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67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为一种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包括通过在使用同一隧道工法下产生的具有相同开挖外轮廓的隧道内,沿隧道纵向,位于软弱地层区段施工安装管片衬砌,位于硬质地层区段施工安装复合式衬砌;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分别与所述连接结构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该结构更加适应同一种隧道工法施工,并可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便于施工组织,且不需要设置施工竖井或斜井或其他辅助坑道,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高的经济效益。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工程领域,对于沿线地层差异较大的情况,需要采用刀盘开挖与钻爆法两种工法组合施工,对应的,刀盘开挖采用管片衬砌、钻爆法采用复合式衬砌。在两种工法组合的情况下,往往将复合式衬砌的结构内轮廓适当扩大,保证刀盘拼管片空推通过钻爆法区段,并在复合式衬砌与管片衬砌衔接部位现浇一个钢筋混凝土环梁,承担荷载和防水,实现两种衬砌结构的过渡。当隧道只采用一种工法施工、又要分段采用复合式衬砌和管片衬砌时,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环梁存在如下问题:
[0003]1.现浇钢筋混凝土环梁为满足受力和防水的要求,往往与管片衬砌结构内轮廓齐平,只能待刀盘推进一定距离后施作,需要额外增加盾构或TBM始发、接收所需的反力和止水装置。
[0004]2.后浇钢筋混凝土环梁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以及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所需时间较长,而这期间,管片衬砌往往会因为缺少第三向支撑发生松弛变形,需要额外增加纵向拉紧措施,确保已经拼装的管片衬砌整体稳定。
[0005]3.钢筋混凝土环梁现浇需要搭支架、立模板,施工时间长且占用隧道后步工序空间,无法满足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在同一种工法、同一个隧道内快速转换的需要。
[0006]4.两种衬砌衔接部位空间狭小,混凝土振捣、防水和注浆等工序操作难度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并且该部位往往是渗漏水薄弱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解决了以上所述的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两种衬砌在同一种工法、同一隧道内无法顺利转换的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包括在使用同一隧道工法下产生的具有相同开挖外轮廓的隧道内,沿隧道纵向,位于软弱地层区段施工安装管片衬砌,位于硬质地层区段施工安装复合式衬砌;
[0009]且通过采用盾构或TBM直接拼装方式将所述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分别与所述连接结构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或钢结构。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在临近所述管片衬砌的一侧,预留有与所述管片衬砌连接处相同的构造,以便按管片衬砌防水构造要求设置弹性密封垫,并通过连接螺栓与管片衬砌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在临近所述复合式衬砌的一侧,预留有与复合式衬砌施工缝一样的构造,以使能够按照主体结构施工缝要求设置钢边橡胶止水带的防水措施,并通
过连接结构端部的预留钢筋与所述复合式衬砌的二衬钢筋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设有从顶端贯穿至底端的预留注浆孔,所述预留注浆孔用于埋设锚杆或锚管,或用于注双液浆。
[0014]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的后端的顶侧设有类海绵橡胶。
[0015]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的左端与所述管片衬砌之间通过纵向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结构的右端与所述复合式衬砌之间通过纵向连接钢筋固定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的左端与所述管片衬砌连接处设有弹性密封垫止水,所述连接结构的右端与所述复合式衬砌连接处设有止水带。
[001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包括通过在使用同一隧道工法下产生的具有相同开挖外轮廓的隧道内,沿隧道纵向,位于软弱地层区段施工安装管片衬砌,位于硬质地层区段施工安装复合式衬砌;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分别与所述连接结构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该结构更加适应同一种隧道工法施工,并可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便于施工组织,且不需要设置施工竖井或斜井或其他辅助坑道,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的前向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的后向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结构、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的整体连接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

管片衬砌,2

复合式衬砌,3

同步注浆层,4
‑ꢀ
初期支护,5

临时支撑,6

连接结构,7

弹性密封垫止水,8

类海绵橡胶,9

预留注浆孔,10

纵向连接螺栓,11

纵向连接钢筋,12

锚管, 13

止水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包括通过在使用同一隧道工法下产生的具有相同开挖外轮廓的隧道内,沿隧道纵向,位于软弱地层区段施工安装管片衬砌,位于硬质地层区段施工安装复合式衬砌2;还包括连接结构6,所述管片衬砌1与复合式衬砌2分别与所述连接结构6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
[0028]该结构更加适应同一种隧道工法施工,并可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便于施工组织,且不需要设置施工竖井或斜井或其他辅助坑道,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0029]该施工结构适用于全隧道采用一种隧道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在使用同一隧道工法下产生的具有相同开挖外轮廓的隧道内,沿隧道纵向,位于软弱地层区段施工安装管片衬砌,位于硬质地层区段施工安装复合式衬砌;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分别与所述连接结构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或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在临近所述管片衬砌的一侧,预留有与所述管片衬砌连接处相同的构造,以便按管片衬砌防水构造要求设置弹性密封垫,并通过连接螺栓与管片衬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片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在临近所述复合式衬砌的一侧,预留有与复合式衬砌施工缝一样的构造,以使能够按照主体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明清邓朝辉胡威东何家成杨善罗驰恒李姣阳韩通李策何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