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锅式扎纱机走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25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扎纱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锅式扎纱机走线结构,扎纱机包括扎纱团和扎纱锅,沿扎纱锅边缘设置有引导纱线进入的走纱通路,走纱通路包括至少一个自动偏转导轮组,所述扎纱团的纱线出头连接自动偏转导轮组,自动偏转导轮组可在轴向实现左右自适应偏转;至少一个第一定向导轮组和至少一个第二定向导轮组,第一定向导轮组和第二定向导轮组定角等距固定于所述扎纱锅周侧;扎纱团的纱线依次经过自动偏转导轮组、第一定向导轮组和第二定向导轮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减缓纱线自身左右往复放线时的张力波动,从而降低扎纱张力的峰值,采用导轮滚动代替直接摩擦,可以最小化输出纱线的扎纱张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锅式扎纱机走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扎纱机
,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锅式扎纱机走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扎纱机在线缆行业属于一种功能设备。根据纱团与成缆中心的位置,有偏心式(纱团中心线在成缆中心外)与同心式(纱团中心与成缆中心一致)之分。偏心式由于偏心缘故,扎纱速度较低;只是换纱容易,易接续,生产不受纱线长度限制。同心式可以使用大长度纱团,需要储线备用纱团。
[0003]根据纱线团的张力控制,有主动放线与被动放线之分;有张力变化与张立恒定之分。对于小张力恒定控制,一般采取主动放线恒定张力力矩控制。从纱线团数量来分,一般有单头扎纱机与双头扎纱机之分。单头扎纱只有一个螺旋方向绕纱固定。双头扎纱是两纱团左右螺旋双方向绕纱固定。对于SZ周期换向绞合成缆,都采取双头扎纱固定绞合结构来成缆。
[0004]对于双头扎纱机,根据纱团与扎纱点的位置来分,扎纱点在两纱团的中间 (绕线器面对面布局)还是在一边(绕线器背对背布局),俗称“面对面”与“背对背”之分。对于背对背布局方式,远端纱线必须通过中心过孔将纱线扎纱点远端引到扎纱点位置,实现同点(近于同点)十字扎纱。
[0005]根据绕线器来分,有板片式、杆式、锅盆式(纱团放于锅盆中)。板片与杆安装于出纱点近端,拆装纱团需卸板片和杆;锅盆安装于出纱点远端,拆装纱团容易,同心度好,高速下旋转,可减小空气流体对张力的影响。
[0006]现有的扎纱机的走纱方式,飞梭是两点,一点进口,一点出口。常用锅式,一点瓷眼定位进纱,一瓷眼或导轮出纱。中国专利:ZL201721375278.2公开了一种光缆扎纱机的走线结构,通过增加中间导杆等方式实现长距离螺旋出纱。但采用的为导杆或瓷眼,主要为静摩擦,纱线张力波动还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缓纱线自身左右往复放线时的对扎纱张力波动,从而降低扎纱张力的峰值,降低扎纱对SZ绞合套管的捆束的张力均匀性而降低勒伤套管风险的一种扎纱机走纱方式。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新型锅式扎纱机走纱结构,扎纱机包括扎纱团和扎纱锅,沿扎纱锅边缘设置有引导纱线进入的走纱通路,走纱通路包括至少一个自动偏转导轮组,所述扎纱团的纱线出头连接自动偏转导轮组,所述自动偏转导轮组可在轴向实现左右自适应偏转;至少一个第一定向导轮组和至少一个第二定向导轮组,所述第一定向导轮组和第二定向导轮组定角等距固定于所述扎纱锅周侧;扎纱团的纱线依次经过自动偏转导轮组、第一定向导轮组和第二定向导轮组。
[0009]优选的:扎纱锅出口位置设有扎纱锅出口导轮组,所述扎纱锅出口导轮组连接扎
纱模具或纱线导轮。
[0010]优选的:第一定向导轮组和第二定向导轮组包括固定板和导轮,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角度顶紧销,所述导轮通过导轮支架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导轮包括导轮轴和导轮轴承,所述导轮轴承设置于导轮轴内,导轮轴外侧设有隔圈,所述导轮轴通过锁紧螺母固定于导轮上。
[0011]优选的:所述自动偏转导轮包括固定板和导轮,所述固定板中部设有转向轴承和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有轴卡簧,所说轴卡簧上设有弹珠,所述固定板右侧还设有限位销。
[0012]优选的:所述导轮还包括所述导轮包括导轮轴和导轮轴承,所述导轮轴承设置于导轮轴内,导轮轴外侧设有隔圈,所述导轮轴通过锁紧螺母固定于导轮上。
[0013]优选的:走线方式如下,扎纱团装在扎纱机的胀紧套上固定,扎纱线沿走纱线路依次经过自动偏转导轮组、第一定向导轮组、第二定向导轮组和扎纱锅出口导轮组,经扎纱锅出口导轮组导纱线到扎纱模具或纱线导轮,最后绕扎在揽芯上,扎纱锅以一定方向高速转动,牵引带动揽芯向前运行,将纱线螺旋绕扎在缆芯上。
[0014]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减缓纱线自身左右往复放线时的对扎纱张力波动,从而降低扎纱张力的峰值,降低扎纱对SZ绞合套管的捆束的张力均匀性而降低勒伤套管风险,采用导轮滚动代替直接摩擦,可以最小化输出纱线的扎纱张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扎纱机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扎纱机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扎纱机结构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自动偏转导轮组结构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定向导轮组和第二定向导轮组结构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案例图;
[0021]图中:1.扎纱团,2.扎纱锅,3.自动偏转导轮组,4.第一定向导轮组,5. 第二定向导轮组,6.扎纱模具,7.扎纱锅出口导轮组,8.固定板,9.限位销,10.转动轴架,11.导轮轴,12.导轮轴承,13.导轮,14.隔圈,15.锁紧螺母, 16.转向轴承,17.弹簧,18.轴卡簧,19.弹珠,20角度顶紧销,21.导轮支架, 22,揽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一般扎纱机包括绕纱机构的驱动电机、主轴的驱动电机,两个驱动电机分别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对应的主轴和绕纱机构进行扎纱,绕纱机构包括飞行器绕纱机构或锅式绕纱机构,两种绕纱机构内均具有用于容纳纱团的纱团腔,主轴穿过绕纱机构并与其同轴设置。
[0023]参见图1,图2和图3,为了解决纱线出纱角度导致的张力波动大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锅式扎纱机走线结构,扎纱机包括扎纱团和扎纱锅,沿扎纱锅边缘设置有引导纱线进入的走纱通路,走纱通路包括至少一个自动偏转导轮组,所述扎纱团的纱线出头连接自动偏转导轮组,所述自动偏转导轮组可在轴向实现左右自适应偏转;至少一个第一定向导轮组和至少一个第二定向导轮组,所述第一定向导轮组和第二定向导轮组定角等距固定于所述扎纱锅周侧;扎纱团的纱线依次经过自动偏转导轮组、第一定向导轮组和第二
定向导轮组。
[0024]参见图4,自动偏转导轮包括固定板和导轮,固定板中部设有转向轴承和弹簧,弹簧连接有轴卡簧,轴卡簧上设有弹珠,固定板右侧还设有限位销,导轮通过转动轴架固定于固定板上,导轮还包括所述导轮包括导轮轴和导轮轴承,所述导轮轴承设置于导轮轴内,导轮轴外侧设有隔圈,所述导轮轴通过锁紧螺母固定于导轮上。
[0025]参见图5,第一定向导轮组和第二定向导轮组包括固定板和导轮,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角度顶紧销,所述导轮通过导轮支架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导轮包括导轮轴和导轮轴承,所述导轮轴承设置于导轮轴内,导轮轴外侧设有隔圈,所述导轮轴通过锁紧螺母固定于导轮上。
[0026]本技术还包括一种采用新型锅式扎纱机走纱结构的走线方式,参见图 6,扎纱团装在扎纱机的胀紧套上固定,扎纱线沿走纱线路依次经过自动偏转导轮组、第一定向导轮组、第二定向导轮组和扎纱锅出口导轮组,经扎纱锅出口导轮组导纱线到扎纱模具或纱线导轮,最后绕扎在揽芯上,扎纱锅以PR方向高速转动,牵引带动揽芯向前运行,将纱线螺旋绕扎在缆芯上,纱线出头为扎纱锅旋转的反方向。
[0027]以上所述,仅为此技术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锅式扎纱机走线结构,扎纱机包括扎纱团和扎纱锅,沿扎纱锅边缘设置有引导纱线进入的走纱通路,其特征在于走纱通路包括至少一个自动偏转导轮组,所述扎纱团的纱线出头连接自动偏转导轮组,所述自动偏转导轮组可在轴向实现左右自适应偏转;至少一个第一定向导轮组和至少一个第二定向导轮组,所述第一定向导轮组和第二定向导轮组定角等距固定于所述扎纱锅周侧;扎纱团的纱线依次经过自动偏转导轮组、第一定向导轮组和第二定向导轮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锅式扎纱机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扎纱锅出口位置设有扎纱锅出口导轮组,所述扎纱锅出口导轮组连接扎纱模具或纱线导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锅式扎纱机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向导轮组和第二定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磊刘明镜廖志宏韩景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鹰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