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48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承荷探测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所述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包括骨架,所述骨架上安装有线芯组件,骨架上从里向外依次套设有防水层、总屏蔽层和护套层,所述护套层外包裹有由合金钢丝制成的内铠装层;外铠装层,所述外铠装层包裹于内铠装层上,且外铠装层包括铠装套,所述铠装套套设于内铠装层上,且铠装套上外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安装孔,多个安装孔内均嵌装有滚珠,且铠装套位于多个安装孔之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设有第一钢丝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具有适用于复杂井下作业,收放电缆磨损小的优点。收放电缆磨损小的优点。收放电缆磨损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承荷探测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

技术介绍

[0002]承荷探测电缆主要用于各类油、气井的测井、射孔、取芯等作业,也可用于海洋调查,河流、港湾、水利水文测量,煤田地质勘测,地热测井等方面。主要功能既能承受机械载荷和传输电讯号,又是丈量井深的标尺,而在石油勘探开采时,利用勘探机器人对井下的数据进行探测,进行数据采集传输。
[0003]现有的承荷探测电缆由铠装层、屏蔽层、绝缘层和线芯组成,现有的承荷探测电缆为了加强电缆的强度,多采用由合金钢丝制成的双层铠装,这样虽然提高的电缆的强度,使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双层铠装在线缆收缩时,双层铠装之间摩擦过大,铠装容易磨损,造成线缆损毁,外层铠装在复杂的井下线缆收放磨损大,严重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井下作业,收放电缆磨损小的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
[0006]本技术提供的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包括:骨架,所述骨架上安装有线芯组件,骨架上从里向外依次套设有防水层、总屏蔽层和护套层,所述护套层外包裹有由合金钢丝制成的内铠装层;
[0007]外铠装层,所述外铠装层包裹于内铠装层上,且外铠装层包括铠装套,所述铠装套套设于内铠装层上,且铠装套上外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安装孔,多个安装孔内均嵌装有滚珠,且铠装套位于多个安装孔之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设有第一钢丝绳。
[0008]优选的,所述线芯组件包括电力线芯和光纤线芯,所述光纤线芯设置于骨架的中心通孔上,四组所述电力线芯均匀设置于骨架上,并位于光纤线芯的外侧。
[0009]优选的,所述电力线芯包括铜铰线缆,所述铜铰线缆外侧依次套设有绝缘层和分相屏蔽层。
[0010]优选的,所述光纤线芯包括光纤线缆,所述光纤线缆外依次包裹有绝缘套和铝管。
[0011]优选的,所述总屏蔽层和分相屏蔽层均为采用编织成网状的金属线或采用金属薄膜。
[0012]优选的,所述护套层采用改性聚乙烯制成,且护套层外侧喷涂有防火涂层。
[0013]优选的,所述骨架与防水层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缓冲绳。
[0014]优选的,所述骨架内位于电力线芯和光纤线芯之间的间隙还嵌装有第二钢丝绳。
[00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外铠装层在收放线缆时,铠装套通过嵌装的滚珠在收放先线缆时,线缆在井下接触岩壁时,滚珠进行沿着收放线方向进行滚动,可以最大成功程度减少线缆的磨损,且适宜在复杂的井下进行线缆的收放;
[0017]2、线芯组件通过铜铰线缆进行电力传输,通过光纤线缆可以快速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地面,光纤线缆通过绝缘套和铝管的保护,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率,减少信号丢失,提高数据传输质量,这里铝管还起到了电磁屏蔽的作用,较少外界电磁的干扰。
[0018]3、骨架与防水层之间的间隙填充,可以提高整体的缓冲能力,并在内部嵌装有第二钢丝绳,这样提高骨架的抗拉能力,进一步提高线缆的载重能力。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本技术提供的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中标号:1、骨架;2、线芯组件;21、电力线芯;211、铜铰线缆;212、绝缘层;213、分相屏蔽层;22、光纤线芯;221、光纤线缆;222、绝缘套;223、铝管;3、防水层;4、总屏蔽层;5、护套层;6、内铠装层;7、外铠装层;71、铠装套;72、滚珠;73、第一钢丝绳;8、缓冲绳;9、第二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5]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包括:骨架1、线芯组件2、防水层3、总屏蔽层4、护套层5、内铠装层6和外铠装层7。
[0026]骨架1上安装有线芯组件2,骨架1上从里向外依次套设有防水层3、总屏蔽层4和护套层5,护套层5外包裹有由合金钢丝制成的内铠装层6
[0027]外铠装层7包裹于内铠装层6上,且外铠装层7包括铠装套71,铠装套71套设于内铠装层6上,且铠装套71上外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安装孔,多个安装孔内均嵌装有滚珠72,且铠装套71位于多个安装孔之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设有第一钢丝绳73。
[0028]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外铠装层7在收放线缆时,铠装套71通过嵌装的滚珠72在收放先线缆时,线缆在井下接触岩壁时,滚珠72进行沿着收放线方向进行滚动,可以最大成功程度减少线缆的磨损,且适宜在复杂的井下进行线缆的收放。
[0029]其中,护套层5采用改性聚乙烯制成,且护套层5外侧喷涂有防火涂层,这样护套层
5在绝缘防护的同时,具有耐高温防火性能,提高其线缆性能,便于在高温的工况下使用。
[003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线芯组件2包括电力线芯21和光纤线芯22,光纤线芯22设置于骨架1的中心通孔上,四组电力线芯21均匀设置于骨架1上,并位于光纤线芯22的外侧。
[0031]需要说明的是:这里通过电力线芯21同于对石油勘探机器人进行供电,然后通过光纤线芯22对石油勘探机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快速传输。
[003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电力线芯21包括铜铰线缆211,铜铰线缆211外侧依次套设有绝缘层212和分相屏蔽层213。
[0033]需要说明的是:电力线芯21通过铜铰线缆211进行电力传输,这里铜铰线缆211采用软铜或者镀锌镀锡或者镀银的合金铜丝制成,可根据具体的石油勘探机器功率需要进行定制,并通过分相屏蔽层213减少电力传输时的电磁对光纤线芯22造成干扰。
[003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光纤线芯22包括光纤线缆221,光纤线缆221外依次包裹有绝缘套222和铝管223。
[0035]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光纤线芯22通过光纤线缆221可以快速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地面,光纤线缆221通过绝缘套222和铝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1),所述骨架(1)上安装有线芯组件(2),骨架(1)上从里向外依次套设有防水层(3)、总屏蔽层(4)和护套层(5),所述护套层(5)外包裹有由合金钢丝制成的内铠装层(6);外铠装层(7),所述外铠装层(7)包裹于内铠装层(6)上,且外铠装层(7)包括铠装套(71),所述铠装套(71)套设于内铠装层(6)上,且铠装套(71)上外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安装孔,多个安装孔内均嵌装有滚珠(72),且铠装套(71)位于多个安装孔之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设有第一钢丝绳(7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组件(2)包括电力线芯(21)和光纤线芯(22),所述光纤线芯(22)设置于骨架(1)的中心通孔上,四组所述电力线芯(21)均匀设置于骨架(1)上,并位于光纤线芯(22)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油勘探机器人用数据采集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线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恒勇蒋建清王克鸿方峰夏文伟胡显军吴开明刘晖吴键李世华宠昊强王静懿李曙生刘红兵李庆合王成魏建宝卢炳文王强袁清施斌伊萨耶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华能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