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乘员身形测量的车内设备调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5692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乘员身形测量的车内设备调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通过车载的测距雷达确定车辆周边预定范围内的乘员;步骤S11,通过车载的测距雷达获得每个乘员的身形信息,所述身形信息至少包括身高及胖瘦信息;步骤S12,根据所述每个乘员的运动轨迹确定其预计的座椅位置;步骤S13,根据每一乘员的身形信息,获得其对应的座椅位置所关联的待调控设备的调控参数;步骤S14,根据所述调控参数对每一待调控设备进行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相应的系统。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测量范围大,可同时对多人进行测量,且测量结果准确的优点。且测量结果准确的优点。且测量结果准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乘员身形测量的车内设备调控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驾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乘员身形测量的车内设备调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常规车载测距雷达技术主要用于自动驾驶中扫描周边障碍物等作用,是未来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主要用于车外、周边的障碍物距离、速度信息扫描。。
[0003]车辆的某些舒适服务,例如座椅调节、方向盘自动调节等各种与身高,胖瘦等身形信息相关,因此需要车辆能对乘员身形数据进行准确测量。而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车辆内部的测量装置对乘员进行身形数据测量,但是由于车内乘员处于弯腿乘坐状态,且需要特定的位置才能测量,故使测量范围小,不能针对所有乘员进行测量,且身高测量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乘员身形测量的车内设备调控方法及方法,可以对乘员身形进行测量,并确定座椅并进行适应性调整,具有测量范围大,可同时对多人进行测量,且测量结果准确的特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乘员身形测量的车内设备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通过车载的测距雷达确定车辆周边预定范围内的乘员;步骤S11,通过车载的测距雷达获得每个乘员的身形信息,所述身形信息至少包括身高及胖瘦信息;步骤S12,根据所述每个乘员的运动轨迹确定其预计的座椅位置;步骤S13,根据每一乘员的身形信息,获得其对应的座椅位置所关联的待调控设备的调控参数;步骤S14,根据所述调控参数对每一待调控设备进行调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进一步包括:步骤S100,在满足扫描启动条件时,测距雷达激活开始扫描预定范围内的周边环境;所述扫描启动条件为:所述车辆的遥控钥匙进入预定范围内,或所述车辆已启动且处于静止状态;步骤S101,识别所述周边环境中存在的人员,将判断每一人员的行走路径,若其行走路径朝向本车辆,则将所述人员确定为乘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进一步包括:步骤S110,测距雷达通过扫描系统在乘员身体上打出多个测距点,通过飞行时间法,测得每个点与测距雷达的之间距离及相应的角度;步骤S111,选取其中部分点的距离及相应的角度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及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计算获得需采集人员身高、横向宽度、躯干尺寸信息,以及动作形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具体为:根据各乘员走近的具体的车辆门位置,并结合车辆门关闭时最近的乘客信息,确定每一乘员在车辆中的座椅位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所述待调控设备包括方向盘、空调出风、座椅、娱乐装置中至少一个;所述调控参数包括方向盘高度、空调出风角度和出风量、座椅前后位置、座椅高度及倾斜角度、娱乐装置的屏幕高度中至少一个。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每一座椅位置中,预选标定各种乘员身形所对应的待调控设备以及待调控设备的调控参数的具体数值。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1中,进一步包括:如果检测到乘员的脚部被遮挡或进入测距雷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蓓蕾柯佳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