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湿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117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7
本技术涉及热湿交换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热湿交换器,包括交换盒,该热湿交换器,通过在交换盒上环绕着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且在交换盒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病人端接头,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拉动病人端接头的接头管从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的结构管内拔出,然后便可进行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更换,从而进行热湿交换纸卷的更换调整,无需将整个热湿交换器更换丢弃,节省了医疗开支且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湿交换器,具体为热湿交换器。


技术介绍

1、热湿交换器是模拟人体气道的解剖结构所生产的人工替代性装置,当人体上呼吸道功能正常时,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起加温、加湿、滤过和清洁功能,对呼出的气体可回收部分热量和水分,当患者使用医疗器械,上呼吸道功能丧失时,纤毛功能丧失,纤毛粘液毯运输中断导致分泌蓄积,气道内粘液栓堵塞,粘液腺干结增加了粘液的粘度,从而导致肺不张。细胞质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呼吸做功增加,气道阻力增大,从而导致低氧血症及低体温症,从而导致患者处于生命危险中。

2、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热湿交换器: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52265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次性使用热湿交换器,该通过热湿交换器内置的湿化膜或过滤膜将呼出气中的水分和热量收集和利用,以温热和湿化吸入的气体,该一次性使用热湿交换器无需使用电热,降低了对患者的使用风险,但由于该热湿交换器的结构较为简单,只具有固定的单个保湿膜,用于水分和热量收集和利用,无法进行调整,在长时间手术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热湿交换器的更换,来保持洁净和患者的安全,增加了医疗支出且较为麻烦。

3、所以我们提出了热湿交换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热湿交换器的结构较为简单,只具有固定的单个保湿膜,用于水分和热量收集和利用,无法进行调整,在长时间手术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热湿交换器的更换,来保持洁净和患者的安全,增加了医疗支出且较为麻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热湿交换器,包括交换盒,所述交换盒上环绕着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且所述交换盒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病人端接头,所述交换盒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过气管,且所述交换盒的下表面设置有下盖体,所述下盖体底部设置有机器端接头,且所述下盖体外表面连接有保护接头,所述保护接头上设置有保护盖,所述交换盒内侧壁上环绕着设置有多个分隔块,所述分隔块位于相邻的两个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之间。

3、进一步地,所述下盖体外表面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保护盖相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包括位于交换盒内的结构管,所述结构管内开设有结构槽,所述结构槽内设置有纸芯盒,所述纸芯盒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所述纸芯盒下表面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纸芯盒内设置有热湿交换纸卷,所述第二连接管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纸芯盒下表面相接触,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结构槽内底壁相接触,所述结构管外侧面连接有推拉杆,所述第二连接管与过气管滑动连接,所述交换盒外侧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推拉杆滑动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病人端接头包括接头盒,所述接头盒的中心位置活动套接有接头管,所述接头管外表面套接有限位环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接头盒内顶壁相接触,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环上表面相接触,所述交换盒上表面开设有与接头管滑动连接的通孔,且所述接头管与结构管滑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热湿交换纸卷呈波浪状结构盘卷而成。

7、进一步地,所述推拉杆的端面上设置有标号。

8、进一步地,所述下盖体内壁上设置有两个连接环,两个所述连接环之间设置有过滤膜层。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弹簧系数要大于第一压缩弹簧的弹簧系数。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交换盒上环绕着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且在交换盒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病人端接头,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拉动病人端接头的接头管从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的结构管内拔出,然后便可进行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更换,从而进行热湿交换纸卷的更换调整,无需将整个热湿交换器更换丢弃,节省了医疗开支且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热湿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盒(1),所述交换盒(1)上环绕着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2),且所述交换盒(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病人端接头(3),所述交换盒(1)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过气管(4),且所述交换盒(1)的下表面设置有下盖体(5),所述下盖体(5)底部设置有机器端接头(6),且所述下盖体(5)外表面连接有保护接头(7),所述保护接头(7)上设置有保护盖(8),所述交换盒(1)内侧壁上环绕着设置有多个分隔块(9),所述分隔块(9)位于相邻的两个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2)之间,所述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2)包括位于交换盒(1)内的结构管(21),所述结构管(21)内开设有结构槽(211),所述结构槽(211)内设置有纸芯盒(22),所述纸芯盒(22)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3),且所述纸芯盒(22)下表面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4),所述纸芯盒(22)内设置有热湿交换纸卷(25),所述第二连接管(24)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26),所述第一压缩弹簧(26)的一端与纸芯盒(22)下表面相接触,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26)的另一端与结构槽(211)内底壁相接触,所述结构管(21)外侧面连接有推拉杆(27),所述第二连接管(24)与过气管(4)滑动连接,所述交换盒(1)外侧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推拉杆(27)滑动连接,所述病人端接头(3)包括接头盒(31),所述接头盒(31)的中心位置活动套接有接头管(32),所述接头管(32)外表面套接有限位环(33)和第二压缩弹簧(34),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4)的一端与接头盒(31)内顶壁相接触,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4)的另一端与限位环(33)上表面相接触,所述交换盒(1)上表面开设有与接头管(32)滑动连接的通孔,且所述接头管(32)与结构管(2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湿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5)外表面连接有连接绳(10),所述连接绳(10)的一端与保护盖(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湿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湿交换纸卷(25)呈波浪状结构盘卷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湿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27)的端面上设置有标号(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湿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5)内壁上设置有两个连接环(12),两个所述连接环(12)之间设置有过滤膜层(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湿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4)的弹簧系数要大于第一压缩弹簧(26)的弹簧系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热湿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盒(1),所述交换盒(1)上环绕着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2),且所述交换盒(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病人端接头(3),所述交换盒(1)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过气管(4),且所述交换盒(1)的下表面设置有下盖体(5),所述下盖体(5)底部设置有机器端接头(6),且所述下盖体(5)外表面连接有保护接头(7),所述保护接头(7)上设置有保护盖(8),所述交换盒(1)内侧壁上环绕着设置有多个分隔块(9),所述分隔块(9)位于相邻的两个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2)之间,所述可调节热湿交换结构(2)包括位于交换盒(1)内的结构管(21),所述结构管(21)内开设有结构槽(211),所述结构槽(211)内设置有纸芯盒(22),所述纸芯盒(22)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3),且所述纸芯盒(22)下表面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4),所述纸芯盒(22)内设置有热湿交换纸卷(25),所述第二连接管(24)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26),所述第一压缩弹簧(26)的一端与纸芯盒(22)下表面相接触,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26)的另一端与结构槽(211)内底壁相接触,所述结构管(21)外侧面连接有推拉杆(27),所述第二连接管(24)与过气管(4)滑动连接,所述交换盒(1)外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三玲田建贺刘会敏晁小娇陈天奇陈鹏飞陈曼曼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健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