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19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承荷探测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所述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包括主骨架,主骨架中部贯穿开设有光纤通孔,光纤通孔内安装有光纤组件,主骨架的边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安装槽上卡接有副骨架,副骨架中部开设有电线通孔,电线通孔内安装有电线组件;密封套,用于对电缆整体密封的密封套套设于主骨架和副骨架上,且密封套上套设有防护组件;铠装组件,用于电缆防护的铠装组件套设于防护组件上,且铠装组件包括内铠装层,内铠装层套设于防护组件上,且内铠装层上套设有耐磨层,耐磨层上套设有外铠装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具有耐磨、抗压抗拉性好,使用寿命高,便于回收利用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承荷探测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

技术介绍

[0002]承荷探测电缆主要用于各类油、气井的测井、射孔、取芯等作业,也可用于海洋调查,河流、港湾、水利水文测量,煤田地质勘测,地热测井等方面。主要功能既能承受机械载荷和传输电讯号,又是丈量井深的标尺,而光电复合缆适用于宽带接入网系统中作传输线,是一种新型的接入方式,它集光纤、输电铜线于一体,可以解决宽带接入、设备用电、信号传输的问题。
[0003]这里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即为在光电复合电缆上加装铠装组件,对光电复合电缆提供耐磨抗拉防护,但传统承荷探测电缆的双层铠装,铠装层之间摩擦大,且铠装层之间的钢丝间隙大,容易导致电缆刺破,市面上传统光电复合电缆多为铜导线和光纤一体采用橡胶套包裹,这样的光电复合电缆本体自身抗压能力一般,铜导线与光纤不能灵活适配组合,且后期回收利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包括:主骨架,所述主骨架中部贯穿开设有光纤通孔,所述光纤通孔内安装有光纤组件,主骨架的边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卡接有副骨架,所述副骨架中部开设有电线通孔,所述电线通孔内安装有电线组件;密封套,用于对电缆整体密封的所述密封套套设于主骨架和副骨架上,且密封套上套设有防护组件;铠装组件,用于电缆防护的所述铠装组件套设于防护组件上,且铠装组件包括内铠装层,所述内铠装层套设于防护组件上,且内铠装层上套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上套设有外铠装层。
[0006]优选的,所述光纤组件包括光纤线芯,所述光纤线芯上从里向外依次套设有绝缘防护套和金属套,所述绝缘防护套呈菱形,且绝缘防护套与光纤线芯的间隙填充有抗拉绳,所述金属套插设于光纤通孔中。
[0007]优选的,所述电线组件包括导电线芯,所述导电线芯上从里向外依次套设有绝缘套和编织层。
[0008]优选的,所述绝缘套采用改性聚乙烯制成,所述编织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总屏蔽层,所述总屏蔽层套设于密封套上,且总屏蔽层上套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套设有橡胶套。
[0010]优选的,所述内铠装层和外铠装层均采用横截面为扇形的异形钢丝绞合制成,且内铠装层和外铠装层绞合旋向相反。
[0011]优选的,所述主骨架的边缘均匀开设有相互交替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插设有合金钢板,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插设第一加强钢丝绳。
[0012]优选的,所述副骨架呈蝴蝶状,且副骨架与密封套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第二加强钢丝绳。
[0013]优选的,所述副骨架的四角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嵌装有第三加强钢丝绳。
[00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光纤组件安装在主骨架上,将电线组件安装在副骨架上,主骨架和副骨架拼接后,再通过密封套密封,蝴蝶状的副骨架对主骨架提供良好的抗压保护,同时,电线组件和光纤组件可以灵活拼接使用,后期电线组件和光纤组件可以轻松分离,便于回收二次组装使用;2、通过设置双层的旋向相反的异形铠装层,并在铠装层之间设置耐磨层,使得铠装组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密封性,可以对电缆提供抗拉、抗压耐磨防护,有利于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3、主骨架和副骨架通过加强钢丝绳和合金钢板的组合使用,进一步提高电缆的抗拉承载能力,减少光电复合电缆的折断。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的主骨架和副骨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副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主骨架;101、光纤通孔;102、安装槽;103、第一安装孔;104、第二安装孔;2、副骨架;2a、第二加强钢丝绳;2b、第三加强钢丝绳;201、电线通孔;3、光纤组件;31、光纤线芯;32、绝缘防护套;33、金属套;34、抗拉绳;4、电线组件;41、导电线芯;42、绝缘套;43、编织层;5、密封套;6、防护组件;61、总屏蔽层;62、防水层;63、橡胶套;7、铠装组件;71、内铠装层;72、耐磨层;73、外铠装层;8、合金钢板;9、第一加强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8]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光电复合承
荷探测电缆包括:主骨架1、副骨架2、光纤组件3、电线组件4、密封套5、防护组件6、铠装组件7。
[0019]主骨架1中部贯穿开设有光纤通孔101,光纤通孔101内安装有光纤组件3,主骨架1的边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102,安装槽102上卡接有副骨架2,副骨架2中部开设有电线通孔201,电线通孔201内安装有电线组件4,用于对电缆整体密封的密封套5套设于主骨架1和副骨架2上,且密封套5上套设有防护组件6,用于电缆防护的铠装组件7套设于防护组件6上,且铠装组件7包括内铠装层71,内铠装层71套设于防护组件6上,且内铠装层71上套设有耐磨层72,耐磨层72上套设有外铠装层73。
[0020]需要说明的是:这样光纤组件3安装在主骨架1的光纤通孔101内,电线组件4通过副骨架2安装在主骨架1上,多个副骨架2和密封套5对主骨架1提供抗压防护,再利用防护组件6对密封套5进行防护再通过内铠装层71和外铠装层73之间设置耐磨层72,使得铠装组件7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密封性,可以对电缆提供抗拉、抗压耐磨防护,有利于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且后期电缆副骨架2和主骨架1拆分方便,便于后期回收利用。
[0021]其中,内铠装层71和外铠装层73均采用横截面为扇形的异形钢丝绞合制成,且内铠装层71和外铠装层73绞合旋向相反,这样内铠装层71和外铠装层73之间绞合更加紧密。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4,光纤组件3包括光纤线芯31,光纤线芯31上从里向外依次套设有绝缘防护套32和金属套33,绝缘防护套32呈菱形,且绝缘防护套32与光纤线芯31的间隙填充有抗拉绳34,金属套33插设于光纤通孔101中。
[0023]需要说明的是:光纤组件3通过光纤线芯31进行信号数据传输,光纤线芯31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也是利用光在这些纤维中以全内反射原理传输的光传导工具,再利用金属套33进行金属屏蔽和抗压保护,这里金属套33可采用铝制管、钢管或者合金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骨架(1),所述主骨架(1)中部贯穿开设有光纤通孔(101),所述光纤通孔(101)内安装有光纤组件(3),主骨架(1)的边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102),所述安装槽(102)上卡接有副骨架(2),所述副骨架(2)中部开设有电线通孔(201),所述电线通孔(201)内安装有电线组件(4);密封套(5),用于对电缆整体密封的所述密封套(5)套设于主骨架(1)和副骨架(2)上,且密封套(5)上套设有防护组件(6);铠装组件(7),用于电缆防护的所述铠装组件(7)套设于防护组件(6)上,且铠装组件(7)包括内铠装层(71),所述内铠装层(71)套设于防护组件(6)上,且内铠装层(71)上套设有耐磨层(72),所述耐磨层(72)上套设有外铠装层(7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组件(3)包括光纤线芯(31),所述光纤线芯(31)上从里向外依次套设有绝缘防护套(32)和金属套(33),所述绝缘防护套(32)呈菱形,且绝缘防护套(32)与光纤线芯(31)的间隙填充有抗拉绳(34),所述金属套(33)插设于光纤通孔(101)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组件(4)包括导电线芯(41),所述导电线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文伟蒋建清王克鸿方峰杨恒勇胡显军吴开明刘晖吴键李世华宠昊强王静懿李曙生刘红兵李庆合王成魏建宝卢炳文王强袁清施斌伊萨耶夫孙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华能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