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皮下脓肿免切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542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皮下脓肿免切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装置,一次性皮下脓肿免切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包括有套接连接的防刺伤穿刺针部和引流管体部,引流管体部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渡渐变管段、第一引流管段、带孔冲洗管段、第二引流管段、第二过渡渐变管段,第一引流管段、带孔冲洗管段、第二引流管段均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扁管体,第一过渡渐变管段和第二过渡渐变管段的管体为一段圆形管体和一段扁管体的组合体,第一过渡渐变管段的后端部连接有用于连接注射器的注射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避免切开皮肤,愈合后无明显瘢痕,不影响日常活动和轻体力工作,有效减少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特别适合肛周脓肿患者。者。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皮下脓肿免切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中的皮下脓肿穿刺引流
,具体是一种一次性皮下脓肿免切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皮下脓肿一般是在急性感染的过程中,体表的皮下间隙内,因为病变坏死液化以后形成的脓液积聚,临床常见的包括皮脂腺囊肿感染伴脓肿形成、乳腺脓肿、肛周脓肿等。皮下脓肿的周围一般有脓壁,早期是炎症性的团块,多为细菌感染以后引起的,随着疾病的进展以后,在中央可以出现液化坏死,一般脓液都有臭味。脓肿表面多有红肿以及有波动感,疼痛非常明显,白细胞可以升高,可以伴有体温的升高,B超检查能够发现内部有液性暗区。
[0003]脓肿在形成之后,有些是比较大可达到2

5cm,必须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现有皮下脓肿治疗以引流为主,主要有两种方法:
[0004]一种是:采取单纯切开引流术,在脓肿的位置采用十字切开,把脓液排出来,填塞纱布以后定期的进行换药,虽有良好效果,但该法会造成较大手术伤口、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且术后瘢痕较大等情况,愈合期一般在2周左右,增加患者痛苦。
[0005]另一种是:在实际中有时候脓肿会自动破,破了之后,临床上也用橡胶管或手套皮临时改制成引流条,但结果是不易固定、引流并不充分且不能冲洗脓腔,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性皮下脓肿免切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装置,通过此引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皮下脓肿治疗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一次性皮下脓肿免切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包括有套接连接的防刺伤穿刺针部和引流管体部,所述引流管体部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渡渐变管段、第一引流管段、带孔冲洗管段、第二引流管段、第二过渡渐变管段;
[0009]所述第一引流管段、带孔冲洗管段、第二引流管段均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扁管体,所述第一过渡渐变管段和第二过渡渐变管段的管体为一段圆形管体和一段扁管体的组合体;
[0010]所述第一过渡渐变管段和第二过渡渐变管段的管径从前端至后端均逐渐变大,且第一过渡渐变管段前端端部与防刺伤穿刺针部的针尾套接连接,第一过渡渐变管段的后端部连接有用于连接注射器的注射槽。
[0011]所述防刺伤穿刺针部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型号的防刺伤针。
[0012]所述引流管体部的各管体段均采用硅胶材料或软塑料材料制成。
[0013]所述第一过渡渐变管段与防刺伤穿刺针部的连接端为O型管体,与第一引流管段
的连接端为C型结构,中间为过渡段,且过渡段从前端至后端的形状逐渐从O型变形为C型结构。
[0014]所述第一引流管段为截面呈C型的中空管体,所述第一引流管段从与带孔冲洗管段连接端至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标记长度的刻度线一,所述刻度线一分布在第一引流管段的外C 表面上,总成为5cm。
[0015]所述带孔冲洗管段为截面呈C型的中空管体,所述带孔冲洗管段的外C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布有间隔设置的冲洗孔。
[0016]所述带孔冲洗管段根据不同的型号其长度也不同,其长度为1

4cm。
[0017]所述第二引流管段的结构与第一引流管段的结构相同,截面为C型的中空管体,从与带孔冲洗管段连接端至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标记长度的刻度线二,所述刻度线二分布在第二引流管段的外C表面上,总成为5cm。
[0018]所述第二过渡渐变管段与第二引流管段的连接端为C型结构,与注射槽的连接端为O 型管体,中间为过渡段,且过渡段为前端至后端的逐渐由C型变为O型结构。
[0019]其原理是:本申请是用于治疗皮下脓肿的一次性用品,在治疗时,通过防刺伤穿刺针部,穿过脓腔,针头从另一头出来,持针器将针头拉出,将引流管体部置入脓腔,操作简单,避免大面积切开皮肤,通过第一过渡渐变管段便于引流管体部的引入,通过第一引流管段、带孔冲洗管段、第二引流管段的弧形扁管体的结构,一方面可对整体引流管体段起到支撑的作用,另一方面脓肿形成以后,其浓腔内的脓液是比较稀薄的,因此在引流时对脓肿位置两侧进行按压,此时的第一过渡渐变管段、第一引流管段、带孔冲洗管段、第二引流管段、第二过渡渐变管段的弧形扁管体处会形成内卷形成一个供脓液通过的引流通道排出。
[0020]重复上述操作反复按压挤出操作,待脓液排出之后,脓腔此时会有一定的空间,此时在通过注射槽对引流管体部注入水或消炎水对浓腔进行冲洗,对浓腔内壁进行冲洗,冲洗的水经过上述步骤的按压操作,冲洗水从第一过渡渐变管段、第一引流管段、带孔冲洗管段、第二引流管段、第二过渡渐变管段形成的引流通道排出,该装置可长期留置通过虹吸作用继续引流,亦可反复多次对脓腔进行冲洗;使用时由于无硬质结构部件,常规覆盖敷料,不影响日常活动和轻体力工作,有效减少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这一点特别适合肛周脓肿患者,而且愈合后无明显瘢痕。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一次性置入脓腔,操作简单,避免切开皮肤,愈合后无明显瘢痕;该专利技术可长期留置通过虹吸作用继续引流,亦可反复多次对脓腔进行冲洗;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型号的防刺伤针,分别用于肛周脓肿、皮脂腺感染伴脓肿形成和乳腺脓肿等皮下脓肿,该专利技术无硬质结构部件,常规覆盖敷料,不影响日常活动和轻体力工作,有效减少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特别适合肛周脓肿患者。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视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5]图3为图2中A

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2中B

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图2中C

C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防刺伤穿刺针部;2、第一过渡渐变管段;3、第一引流管段;4、带孔冲洗管段; 5、第二引流管段;6、第二过渡渐变管段;7、注射槽;8、刻度线一;9、冲洗孔;10、刻度线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参见附图1

5;
[0032]实施例一:一种一次性皮下脓肿免切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套接连接的防刺伤穿刺针部1和引流管体部,引流管体部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渡渐变管段2、第一引流管段3、带孔冲洗管段4、第二引流管段5、第二过渡渐变管段6;第一引流管段3、带孔冲洗管段4、第二引流管段5均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扁管体,扁管体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皮下脓肿免切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套接连接的防刺伤穿刺针部(1)和引流管体部,所述引流管体部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渡渐变管段(2)、第一引流管段(3)、带孔冲洗管段(4)、第二引流管段(5)、第二过渡渐变管段(6);所述第一引流管段(3)、带孔冲洗管段(4)、第二引流管段(5)均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扁管体,所述第一过渡渐变管段(2)和第二过渡渐变管段(6)的管体为一段圆形管体和一段扁管体的组合体;所述第一过渡渐变管段(2)和第二过渡渐变管段(6)的管径从前端至后端均逐渐变大,且第一过渡渐变管段(2)前端端部与防刺伤穿刺针部(1)的针尾套接连接,第一过渡渐变管段(2)的后端部连接有用于连接注射器的注射槽(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皮下脓肿免切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刺伤穿刺针部(1)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型号的防刺伤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皮下脓肿免切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体部的各管体段均采用硅胶材料或软塑料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皮下脓肿免切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渐变管段(2)与防刺伤穿刺针部(1)的连接端为O型管体,与第一引流管段(3)的连接端为C型结构,中间为过渡段,且过渡段从前端至后端的形状逐渐从O型变形为C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磊窦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