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转向限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275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载机转向限位系统,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后车架的前端设置有铰接架,前车架的后端设置有与铰接架相配合的铰接板,铰接架与铰接轴上设置有将两者铰接在一起的铰接轴,所述后车架前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前车架相配合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两设置在前车架前端架体上的防护槽体,两防护槽体内分别设置有触碰开关,两触碰开关分别与限位系统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在车架两侧设置的触碰开关以及限位系统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装载机转向过度时,装载机前后两车架发生干涉碰撞对油路以及车架造成的损坏,进而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在触碰开关处设置的防护凹槽,可以有效避免触碰开关破损。碰开关破损。碰开关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载机转向限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装载机转向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载机转向限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当装载机转向转到最大值时,前车架会与后车架发生干涉,依靠单纯的机械锁止来进行限位不够理想;如果前车架与后车架发生干涉后,驾驶员还转动方向盘,那么液压油路会依然在工作,在这这种情况下会继续存在转向力,此方式容易对车架和铰接以及转向液压油路造成损伤,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便于保护前后两车架且防止转向油路损坏的装载机转向限位系统。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载机转向限位系统,结构特点是,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后车架的前端设置有铰接架,前车架的后端设置有与铰接架相配合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架与铰接轴上设置有将两者铰接在一起的铰接轴,所述后车架前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前车架相配合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两设置在前车架前端架体上的防护槽体,两防护槽体内分别设置有触碰开关,两触碰开关分别与限位系统相连接。
[0005]优选的,限位系统包括触碰保护继电器与转向常通电磁油阀,所述触碰保护继电器包括继电器常开触点通电回路和继电器线圈通电回路,所述继电器线圈通电回路的输出端并联有两触碰开关,继电器常开触点通电回路的输入端与继电器线圈通电回路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相连接相成通电回路,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通电回路的输出端与转向常通电磁油阀电连接。通过两触碰开关与转向常通电磁油阀相配合,可以有效防止前车架与后车架的过渡干涉,从而防止两车架变形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0006]优选的,铰接架包括两组沿竖直方向间隔固接在后车架上的连接架,每组连接架包括两间隔设置的连接挡板,所述前车架的后端面设置有两铰接板,两铰接板分别设置在靠近前车架的上侧边与下底边的位置处,两连接挡板之间的间距与铰接板的厚度相适应,所述连接挡板与铰接板上设置有与铰接轴相匹配的铰接孔。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连接架与铰接板相配合,可以实现前车架与后车架的左右摆动且保证两铰接车架的稳定性。
[0007]优选的,铰接板为类三角形挡板,板体由铰接部向连接部的板体逐渐增大。通过铰接架与铰接板相配合,可以实现前车架与后车架的最大摆动幅度。
[0008]优选的,后车架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护槽体,该防护槽体的水平高度与前车间上部设置的铰接板高度相适应,所述触碰开关设置在防护槽体内且触碰开关的端面延伸出防护槽体的槽口处。通过防护槽体可以避免前架体挤压触碰开关时,造成触碰开关的损坏。
[0009]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在车架两侧设置的触碰开关以及限位系统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装载机转向过度时,装载机
前后两车架发生干涉碰撞对油路以及车架造成的损坏,进而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在触碰开关处设置的防护凹槽,可以有效避免触碰开关破损。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电气原理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左转向限位状态时的电气原理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右转向限位状态时的电气原理图。
[0014]图中:1、前车架;2、后车架;3、铰接板;4、铰接轴;5、防护槽体;6、触碰开关;7、触碰保护继电器;8、转向常通电磁油阀;9、继电器常开触点通电回路;10、继电器线圈通电回路;11、连接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6]下文是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例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装载机的前车架1和后车架2,在后车架2的前端焊接有铰接架,而在前车架1的后端设置有与铰接架相配合的铰接板3,铰接架与铰接轴4上安装有将两者铰接在一起的铰接轴4,设计时,铰接架包括两组沿竖直方向间隔固接在后车架2上的连接架,每组连接架包括两间隔设置的连接挡板11,该连接挡板11沿水平方向固接在后车架2上;在前车架1的后端面设置有两铰接板3,两铰接板3分别设置在靠近前车架1的上侧边与下底边的位置处,两铰接板3相互平行,而两连接挡板11之间的间距与铰接板3的厚度相适应,安装时,每组连接架与一铰接板3相配合,将铰接板3安装在两连接挡板11之间;在上述的连接挡板11与铰接板3上设置有与铰接轴4相匹配的铰接孔,通过铰接轴4将连接架与铰接板3相铰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前车架1与后车架2的左右摆动且有效保证两铰接车架的稳定性。当然,在制作时铰接板3为类三角形挡板,板体由铰接部向连接部的板体逐渐增大,这样通过铰接架与铰接板3相配合,可以实现前车架1与后车架2的最大摆动幅度。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后车架2前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前车架1相配合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包括两设置在前车架1前端架体上的防护槽体5,两防护槽体5内分别设置有触碰开关6,设计时,防护槽体5为设置在后车架2前端面左右两侧的圆形凹槽,在每个圆形凹槽内设置有一个触碰开关6,同时该防护槽体5与触碰开关6的水平高度与前车间上部设置的铰接板3高度相适应,当前车架1与后车架2相对摆动角度最大时,前车架1架体会触碰左侧或右侧的触碰开关6,制作时,触碰开关6设置在防护槽体5内且触碰开关6的端面延伸出防护槽体5的槽口处,通过防护槽体5可以有效避免前架体挤压触碰开关6时,造成触碰开关6的损坏。
[0019]本技术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上述设在后车架2左右两侧的触碰开关6也可以通过转向感应开关代替,该转向感应开关设置在后车架2上端面上且分别位于铰接轴4的左右两侧,在铰接轴4左右两侧的铰接架上设置有通孔,转向感应开关分别安装在通孔内,当前车架1转动到最大角度时,铰接板3出现在通孔下方从而被转向感应开关感应,同样还可
以在上铰接板3的上端面设置与铰接架相配合的感应开关。
[0020]如图2所示,上述的两触碰开关6分别与限位系统相连接,该限位系统包括触碰保护继电器7与转向常通电磁油阀8,触碰保护继电器7包括继电器常开触点通电回路9和继电器线圈通电回路10,而继电器线圈通电回路10的输出端并联有两触碰开关6,其中继电器常开触点通电回路9的输入端与继电器线圈通电回路10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相连接相成通电回路,而继电器常开触点通电回路9的输出端则与转向常通电磁油阀8电连接,这样通过两触碰开关6与转向常通电磁油阀8相配合,可以有效防止前车架1与后车架2的过渡干涉,从而防止两车架变形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0021]如图3所示,当装载机的前车架1顶到后车架2左侧的触碰开关6时,装载机的前车架1与后车架2处于左转向限位状态,这时继电器线圈通电回路10通电,继电器常开触点通电回路9的开关闭合,同时控制转向常通电磁阀将油路断开,而转向液压油路断开后,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转向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1)和后车架(2),所述后车架(2)的前端设置有铰接架,前车架(1)的后端设置有与铰接架相配合的铰接板(3),所述铰接架与铰接轴(4)上设置有将两者铰接在一起的铰接轴(4),所述后车架(2)前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前车架(1)相配合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两设置在前车架(1)前端架体上的防护槽体(5),两防护槽体(5)内分别设置有触碰开关(6),两触碰开关(6)分别与限位系统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转向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系统包括触碰保护继电器(7)与转向常通电磁油阀(8),所述触碰保护继电器(7)包括继电器常开触点通电回路(9)和继电器线圈通电回路(10),所述继电器线圈通电回路(10)的输出端并联有两触碰开关(6),继电器常开触点通电回路(9)的输入端与继电器线圈通电回路(10)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相连接相成通电回路,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通电回路(9)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超蒙小行李冰陈新亮胡志斌翟凯乐刘虹
申请(专利权)人:雷沃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