置箱体进行清洁,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胶印油墨生产的原料搅拌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胶印油墨生产的原料搅拌混合装置,包括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的上端部安装与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上端部固定安装有与装置箱体相通的进料管,所述装置箱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料管,所述装置箱体的底端为圆锥形设计,所述装置箱体内设置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电机、搅拌杆和搅拌叶,所述装置箱体内设置有清洁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活动贯穿盖板,并与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搅拌叶均固定连接在搅拌杆上。
[0008]优选的,两组所述搅拌叶呈竖直分布,每组所述搅拌叶的数量均为三个,每三个所述搅拌叶均呈圆周分布。
[0009]优选的,每个所述搅拌叶均为弧形状,每个所述搅拌叶的表面均等距开设有扩散孔,每个相邻所述扩散孔之间均存在空隙。
[0010]优选的,所述清洁结构包括第一刮杆和连接杆,所述第一刮杆和连接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刮杆以装置箱体的中点为中心对称固定安装在搅拌杆上,每个所述第一刮杆均为L形状。
[0011]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刮杆均与装置箱体的侧壁面贴合,每个所述第一刮杆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杆,每个所述第二刮杆均与装置箱体的内壁底面贴合。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刮杆上,每个所述连接杆分别活动插接在排料管内,每个所述连接杆均位于排料管的内壁面贴合。
[0013]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4]其一,通过两组搅拌叶的转动会对装置箱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通过搅拌叶的表面均等距开设有扩散孔,使得对装置箱体内的原料扩散更加充分,使其混合更加均匀,装置箱体的底端为圆锥形设计,使得混合好的原料会顺利的从排料管排出,操作更加方便,提高了该混合装置的实用性。
[0015]其二,通过第一刮杆的转动会对装置箱体的侧壁面进行刮蹭,使得粘附在装置箱体侧壁面上的原料刮蹭下来,通过第一刮杆的转动会带动第二刮杆进行转动,通过第二刮杆的转动会对装置箱体的内壁底面进行刮蹭,该混合装置通过对粘附在装置箱体内壁面上的进行刮蹭,方便对装置箱体进行清洗,清洗更加高效,使用更加方便,通过第二刮杆的转动会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连接杆活动插接在排料管内,连接杆转动会缓解排料管堵塞的情况,使得下料更加顺利,进一步提高了该混合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该装置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该装置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搅拌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装置箱体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装置箱体;11、排料管;2、盖板;21、进料管;3、电机;4、搅拌杆;5、搅拌叶;51、扩散孔;6、第一刮杆;61、第二刮杆;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25]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基于胶印油墨生产的原料搅拌混合装置,包括装置箱体1,装置箱体1的上端部安装与可拆卸的盖板2,盖板2上端部固定安装有与装置箱体1相通的进料管21,装置箱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料管11,装置箱体1的底端为圆锥形设计,装置箱体1内设置有搅拌结构,搅拌结构包括电机3、搅拌杆4和搅拌叶5,装置箱体1内设置有清洁结构,电机3的输出轴活动贯穿盖板2,并与搅拌杆4固定连接,搅拌叶5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搅拌叶5均固定连接在搅拌杆4上,两组搅拌叶5呈竖直分布,每组搅拌叶5的数量均为三个,每三个搅拌叶5均呈圆周分布,每个搅拌叶5均为弧形状,每个搅拌叶5的表面均等距开设有扩散孔51,每个相邻扩散孔51之间均存在空隙,清洁结构包括第一刮杆6和连接杆7,第一刮杆6和连接杆7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刮杆6以装置箱体1的中点为中心对称固定安装在搅拌杆4上,每个第一刮杆6均为L形状,每个第一刮杆6均与装置箱体1的侧壁面
贴合,每个第一刮杆6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杆61,每个第二刮杆61均与装置箱体1的内壁底面贴合,两个连接杆7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刮杆61上,每个连接杆7分别活动插接在排料管11内,每个连接杆7均位于排料管11的内壁面贴合。
[0026]在使用时,将原料从进料管21投入至装置箱体1内,启动电机3,使得搅拌杆4进行转动,通过搅拌杆4的转动会带动两组搅拌叶5进行转动,通过两组搅拌叶5的转动会对装置箱体1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通过搅拌叶5的表面均等距开设有扩散孔51,使得对装置箱体1内的原料扩散更加充分,使其混合更加均匀,装置箱体1的底端为圆锥形设计,使得混合好的原料会顺利的从排料管11排出,操作更加方便,提高了该混合装置的实用性,当需要对装置箱体1进行清洁时,搅拌杆4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刮杆6进行转动,通过第一刮杆6的转动会对装置箱体1的侧壁面进行刮蹭,使得粘附在装置箱体1侧壁面上的原料刮蹭下来,通过第一刮杆6的转动会带动第二刮杆61进行转动,通过第二刮杆61的转动会对装置箱体1的内壁底面进行刮蹭,该混合装置通过对粘附在装置箱体1内壁面上的进行刮蹭,方便对装置箱体1进行清洗,清洗更加高效,使用更加方便,通过第二刮杆61的转动会带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胶印油墨生产的原料搅拌混合装置,包括装置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箱体(1)的上端部安装与可拆卸的盖板(2),所述盖板(2)上端部固定安装有与装置箱体(1)相通的进料管(21),所述装置箱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料管(11),所述装置箱体(1)的底端为圆锥形设计,所述装置箱体(1)内设置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电机(3)、搅拌杆(4)和搅拌叶(5);所述装置箱体(1)内设置有清洁结构;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活动贯穿盖板(2),并与搅拌杆(4)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5)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搅拌叶(5)均固定连接在搅拌杆(4)上;两组所述搅拌叶(5)呈竖直分布,每组所述搅拌叶(5)的数量均为三个,每三个所述搅拌叶(5)均呈圆周分布;每个所述搅拌叶(5)均为弧形状,每个所述搅拌叶(5)的表面均等距开设有扩散孔(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光辉何超晖李仲陈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得利高惠州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