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49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所述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包括至少两层结构,所述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至少包括服装面和贴肤面;所述服装面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纱线Y1,所述第一纱线Y1包括吸光发热纱线,所述第一纱线Y1在服装面的覆盖率为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
[0001]本申请要求申请号为202210493176X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先申请的申请日为2022年5月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差别化导湿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地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而穿着尤其被人们所看重。现代服装已经不再只是遮衣蔽体、驱寒保暖的工具,而是对自身的气质品位以及生活态度而选择的一种体现。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已经逐渐从最开始的追求保暖向注重舒适、功能性方向发展。
[0004]人们对于夏季服装一般会有以下几点要求:1、透气性好,轻快透气;2、吸湿性要好,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出汗,吸汗能力非常重要;3、尤其是在夏天,太阳的照射比较强时,防晒很有必要,具有一定的防晒功能。
[0005]目前,行业内生产防晒面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生产中添加整理剂以实现防晒功能,比如抗紫外线整理剂;2)设置多层面料,增加面料厚度,在面料中构造一层空气层减慢外在空气的热传递;3)增加面料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
[0006]CN113863005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夏季户外抗紫外线面料,其公开的面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棉纤维70

80份、竹炭纤维20

30份、纳米银5

7份、聚乙二醇3

5份、玻璃纤维1

3份、电气石粉3

5份、二甲基硅油1

3份、钛白粉2

4份、陶瓷粉末2

3份、丝素蛋白6

8份、驱蚊液10

15份和去离子水68

70份;所述驱蚊液由薄荷3

5份、香茅1

3份、丁香1

3份、柑皮2

4份和乙醇6

8份制成;该面料柔软舒适、亲肤性良好,穿着舒适,抗紫外线性强,可实现长效防晒,具有优良的吸湿性和抑菌性,还具有一定的防蚊驱虫效果,采用该面料制成的服装特别适合夏季户外活动。但是所述面料随着穿着实用的时间增加,防晒效果会渐渐减弱,面料感偏硬及干涩,影响了穿着时的柔软感与舒适性。
[0007]CN214727027U公开了一种防紫外线的纺织面料,其公开的防紫外线的纺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内部设置有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其公开的防紫外线的纺织面料,通过设置的防紫外线层,能够有效的对紫外线进行阻挡,进而对皮肤进行保护,并且通过设置的隔热层,将产生的热量阻隔在纺织面料的表面,无法与皮肤接触,避免造成皮肤的灼伤,通过设置的透气层,能够加速人体产生热量的流动,然后将产生的汗液通过亲肤层中的竹纤维进行吸附,并且开设的锁水孔,将汗液吸附在吸汗海绵上,从而达到锁水的效果,提高穿着的舒适度,保持皮肤干燥。但是所述面料本体较为厚重使得穿着时有压迫感,透气性欠缺,不适合闷热的夏天。
[0008]综合上述,现有技术的面料通过后整理、结构设计等技术来可以实现防晒功能。但
以上方法的防晒布料大多仅仅通过增加面料厚度和空气层;或使面料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提升布料的防晒性能,光线在布料表面发生反射会导致晃眼,同时由于防晒面料厚度、密度大,通常会使大量热量保留在织物内,面料的隔热、透气性差。还存在着适合面料范围窄、生产加工成本高、防晒效果、透气性不理想等缺点,而且对被加工的面料单向导湿效果的影响较大。现有的纺织面料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夏季服装的日常需求。
[0009]因此,开发一种兼具优异隔热防晒、透气性和单向导湿性的针织面料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所述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兼具优异隔热防晒、透气性、快干性和单向导湿性,减少到达皮肤的热量,穿着舒适,综合性能优异,生产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0011]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所述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包括至少两层结构(例如三层、四层等),所述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至少包括服装面和贴肤面;
[0013]所述服装面包括至少一条(例如2条、3条、4条、6条等)第一纱线Y1,所述第一纱线Y1包括吸光发热纱线,所述第一纱线Y1在服装面的覆盖率为30%

80%(例如35%、40%、45%、50%、55%、60%、65%、70%、75%等);
[0014]所述贴肤面包括至少一条(例如2条、3条、4条、6条等)第二纱线Y2,所述第二纱线Y2包括非吸光发热纱线;
[0015]其中,第一纱线Y1的导水能力LP1:第二纱线Y2的导水能力LP2≥2,例如2.1、2.5、2.8、3.2等;
[0016]本专利技术中,将辐射能量转化成热能,使得服装面层进行升温的同时将部分热量再次散发至环境中,以此显著地减少了红外能量向贴肤面的传递,降低了贴肤面的温度;因此,仅需两层结构即可实现优异的隔热抗晒效果,而且使所述针织面料具备优异的透气性、快干性和单向导湿性,减少到达皮肤的热量,穿着舒适,综合性能优异,生产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服装面和贴肤面的厚度的比例以达到隔热抗晒最佳效果。
[0018]优选地,所述服装面与贴肤面的厚度比≤3.0,例如2.8、2.6、2.4、2.2、2、1.8、1.6、1.4、1.2、1.0、0.8、0.6、0.4、0.2等。
[0019]优选地,所述服装面与贴肤面的厚度比≤0.8,例如0.8、0.6、0.4、0.2等。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纱线Y1的当量毛细管数量≥第二纱线Y2的当量毛细管数量。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一纱线Y1和第二纱线Y2的当量毛细管数量的数量比>2,例如4、6、8、9、10等。
[0022]优选地,所述服装面由第一纱线Y1编织形成,所述第一纱线Y1在服装面的单位面积覆盖率为43%

53%,例如45%、46%、48%、50%、51%等,进一步优选50%。
[002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纱线Y1包括添加有吸收辐射能量并转化成热能成份的涤纶、尼龙、其它合成纤维或经过后整理处理添加有吸收辐射能量并转化成热能功能的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添加有吸收辐射能量并转
化成热能成份的涤纶和尼龙的组合,尼龙、其它合成纤维和经过后整理处理添加有吸收辐射能量并转化成热能功能的纤维的组合等。
[0024]优选地,所述第二纱线Y2包括聚酯纤维、天然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包括至少两层结构,所述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至少包括服装面和贴肤面;所述服装面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纱线Y1,所述第一纱线Y1包括吸光发热纱线,所述第一纱线Y1在服装面的覆盖率为30%

80%;所述贴肤面包括至少一条第二纱线Y2,所述第二纱线Y2包括非吸光发热纱线;其中,第一纱线Y1的导水能力LP1:第二纱线Y2的导水能力LP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面与贴肤面的厚度比≤3.0,进一步优选所述服装面与贴肤面的厚度比≤0.8;优选地,所述第一纱线Y1的当量毛细管数量≥第二纱线Y2的当量毛细管数量;优选地,所述第一纱线Y1和第二纱线Y2的当量毛细管数量的数量比>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面由第一纱线Y1编织形成,所述第一纱线Y1在服装面的单位面积覆盖率为43%

53%。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隔热抗晒功能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包括添加有吸收辐射能量并转化成热能成份的涤纶、尼龙、其它合成纤维或经过后整理处理添加有吸收辐射能量并转化成热能功能的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第二纱线Y2包括聚酯纤维、天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或丙纶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隔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岩赵晓娟翟国钧陈长荣赵博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