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套,它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它包括头靠加装部、背靠加装部、面边加装部和腿托加装部,头靠加装部安装在头枕上,头靠加装部内部镂空,头靠加装部采用U形外观状,背靠加装部安装在正副驾驶靠背上,背靠加装部的正面与人体生理曲线相贴合,底部与原车靠背相契合,背靠加装部两侧设置有面边加装部,腿托加装部安装在正副驾驶座位的前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成型标准乳弹泡棉制成,包裹性佳,能够增加座椅套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增强驾驶稳定性,减少脊椎、颈椎压力,提高驾驶安全,应用前景广阔。前景广阔。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汽车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套。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座椅套作为汽车座椅的套子,能够起到保护原车座椅干燥干净、防止皮革老化的作用,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市面的上的汽车座椅套种类繁多,大致形状如图1所示,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头枕A(枕头、靠枕)宽度尺寸不足,中间高、两侧低,驾驶时头部缺乏依靠,不利于驾驶安全;(2)正副驾驶靠背B呈平面设计,缺乏包裹性,脊椎易变形,不利于驾驶安全;(3)正副驾驶座位C长度短,大腿承重增加从而会导致刹车延迟,不利于驾驶安全;(4)头枕与靠背呈C形,易导致颈椎变形,头脑供血不足,容易驾驶疲劳。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汽车座椅套尤为必要。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套,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增加座椅套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包裹性佳,利于驾驶安全,实用可靠,易于推广使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座椅套,包括头靠加装部、背靠加装部、面边加装部和腿托加装部,头靠加装部安装在头枕上,头靠加装部内部镂空,头靠加装部采用U形外观状,背靠加装部安装在正副驾驶靠背上,背靠加装部两侧设置有面边加装部,腿托加装部安装在正副驾驶座位的前部。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头靠加装部采用成型标准乳弹泡棉头靠,头靠加装部与原车头枕1:1相契合,安全又舒适。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背靠加装部采用成型标准乳弹泡棉靠背,背靠加装部的正面与人体生理曲线相贴合,背靠加装部的底部与原车靠背1:1相契合,背靠加装部与位于靠背腰部设置有腰托,更具包裹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面边加装部采用成型标准乳弹泡棉面边。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腿托加装部采用成型标准乳弹泡棉腿托,有效能够减轻大腿承重。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能够增加座椅套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包裹性佳,增强驾驶稳定性,减少脊椎、颈椎压力,大大提高驾驶安全,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应用前景广阔。
[0012]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
技术介绍
中原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技术介绍
中呈C型状的头枕与靠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加装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头靠加装部的加装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背靠加装部与面边加装部的加装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腿托加装部的加装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背靠加装部的面套裁片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头靠加装部的面套裁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5]参照图3
‑
9,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套,包括头靠加装部1、背靠加装部2、面边加装部3和腿托加装部4,头靠加装部1安装在头枕A上,背靠加装部2安装在正副驾驶靠背B上,背靠加装部2两侧设置有面边加装部3,腿托加装部4安装在正副驾驶座位C的前部。
[0016]本具体实施方式头靠加装部1采用成型标准乳弹泡棉头靠,头靠加装部1与原车头枕1:1相契合,头靠加装部1内部镂空,头靠加装部1采用U形外观状,增加安全性与舒适型;所述的背靠加装部2采用成型标准乳弹泡棉靠背,背靠加装部2的正面与人体生理曲线相贴合,背靠加装部2的底部与原车靠背1:1相契合,增加驾驶靠背上方厚度与包裹性,使人体紧贴座椅,矫正脊椎变形,背靠加装部2与位于靠背腰部设置有腰托,增加腰托功能,保护驾乘者腰部,缓解疲劳与防止脊椎变形;所述的面边加装部3采用成型标准乳弹泡棉面边,增加两侧厚度,更具包裹性。腿托加装部4采用成型标准乳弹泡棉腿托,腿托加装部4位于正副驾驶座位前部,正副驾驶座位套也采用成型标准乳弹泡棉,其底部与原车座位1:1契合,腿托加装部4能有效能够减轻大腿承重。
[0017]本具体实施方式在传统座椅套的基础上,采用面套裁片缝制并嵌入成型模具制作标准乳弹泡棉,制作为更符合人体生理曲线与运动包裹性汽车座椅套,其技术优势在于:(1)座椅套采用成型乳弹泡棉制成,该成型乳弹泡棉的弹头性能缓冲追尾撞击力对正副驾驶造成挥鞭性骨折伤害,提高行车安全;(2)头枕为U型外观,头部依靠在头枕中间,减轻颈椎承重,驾驶时头部有所依靠,不易导致颈椎变形及头脑供血不足达,到缓解驾驶疲劳的目的;(3)正副驾驶靠背符合人体工程学,增加座椅包裹性,使得驾乘者的脊椎不易变形,加强驾驶稳定性;(4)矫正原来座椅弧度,防止驾驶中肩颈变形与疲劳;(5)腿托功能设计,延长正副驾驶座位长度,减轻大腿承重,缓解驾驶中大腿疲劳及腿部负重,利于驾驶安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靠加装部(1)、背靠加装部(2)、面边加装部(3)和腿托加装部(4),头靠加装部(1)安装在头枕(A)上,头靠加装部(1)内部镂空,头靠加装部(1)采用U形外观状,背靠加装部(2)安装在正副驾驶靠背(B)上,背靠加装部(2)两侧设置有面边加装部(3),腿托加装部(4)安装在正副驾驶座位(C)的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靠加装部(1)采用成型标准乳弹泡棉头靠,头靠加装部(1)与原车头枕1:1相契合。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敏,
申请(专利权)人:蔡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