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效果良好的纳米碳铜箔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64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热效果良好的纳米碳铜箔胶带,涉及电子应用胶带技术领域,包括胶带本体,所述胶带本体包括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底面设有离型膜,所述导电层的顶面设有波纹层和导电油墨,且波纹层为波浪形,所述波纹层的顶面设有铜箔层,所述铜箔层的顶面分别设有粘连层和纳米碳层,所述纳米碳层的顶面阵列开设有散热孔,利用纳米碳层和导电油墨可大大提高胶带的导热性,并快速的将胶带吸收的热量进行散热,由于波纹层为波浪状使胶带在使用时不易发生褶皱。不易发生褶皱。不易发生褶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热效果良好的纳米碳铜箔胶带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应用胶带
,尤其涉及一种导热效果良好的纳米碳铜箔胶带。

技术介绍

[0002]根据专利号为CN201920411217.X,一种用于屏内FPC的绝缘纳米碳铜胶带,包括绝缘纳米碳铜、导电胶层和离型膜;所述导电胶层覆于绝缘纳米碳铜的其中一面上;所述导电胶层另一面上设置有离型膜。所述绝缘纳米碳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哑油层、纳米碳层、第二哑油层和铜箔。所述导电胶层覆于绝缘纳米碳铜的铜面上。所述绝缘纳米碳铜胶带厚度为0.03

0.05mm。所述绝缘纳米碳铜具有绝缘性,导电胶层具有导电性,使得绝缘纳米碳铜胶带具有单面导电性,另一面具有绝缘性,可用于屏内FPC。
[0003]上述专利对纳米碳铜箔胶带进行了介绍,无论上述专利还是现有的纳米碳铜箔胶带的导热性和散热性的效果一般,在使用时胶带操作不当容易发生褶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导热效果良好的纳米碳铜箔胶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热效果良好的纳米碳铜箔胶带,包括胶带本体,所述胶带本体包括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底面设有离型膜,所述导电层的顶面设有波纹层和导电油墨,且波纹层为波浪形,所述波纹层的顶面设有铜箔层,所述铜箔层的顶面分别设有粘连层和纳米碳层,所述纳米碳层的顶面阵列开设有散热孔。
[0006]优选的,所述离型膜贴合与导电层的底面,所述波纹层的两面分别与导电层和铜箔层粘合。
[0007]优选的,所述铜箔层的底面阵列有凸台接块,且凸台接块分别与波纹层的表面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导电油墨位于波纹层的下表面,且导电油墨阵列填充于波纹层下表面之间的间隙中。
[0009]优选的,所述粘连层位于铜箔层和纳米碳层之间,且粘连层分别与铜箔层和纳米碳层的一面粘合。
[0010]优选的,所述散热孔贯穿于纳米碳层的顶面,且散热孔均位于凸台接块的正上方。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波纹层位于导电层与铜箔层之间,波纹层为波浪形,波纹层的多个支点分别与导电层和铜箔层粘合,铜箔层底面阵列的凸台接块与波纹层上表面相互配合,并与波纹层上表面贴合,利用波纹层可使胶带本体不易发生褶皱,使胶带本体可快速平铺在所需的位置,导电油墨填充在波纹层下表面的间隙内,并利用粘连层将纳米碳层与铜箔
层粘合,通过导电油墨和纳米碳层可大大提高胶带本体的导热性,将热量吸收,由于纳米碳层表面开阵列开设有散热孔,在热量被吸收后可快速的将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至外部,实现了可大大提高胶带的导热性,并快速的将胶带吸收的热量进行散热,由于波纹层为波浪状使胶带在使用时不易发生褶皱。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胶带本体整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胶带本体内部结构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胶带本体剖视图。
[0016]图例说明:
[0017]1、胶带本体;101、导电层;102、离型膜;103、波纹层;104、导电油墨;105、凸台接块;106、铜箔层;107、粘连层;108、纳米碳层;109、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0]具体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3,一种导热效果良好的纳米碳铜箔胶带,包括胶带本体1,胶带本体1包括导电层101,导电层101的底面设有离型膜102,导电层101的顶面设有波纹层103和导电油墨104,波纹层103为波浪形,波纹层103的顶面设有铜箔层106,离型膜102贴合与导电层101的底面,波纹层103的两面分别与导电层101和铜箔层106粘合,铜箔层106的底面阵列有凸台接块105,凸台接块105分别与波纹层103的表面贴合,波纹层103位于导电层101与铜箔层106之间,波纹层103为波浪形,波纹层103的多个支点分别与导电层101和铜箔层106粘合,铜箔层106底面阵列的凸台接块105与波纹层103上表面相互配合,并与波纹层103上表面贴合,利用波纹层103可使胶带本体1不易发生褶皱,导电层101与离型膜102之间有胶层,在使用时将离型膜102与导电层101分离,将导电层101上的胶层与所需贴合的位置粘合,使胶带本体1可快速平铺在所需的位置,导电油墨104位于波纹层103的下表面,导电油墨104阵列填充于波纹层103下表面之间的间隙中,铜箔层106的顶面分别设有粘连层107和纳米碳层108,粘连层107位于铜箔层106和纳米碳层108之间,粘连层107分别与铜箔层106和纳米碳层108的一面粘合,纳米碳层108的顶面阵列开设有散热孔109,散热孔109贯穿于纳米碳层108的顶面,散热孔109均位于凸台接块105的正上方,导电油墨104填充在波纹层103下表面的间隙内,并利用粘连层107将纳米碳层108与铜箔层106粘合,通过导电油墨104和纳米碳层108可大大提高胶带本体1的导热性,将热量吸收,由于纳米碳层108表面开阵列开设有散热孔109,在热量被吸收后可快速的将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孔109排出至外部。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波纹层103位于导电层101与铜箔层106之间,波纹层103为波浪形,波纹层103的多个支点分别与导电层101和铜箔层106粘合,铜箔层106底面阵列
的凸台接块105与波纹层103上表面相互配合,并与波纹层103上表面贴合,利用波纹层103可使胶带本体1不易发生褶皱,导电层101与离型膜102之间有胶层,在使用时将离型膜102与导电层101分离,将导电层101上的胶层与所需贴合的位置粘合,使胶带本体1可快速平铺在所需的位置,导电油墨104填充在波纹层103下表面的间隙内,并利用粘连层107将纳米碳层108与铜箔层106粘合,通过导电油墨104和纳米碳层108可大大提高胶带本体1的导热性,将热量吸收,由于纳米碳层108表面开阵列开设有散热孔109,在热量被吸收后可快速的将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孔109排出至外部。
[002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效果良好的纳米碳铜箔胶带,包括胶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本体(1)包括导电层(101),所述导电层(101)的底面设有离型膜(102),所述导电层(101)的顶面设有波纹层(103)和导电油墨(104),且波纹层(103)为波浪形,所述波纹层(103)的顶面设有铜箔层(106),所述铜箔层(106)的顶面分别设有粘连层(107)和纳米碳层(108),所述纳米碳层(108)的顶面阵列开设有散热孔(1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效果良好的纳米碳铜箔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102)贴合与导电层(101)的底面,所述波纹层(103)的两面分别与导电层(101)和铜箔层(106)粘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效果良好的纳米碳铜箔胶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刘观武李用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富和冠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