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双向卯榫结构的连续桥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61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向卯榫结构的连续桥面板,包括多个横向拼接的连接板主体,所述连接板主体内设置有多根伸出所述连接板主体横向两端的横向钢筋和多根伸出所述连接板主体纵向两端的纵向钢筋,所述连接板主体的横向两端均设有后浇带结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主体之间通过所述后浇带结构和所述横向钢筋横向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主体的纵向两端均设置有卯榫结构,所述连接板主体纵向两端通过所述卯榫结构和所述纵向钢筋与普通桥面板纵向固定连接。其具有更好的连接性能,使连续桥面板与普通桥面板之间连接更紧密、更牢固,提高连续桥面板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续桥面板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续桥面板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向卯榫结构的连续桥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双向卯榫结构的连续桥面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多跨连续布置的简支桥梁,由于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被广泛应用于中、小跨径的桥梁中。但是该类桥梁伸缩缝数量较多,容易造成车辆行驶时频繁跳车的问题,因此行驶舒适度较差;此外,还容易造成伸缩缝普遍损坏,以及因伸缩缝损坏而带来的桥梁结构的次生问题,因此需要频繁对伸缩缝进行维护、更换以及对桥梁进行维护,这样一来,维护成本增加,同时还会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寿命。
[0003]为了减少上述伸缩缝带来的不利影响,无伸缩缝的简支桥梁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例如申请日为2016年11月24日,专利号为CN201611056357.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桥面连接装置及其预制方法和施工方法,该桥面连接装置代替传统的伸缩缝,能够在保留简支桥梁施工简便的优势下,解决伸缩缝易损坏、行驶跳车等问题,增加设置钢筋能够使桥面连接装置具备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以及抗裂能力。但是这种桥面连接装置仍存在以下缺陷:在模块化拼装时,在横向连接处即相邻连接板主体的后浇带之间补浇混凝土,以完成施工,但是补浇的混凝土与连接板主体之间容易产生松动,其不能够完全与连接板主体粘合;此外具有预应力的桥面连接装置因其自身强度增加,相互之间不易连接。因此,该技术方案存在相邻连接板主体之间、桥面连接装置与普通桥面板之间的连接性能较差的问题,连接处易松动翘起,耐久性较差,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向卯榫结构的连续桥面板,其具有更好的连接性能,使连续桥面板与普通桥面板之间连接更紧密、更牢固,提高连续桥面板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向卯榫结构的连续桥面板,包括多个横向拼接的连接板主体,所述连接板主体内设置有多根伸出所述连接板主体横向两端的横向钢筋和多根伸出所述连接板主体纵向两端的纵向钢筋,所述连接板主体的横向两端均设有后浇带结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主体之间通过所述后浇带结构和所述横向钢筋横向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主体的纵向两端均设置有卯榫结构,所述连接板主体纵向两端通过所述卯榫结构和所述纵向钢筋与普通桥面板纵向固定连接。
[000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横向设置的连接板主体拼接形成连续桥面板,且每个连接板主体的纵向两端均设置有卯榫结构,使得连接板主体的纵向两端通过混凝土浇筑后与普通桥面板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更牢固,在纵向上能够提高连接板主体的抗弯剪能力、抗压能力和抗裂能力,增强连续桥面板和普通桥面板之间的纵向连接,更好的遏制两者之间的错动;同时,相邻连接板主体之间通过连接板主体横向两端的后浇带结构浇筑连
接,能够在横向提高连接板主体的抗弯剪能力和抗裂能力。总之,本专利技术可在连续桥面板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实现牢固连接,大大提高了连续桥面板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卯榫结构包括沿所述连接板主体纵向两端的长度方向开设的若干个卯凹槽,相邻两个所述卯凹槽之间形成榫凸起。通过在连接板主体的纵向两端设置卯凹槽和榫凸起的结构,使得连接板主体与普通桥面板在纵向上浇筑连接时混凝土的连接更紧密,更牢固,提高连续桥面板的抗压能力和抗弯剪能力。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浇带结构包括沿所述连接板主体横向端部的长度方向突出设置的对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主体横向端部的倾斜对接面,所述倾斜对接面与所述对接板的上表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通过设置对接板,使得相邻连接板主体之间连接时以对接板为对接定位基点,然后通过在连接板主体横向端部设置倾斜对接面,倾斜对接面与对接板的上表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这样一来,相连连接板主体之间形成一定倾斜角度的凹陷,这与后浇上去的混凝土形成一种卯榫结构,能够在横向上提高连接板主体的抗弯剪能力和抗裂能力,使得后浇筑混凝土与连接板主体之间连接更紧密,更牢固。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对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台阶结构。通过在对接板的一端设置台阶结构,使得后浇筑混凝土在台阶位置的浇筑连接更紧密,更牢固。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对接板的上表面设有向外侧倾斜的导向面。通过在对接板上表面设置向外侧倾斜的导向面,使得相邻连接板主体之间通过导向面形成混凝土汇聚,通过导向面使得混凝土更好地填充在连接处的缝隙中,使得相邻连接板主体之间连接更紧密,更牢固,没有缝隙。
[0011]相邻连接板主体之间通过连接板主体横向两端的后浇带结构浇筑连接,且后浇带结构包括倾斜对接面、台阶结构和导向面,使得后浇带的侧壁和底壁设置成凹陷状,能够在横向提高连接板主体的抗弯剪能力和抗裂能力,待现场施工补浇混凝土后,补浇的混凝土与后浇带结构充分结合,接触面积增加,混凝土与连接板主体之间的结合力增加,弥补连接板自身强度过高引起的连接效果不佳问题,使补浇混凝土不易产生松动翘起。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横向钢筋采用直径为12mm的精轧螺纹钢筋,所述纵向钢筋采用直径为16mm的精轧螺纹钢筋。采用此直径尺寸的精轧螺纹钢筋,具有较优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板主体的纵向端面的正视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板主体的横向端面的正视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板主体的拼接结构俯视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连接板主体;2、纵向钢筋;3、横向钢筋;4、后浇带结构;4.1、对接板;4.2、倾斜对接面;4.3、台阶结构;4.4、导向面;5、卯榫结构;5.1、卯凹槽;5.2、榫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示出了一种具有双向卯榫结构5的连续桥面板,包括多个横向拼接的连接板主体1,该连接板主体1采用钢纤维掺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其中的钢纤维按超高性能混凝土的2%体积比掺杂。由此可提高连接板主体1的抗拉强度,增大连续桥面板的抗折强度。
[0021]其中,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也可称为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
[0022]连接板主体1内设置有多根伸出连接板主体1横向两端的横向钢筋3和多根伸出连接板主体1纵向两端的纵向钢筋2,横向钢筋3采用直径为12mm的精轧螺纹钢筋,纵向钢筋2采用直径为16mm的精轧螺纹钢筋,连接板主体1的横向两端均设有后浇带结构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向卯榫结构的连续桥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横向拼接的连接板主体(1),所述连接板主体(1)内设置有多根伸出所述连接板主体(1)横向两端的横向钢筋(3)和多根伸出所述连接板主体(1)纵向两端的纵向钢筋(2),所述连接板主体(1)的横向两端均设有后浇带结构(4),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主体(1)之间通过所述后浇带结构(4)和所述横向钢筋(3)横向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主体(1)的纵向两端均设置有卯榫结构(5),所述连接板主体(1)纵向两端通过所述卯榫结构(5)和所述纵向钢筋(2)与普通桥面板纵向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向卯榫结构的连续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卯榫结构(5)包括沿所述连接板主体(1)纵向两端的长度方向开设的若干个卯凹槽(5.1),相邻两个所述卯凹槽(5.1)之间形成榫凸起(5.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双向卯榫结构的连续桥面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隆丁勇谢家腾林云袁家琛李鑫港钱发胜王路杰周佳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