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54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车门密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包括左端连接在左门板框架上的左密封和右端连接在右门板框架的右密封,所述左密封右端和右密封左端配合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左密封右端设有中空的左拱式密封唇,所述右密封左端设有中空的右拱式密封唇,所述左拱式密封唇内设有连接在左密封上的左支撑,左支撑与左拱式密封唇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右拱式密封唇内设有连接在右密封上的右支撑,右支撑与右拱式密封唇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左支撑压在变形后的左拱式密封唇上,右支撑压在变形后的右拱式密封唇上,对密封产生推力,有效增加密封强度和效果,隔热、隔音、气密性好。气密性好。气密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车门密封
,特指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轨道列车车门关闭时需保证一定的隔热、隔音、气密性等性能,尤其是车辆进出隧道及与其他车辆交汇时车门受力较大,产生微小变形,密封不好,会导致啸叫、噪音大、漏气、漏水等问题。目前轨道列车常采用双开门,双开门的两扇门之间会留有缝隙,一般会设置胶条来进行密封,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8179966B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双开塞拉门系统,包括两扇对开式门扇和门框,所述门框固定在车体钢结构上,在两门扇的对接面上对称设置有对中密封胶条,在每个门扇与门框连接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周圈密封胶条,其特征在于:在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对中密封胶条的车外侧设置有向车外翻的第一外侧密封唇边,和/或至少在局部的周圈密封胶条的车外侧设置有向车外翻的第二外侧密封唇边;所述对中密封胶条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密封部,其中一个对中密封胶条的第一密封部包括三个气囊腔,其中一个气囊腔向外凸出形成密封凸起,所述第一外侧密封唇边设置在所述密封凸起的车外侧,所述第一外侧密封唇边由密封凸起的根部向车外方向斜向伸出形成,在所述密封凸起的车内侧还安装有向车内翻的内侧密封唇边,所述内侧密封唇边与第一外侧密封唇边对称设置,另一个对中密封胶条包括分开设置在内外侧的二个气囊腔,在两个气囊腔的中间设置一对呈内八字形的密封唇边,两个密封唇边分别从两个气囊腔的侧壁向中心伸出,在关门状态时,一个对中密封胶条中的第一外侧密封唇边和内侧密封唇边分别与另一个对中密封胶条中的两个气囊腔压紧密封,同时密封凸起与呈内八字形的密封唇边压紧密封;所述周圈密封胶条具有第二安装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气囊腔和设置在气囊腔一侧的呈外八字形的密封唇边,第二安装部由第二密封部向一侧伸出形成,第二安装部的伸出方向与密封唇边的伸出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外侧密封唇边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一侧向车外侧方向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外侧密封唇边的两端与第二密封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二外侧密封唇边两端开口的封口结构,所述封口结构、第二外侧密封唇边、第二安装部和第二密封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在所述周圈密封胶条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置在车外的一侧。
[0004]上述密封胶条的密封效果不好,进而导致车门关闭时隔热、隔音、气密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其左支撑压在变形后的左拱式密封唇上,右支撑压在变形后的右拱式密封唇上,对密封产生推力,有效增加密封强度和效果,隔热、隔音、气密性好。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包括左端连接在左门板框架上的左密封和右端连接
在右门板框架的右密封,所述左密封右端和右密封左端配合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左密封右端设有中空的左拱式密封唇,所述右密封左端设有中空的右拱式密封唇,所述左拱式密封唇内设有连接在左密封上的左支撑,左支撑与左拱式密封唇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右拱式密封唇内设有连接在右密封上的右支撑,右支撑与右拱式密封唇之间留有间隙。
[0008]在上述的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中,所述左拱式密封唇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左拱式密封唇之间形成凹腔,所述右拱式密封唇设有一个且插置于凹腔内,所述凹腔的前后内侧壁上分别凸出有左内密封唇,左内密封唇与右拱式密封唇搭接密封,所述右拱式密封唇前后两侧的右密封上分别凸出有右内密封唇,右内密封唇与左拱式密封唇搭接密封。
[0009]在上述的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中,所述左拱式密封唇、左内密封唇、左支撑与左密封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右拱式密封唇、右内密封唇、右支撑与右密封为一体式结构。
[0010]在上述的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中,所述右密封内前后对称设有两个空腔。
[0011]在上述的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中,所述左密封左端设有左M型卡头和两个左外密封唇,所述左门板框架右端设有与左M型卡头相适配的左卡槽,两个左外密封唇分别紧密贴合左门板框架的前后表面;所述右密封右端设有右M型卡头和两个右外密封唇,所述右门板框架左端设有与右M型卡头相适配的右卡槽,两个右外密封唇分别紧密贴合右门板框架的前后表面。
[0012]在上述的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中,所述左密封左端凸出有与左门板框架右端面抵触密封的左密封牙,所述左密封牙设置有两个以上且分别位于左卡槽前后两侧;所述右密封右端凸出有与右门板框架左端面抵触密封的右密封牙,所述右密封牙设置有两个以上且分别位于右卡槽前后两侧。
[0013]在上述的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中,所述左门板框架右端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左卡槽前后两侧的左凹槽,所述右门板框架左端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右卡槽前后两侧的右凹槽。
[0014]在上述的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中,所述左M型卡头、左外密封唇与左密封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右M型卡头、右外密封唇与右密封为一体式结构。
[0015]在上述的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中,所述左支撑与左拱式密封唇内端面之间的间隙大于左支撑与左拱式密封唇内侧壁之间的间隙,所述右支撑与右拱式密封唇内端面之间的间隙大于右支撑与右拱式密封唇内侧壁之间的间隙。
[0016]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0017]1、本技术左拱式密封唇内设有左支撑,右拱式密封唇内设有右支撑,左支撑压在变形后的左拱式密封唇上,右支撑压在变形后的右拱式密封唇上,对密封产生推力,有效增加密封强度和效果;
[0018]2、本技术左密封左端凸出左密封牙将左卡槽与左M型卡头的密封面夹在中间,有效密封左密封与左门板框架,右密封右端凸出右密封牙将右卡槽与右M型卡头的密封面夹在中间,有效密封右密封与右门板框架。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左门板框架和左密封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右门板框架和右密封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3]附图标记:1、左门板框架;2、左密封;3、右门板框架;4、右密封;5、左拱式密封唇;6、右拱式密封唇;7、左支撑;8、右支撑;9、凹腔;10、左内密封唇;11、右内密封唇;12、空腔;13、左M型卡头;14、左外密封唇;15、左卡槽;16、右M型卡头;17、右外密封唇;18、右卡槽;19、左密封牙;20、右密封牙;21、左凹槽;22、右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0025]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包括左端连接在左门板框架1上的左密封2和右端连接在右门板框架3的右密封4,所述左密封2右端和右密封4左端配合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左密封2右端设有中空的左拱式密封唇5,所述右密封4左端设有中空的右拱式密封唇6,所述左拱式密封唇5内设有连接在左密封2上的左支撑7,左支撑7与左拱式密封唇5之间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包括左端连接在左门板框架(1)上的左密封(2)和右端连接在右门板框架(3)的右密封(4),所述左密封(2)右端和右密封(4)左端配合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左密封(2)右端设有中空的左拱式密封唇(5),所述右密封(4)左端设有中空的右拱式密封唇(6),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拱式密封唇(5)内设有连接在左密封(2)上的左支撑(7),左支撑(7)与左拱式密封唇(5)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右拱式密封唇(6)内设有连接在右密封(4)上的右支撑(8),右支撑(8)与右拱式密封唇(6)之间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拱式密封唇(5)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左拱式密封唇(5)之间形成凹腔(9),所述右拱式密封唇(6)设有一个且插置于凹腔(9)内,所述凹腔(9)的前后内侧壁上分别凸出有左内密封唇(10),左内密封唇(10)与右拱式密封唇(6)搭接密封,所述右拱式密封唇(6)前后两侧的右密封(4)上分别凸出有右内密封唇(11),右内密封唇(11)与左拱式密封唇(5)搭接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拱式密封唇(5)、左内密封唇(10)、左支撑(7)与左密封(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右拱式密封唇(6)、右内密封唇(11)、右支撑(8)与右密封(4)为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密封(4)内前后对称设有两个空腔(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双开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密封(2)左端设有左M型卡头(13)和两个左外密封唇(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发吴修成马永辉马海龙谢华慧韩晓乐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贵博得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