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换药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30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次性使用换药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包装袋内的多种医疗物品的使用效果,从而增强实用性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包括包装袋,包装袋内设置有镊子、多组棉签、多组干棉球、绷带、纱布片、药袋和手套;还包括托板,托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底端设置有两组第一弹性卡片,镊子位于第一卡槽内并且与两组第一弹性卡片卡装,托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底端设置有多组第二弹性卡片,多组棉签均位于第二卡槽内并且分别与多组第二弹性卡片卡装,托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多组干棉球、绷带、纱布片和药袋分别放置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内。四凹槽内。四凹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换药包


[0001]本技术涉及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次性使用换药包。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一次性使用换药包,是一种便捷换药的医用品,其在换药包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0003]现有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包括包装袋,包装袋内设置有镊子、多组棉签、多组干棉球、绷带、纱布片、药袋和手套;现有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使用时,将包装袋打开即可使用相应的物品;现有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使用中发现,由于多种医疗物品混杂放置在包装袋内,从而影响使用效果,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包装袋内的多种医疗物品的使用效果,从而增强实用性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
[0005]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包括包装袋,包装袋内设置有镊子、多组棉签、多组干棉球、绷带、纱布片、药袋和手套;
[0006]还包括托板,托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底端设置有两组第一弹性卡片,镊子位于第一卡槽内并且与两组第一弹性卡片卡装,托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底端设置有多组第二弹性卡片,多组棉签均位于第二卡槽内并且分别与多组第二弹性卡片卡装,托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多组干棉球、绷带、纱布片和药袋分别放置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内。
[0007]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包装袋内设置有夹层,手套放置在夹层内。
[0008]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还包括多组消毒棉球和密封袋,托板上设置有第五凹槽,密封袋位于第五凹槽内,多组消毒棉球均位于密封袋内。
[0009]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还包括扣盖,扣盖底端设置有四组销轴,托板上设置有四组销槽,四组销轴分别与四组销槽卡装,扣盖与托板紧贴。
[0010]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还包括掰板,掰板与扣盖连接。
[0011]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托板底端设置有多组防滑垫。
[0012]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包装袋上设置有多组第一易撕口,密封袋上设置有多组第二易撕口。
[0013]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掰板上设置有多组防滑槽。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包装袋打开,然后将托板取出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可以从而对应的凹槽和卡槽内取出相应的医疗物品进行使用即可,从而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包装袋内的多种医疗物品的使用效果,从而增强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第三凹槽及其连接结构右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镊子及其连接结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夹层及其连接结构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标记:1、包装袋;2、镊子;3、多组棉签;4、多组干棉球;5、绷带;6、纱布片;7、药袋;8、手套;9、托板;10、第一卡槽;11、两组第一弹性卡片;12、第二卡槽;13、多组第二弹性卡片;14、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16、第三凹槽;17、第四凹槽;18、夹层;19、多组消毒棉球;20、密封袋;21、第五凹槽;22、扣盖;23、四组销轴;24、掰板;25、多组防滑垫;26、多组第一易撕口;27、多组第二易撕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包括包装袋1,包装袋1内设置有镊子2、多组棉签3、多组干棉球4、绷带5、纱布片6、药袋7和手套8;
[0022]还包括托板9,托板9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0,第一卡槽10底端设置有两组第一弹性卡片11,镊子2位于第一卡槽10内并且与两组第一弹性卡片11卡装,托板9上设置有第二卡槽12,第二卡槽12底端设置有多组第二弹性卡片13,多组棉签3均位于第二卡槽12内并且分别与多组第二弹性卡片13卡装,托板9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第三凹槽16和第四凹槽17,多组干棉球4、绷带5、纱布片6和药袋7分别放置在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第三凹槽16和第四凹槽17内;通过将包装袋打开,然后将托板取出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可以从而对应的凹槽和卡槽内取出相应的医疗物品进行使用即可,从而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包装袋内的多种医疗物品的使用效果,从而增强实用性。
[0023]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包装袋1内设置有夹层18,手套8放置在夹层18内;通过夹层可以将手套单独放置,从而增强实用性。
[0024]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还包括多组消毒棉球19和密封袋20,托板9上设置有第五凹槽21,密封袋20位于第五凹槽21内,多组消毒棉球19均位于密封袋20内;通过将密封袋打开取出消毒棉球即可使用,从而不需要单独寻找消毒棉球,从而增强实用性。
[0025]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还包括扣盖22,扣盖22底端设置有四组销轴23,托板9上设置有四组销槽,四组销轴23分别与四组销槽卡装,扣盖22与托板9紧贴;通过扣盖从而防止凹槽或卡槽内的医疗物品掉出,从而增强实用性。
[0026]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还包括掰板24,掰板24与扣盖22连接;通过掰板从而方便打开扣盖,从而增强实用性。
[0027]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托板9底端设置有多组防滑垫25;通过多组防滑垫从而在放置托板后防止其滑落,从而增强实用性。
[0028]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包装袋1上设置有多组第一易撕口26,密封袋20上设置有多组第二易撕口27;通过第一易撕口从而方便包装袋撕开,通过第二易撕口方便将密封袋撕开,从而增强实用性。
[0029]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掰板24上设置有多组防滑槽;通过多组防滑槽从而在掰动掰板时降低打滑的可能,从而增强实用性。
[0030]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其在工作时,首先将移动到用户需要的位置,通过将包装袋打开,然后将托板取出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可以从而对应的凹槽和卡槽内取出相应的医疗物品进行使用即可。
[0031]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换药包,包括包装袋(1),所述包装袋(1)内设置有镊子(2)、多组棉签(3)、多组干棉球(4)、绷带(5)、纱布片(6)、药袋(7)和手套(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板(9),所述托板(9)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0),所述第一卡槽(10)底端设置有两组第一弹性卡片(11),所述镊子(2)位于第一卡槽(10)内并且与两组第一弹性卡片(11)卡装,所述托板(9)上设置有第二卡槽(12),所述第二卡槽(12)底端设置有多组第二弹性卡片(13),所述多组棉签(3)均位于第二卡槽(12)内并且分别与多组第二弹性卡片(13)卡装,所述托板(9)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第三凹槽(16)和第四凹槽(17),所述多组干棉球(4)、绷带(5)、纱布片(6)和药袋(7)分别放置在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第三凹槽(16)和第四凹槽(17)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1)内设置有夹层(18),所述手套(8)放置在夹层(18)内。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雪陈三玲刘丹王瑞芳刘会敏王宁晁小娇陈鹏飞王令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健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