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线方便的缠线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67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线方便的缠线机头,包括弧形箍片和承载套筒,弧形箍片与承载套筒之间设置有收缩机构,承载套筒上连接有推进机构;收缩机构包括限位圆环、组接螺栓、锁定螺帽以及支撑弹簧,弧形箍片凹面朝向承载套筒外周面设置且其外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限位圆环嵌设在第一通孔内部,承载套筒一端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组接螺栓依次贯穿通过限位圆环内部和第二通孔,锁定螺帽与组接螺栓活动延伸至承载套筒内部的一端外周面螺纹连接;推进机构包括固定块、内螺纹柱、承载圆环、挤压块、推杆、轴承以及固定条板,固定块一端与承载套筒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便的同时保证了工作效率,也消除了安全隐患。也消除了安全隐患。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线方便的缠线机头


[0001]本技术涉及缠线机头
,特别涉及一种取线方便的缠线机头。

技术介绍

[0002]缠绕机指的是以缠绕膜、无纺布、复合纸等为主要包装材料,对长形棒材、管材、板材、线材等进行缠绕包装。在用铜线的对机头的缠绕工作中,通常都是将生产的铜线直接缠绕在机头上。
[0003]虽然在缠绕的过程中方便快捷,但是在取下线圈时,由于线圈被紧紧缠绕在机头上,工作人员只能拉动线圈,一点一点地拔出线圈,工作效率低下的同时,还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取线方便的缠线机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线方便的缠线机头,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缠绕机取下线圈时,由于线圈被紧紧缠绕在机头上,工作人员只能拉动线圈,一点一点地拔出线圈,工作效率低下的同时,还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取线方便的缠线机头,包括弧形箍片和承载套筒,所述弧形箍片与承载套筒之间设置有收缩机构,所述承载套筒上连接有推进机构;
[0006]所述收缩机构包括限位圆环、组接螺栓、锁定螺帽以及支撑弹簧,所述弧形箍片凹面朝向承载套筒外周面设置且其外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限位圆环嵌设在第一通孔内部,所述承载套筒一端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组接螺栓依次贯穿通过限位圆环内部和第二通孔,所述锁定螺帽与组接螺栓活动延伸至承载套筒内部的一端外周面螺纹连接,所述组接螺栓另一端的螺栓头活动限制在限位圆环上,所述支撑弹簧固定设置在弧形箍片凹面内壁与承载套筒外周面之间,且组接螺栓位于支撑弹簧内侧,组接螺栓可以在限位圆环内部和第二通孔上进出平移,限位圆环主要限制组接螺栓的螺栓头避免组接螺栓一端脱离弧形箍片;
[0007]所述推进机构包括固定块、内螺纹柱、承载圆环、挤压块、推杆、轴承以及固定条板,所述固定块一端与承载套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柱一端外周面与固定块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圆环环绕设置在承载套筒外周面并位于弧形箍片内侧,所述承载圆环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呈中空圆台状且其端面直径较小的一端活动延伸至弧形箍片内侧和承载套筒外周面之间,所述推杆一端外周面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轴承套设在推杆外周面上并位于内螺纹柱外部,所述固定条板两端分别与承载圆环远离挤压块的一侧以及轴承外周面固定连接,挤压块可以平移进出弧形箍片内侧和承载套筒外周面之间,轴承主要配合推杆在承载圆环和挤压块上自行转动。
[0008]优选地,所述弧形箍片共设有三个并沿承载套筒边线呈等距间隔排布,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限位圆环、组接螺栓、锁定螺帽以及支撑弹簧均与弧形箍片呈一一对应设
置。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块共设有三个并沿内螺纹柱边线呈等距圆周阵列分布。
[0010]优选地,所述固定条板共设有三个并沿轴承边线呈等距圆周阵列分布。
[0011]优选地,所述挤压块的最小端面内径大于承载套筒的直径。
[0012]优选地,所述推杆远离承载圆环的一端外周面上开设有拨动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取线方便的缠线机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中,通过在承载套筒外周面环绕设置三个弧形箍片并利用弧形箍片的凸面外壁来缠绕线圈,在弧形箍片上开设第一通孔并设置限位圆环可以限制组接螺栓的螺栓头避免组接螺栓一端脱离弧形箍片,组接螺栓另一端通过限位圆环和第二通孔活动插入限位圆环内部后,锁定螺帽可以对组接螺栓另一端进行限定,固定设置在弧形箍片凹面内壁与承载套筒外周面之间的支撑弹簧可以进一步对承载套筒和弧形箍片进行辅助固定,人员通过工具夹持推杆上的拨动槽后可以控制推杆转动,一端外周面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柱螺纹连接的推杆在转动下可以带动承载圆环上的挤压块向弧形箍片和承载套筒之间平移调整,轴承可以配合推杆在承载圆环和挤压块上自行转动,呈中空圆台状地挤压块且其端面直径较小的一端向弧形箍片和承载套筒之间推进时,其端面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弧形箍片凹面接触后可以对弧形箍片进行挤压,弧形箍片借助支撑弹簧的形变拉伸进行外扩增大与承载套筒的间距后进行绕线工作,取线时通过反转推杆可以拉动挤压块复位远离弧形箍片,缺乏挤压的弧形箍片可以被形变收缩的支撑弹簧拉回减小与承载套筒的间距,缠绕的线圈与弧形箍片存在间距后可以轻松拿下,操作简便的同时保证了工作效率,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取线方便的缠线机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取线方便的缠线机头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

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取线方便的缠线机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4中B

B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弧形箍片;2、承载套筒;3、限位圆环;4、组接螺栓;5、锁定螺帽;6、支撑弹簧;7、固定块;8、内螺纹柱;9、承载圆环;10、挤压块;11、推杆;12、轴承;13、固定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
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参阅图1—5,本技术为一种取线方便的缠线机头,包括弧形箍片1和承载套筒2,弧形箍片1与承载套筒2之间设置有收缩机构,承载套筒2上连接有推进机构;
[0027]收缩机构包括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线方便的缠线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箍片(1)和承载套筒(2),所述弧形箍片(1)与承载套筒(2)之间设置有收缩机构,所述承载套筒(2)上连接有推进机构;所述收缩机构包括限位圆环(3)、组接螺栓(4)、锁定螺帽(5)以及支撑弹簧(6),所述弧形箍片(1)凹面朝向承载套筒(2)外周面设置且其外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限位圆环(3)嵌设在第一通孔内部,所述承载套筒(2)一端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组接螺栓(4)依次贯穿通过限位圆环(3)内部和第二通孔,所述锁定螺帽(5)与组接螺栓(4)活动延伸至承载套筒(2)内部的一端外周面螺纹连接,所述组接螺栓(4)另一端的螺栓头活动限制在限位圆环(3)上,所述支撑弹簧(6)固定设置在弧形箍片(1)凹面内壁与承载套筒(2)外周面之间,且组接螺栓(4)位于支撑弹簧(6)内侧;所述推进机构包括固定块(7)、内螺纹柱(8)、承载圆环(9)、挤压块(10)、推杆(11)、轴承(12)以及固定条板(13),所述固定块(7)一端与承载套筒(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柱(8)一端外周面与固定块(7)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圆环(9)环绕设置在承载套筒(2)外周面并位于弧形箍片(1)内侧,所述承载圆环(9)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策鞠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东港电磁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