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灌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17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小剂量灌肠器;包括灌肠液推注器及灌肠液输送管道;灌肠液推注器前端设有出液口;灌肠液输送管道后端形成为开口,并可拆卸式连接至出液口;灌肠液输送管道前端闭合,并形成圆滑突出部,且灌肠液输送管道前端外壁从前至后均匀开有多个排液口。效果:本申请为以推注的方式将灌肠液推挤至患者直肠深处,灌肠液使用率高,能较好的达到充分软化大便、解决排便困难的目的,且在将灌肠液输送管道前端从患者肛门慢慢插入至患者直肠内时,插入瞬间,薄膜药囊受压并被压破,其内润滑液外漏至灌肠液输送管道前端外壁及患者肛门内壁,可起到较好润滑作用,以使灌肠液输送管道能很顺滑并更容易的插入至患者直肠内,使得本申请使用效果极佳。使用效果极佳。使用效果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剂量灌肠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护理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小剂量灌肠器。

技术介绍

[0002]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因卧床、经历全麻和/或体外循环,使得肠道功能恢复慢,常有卧床排便困难以及大便干结的情况,老年、衰弱患者则更多见。
[0003]临床护理工作中灌肠是治疗便秘的传统方法,但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因疾病因素不建议大量不保留灌肠,且肛管粗、灌肠液易外溢引起患者不适;现在小剂量灌肠时,多用20ml~40ml(1

2支)开塞露直接插入患者肛门内给药,但确存在以下问题:1、开塞露塑胶瓶自带管道较硬、粗,容易造成患者直肠损伤和不适;2、开塞露塑胶瓶自带管道较短(4.5cm左右),药液无法到达患者肠道内大便处,达不到软化大便的目的;3、在采用开塞露塑胶瓶直接给药至患者肛门内肠道的过程中,直接挤压开塞露塑胶瓶瓶身,开塞露塑胶瓶瓶身内空间会有死腔存留和压力不足,使得其内药液无法全部进入患者直肠,使得达不到充分软化大便、解决排便困难的目的。
[0004]对此,本专利专利技术人设计出本申请,以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小剂量灌肠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小剂量灌肠器,包括用以装置灌肠液的灌肠液推注器及适于从患者肛门插至患者直肠的灌肠液输送管道;
[0007]所述灌肠液推注器前端设有出液口;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后端形成为开口,并可拆卸式连接至所述出液口;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前端闭合,并向前突出以形成圆滑突出部,且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前端外壁从前至后均匀开有多个排液口。
[0008]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小剂量灌肠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起肠道润滑作用的薄膜药囊;
[0010]所述薄膜药囊粘固于所述圆滑突出部外,且所述薄膜药囊内装设有润滑液,所述薄膜药囊受压并被压破时,其内所述润滑液外漏。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用以吸附所外漏的所述润滑液的吸液绒毛;
[0012]所述吸液绒毛为采用静电植绒的方式从前至后均匀的粘接在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前端外壁。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用以固定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的防脱固定件;
[0014]所述防脱固定件可前后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后端外。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脱固定件包括软胶固定盘、固定胶贴及撕膜;
[0016]所述软胶固定盘中部开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滑孔,所述滑孔内径略小于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外径,以使紧密的穿套于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外;所述固定胶贴粘设于所述软胶固定盘前端面;所述撕膜粘设于所述固定胶贴前端面。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撕膜包括对半分设的撕膜A及撕膜B;所述撕膜A中部开有以供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穿过的缺口A;所述撕膜B中部开有以供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穿过的缺口B。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用以截流的限流夹;
[0019]所述限流夹可开合的夹持于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外,并位于所述软胶固定盘与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后端之间。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的长度为大于20.0cm,且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外壁从前至后均匀设有多个标示圈,每相邻两所述标示圈之间的间距为5.0cm。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灌肠液推注器包括用以装置灌肠药液的注射筒、可前后活动的卡设于所述注射筒内的活塞及用以推动所述活塞在所述注射筒内前后运动的推杆;
[0022]所述注射筒前端向前凸设有一带外螺纹的鲁尔接头,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后端向后设有螺纹连接至所述鲁尔接头外的连接帽;所述注射筒后端形成为敞口,所述推杆前端从所述敞口伸入所述注射筒并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推杆后端外露于所述敞口。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灌肠液推注器还包括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固于所述鲁尔接头连接端外。
[002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5]为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技术小剂量灌肠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小剂量灌肠器的分解图;
[0028]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0029]图4是图2中B的放大图;
[0030]图5是图2中所述防脱固定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图2中所述防脱固定件的分解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小剂量灌肠器1000;
[0034]灌肠液推注器10;
[0035]注射筒101;
[0036]鲁尔接头1011;
[0037]握耳A1012;
[0038]活塞102;
[0039]推杆103;
[0040]握耳B1031;
[0041]密封圈104;
[0042]灌肠液输送管道20;
[0043]圆滑突出部201;
[0044]排液口202;
[0045]标示圈203;
[0046]连接帽204;
[0047]薄膜药囊30;
[0048]吸液绒毛40;
[0049]防脱固定件50;
[0050]软胶固定盘501;
[0051]滑孔5011;
[0052]固定胶贴502;
[0053]撕膜503;
[0054]撕膜A5031;
[0055]缺口A50311;
[0056]撕膜B5032;
[0057]缺口B50321;
[0058]限流夹60;
[0059]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6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说明书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61]在本技术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剂量灌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装置灌肠液的灌肠液推注器及适于从患者肛门插至患者直肠的灌肠液输送管道;所述灌肠液推注器前端设有出液口;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后端形成为开口,并可拆卸式连接至所述出液口;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前端闭合,并向前突出以形成圆滑突出部,且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前端外壁从前至后均匀开有多个排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剂量灌肠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肠道润滑作用的薄膜药囊;所述薄膜药囊粘固于所述圆滑突出部外,且所述薄膜药囊内装设有润滑液,所述薄膜药囊受压并被压破时,其内所述润滑液外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剂量灌肠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吸附所外漏的所述润滑液的吸液绒毛;所述吸液绒毛为采用静电植绒的方式从前至后均匀的粘接在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前端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剂量灌肠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固定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的防脱固定件;所述防脱固定件可前后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后端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剂量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固定件包括软胶固定盘、固定胶贴及撕膜;所述软胶固定盘中部开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滑孔,所述滑孔内径略小于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外径,以使紧密的穿套于所述灌肠液输送管道外;所述固定胶贴粘设于所述软胶固定盘前端面;所述撕膜粘设于所述固定胶贴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雅丹刘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