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51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该座椅支架结构中,侧板间隔设有腿部连杆滑动孔和靠背连杆滑动孔,设置于第一腿部连杆的第一滑动件滑动穿设于腿部连杆滑动孔,设置于第一靠背连杆的第二滑动件滑动穿设于靠背连杆滑动孔,连接杆被配置为能在第一滑动件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时带动第二滑动件滑动于靠背连杆滑动孔,驱动结构能驱动第一滑动件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第一滑动件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能带动腿部组件伸张或收缩,第二滑动件滑动于靠背连杆滑动孔能带动靠背组件前倾或后仰。该座椅支架结构使用一个驱动结构即可调节座椅在坐姿姿态、半躺姿态和全躺姿态三种姿态之间转换,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

技术介绍

[0002]一般人长时间站立会比较吃力,坐和躺的时间远大于站立时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更舒适且能变换姿态的座椅,人们坐在座椅上,一般有三种姿态,分别为腿部弯曲且背部直立的坐姿姿态,腿部伸平且背部直立的半躺姿态,此时适合看电视,以及腿部伸平且背部后仰的全躺姿态,此时适合睡觉或休息。由此,需要座椅的腿部结构能够伸展或收缩,且座椅的靠背能前倾或后仰。然而,现有的座椅由两个驱动结构分别控制腿部结构和靠背,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以解决现有的座椅由两个驱动结构分别控制腿部结构和靠背,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包括:
[0006]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腿部组件、靠背组件、连接杆和侧板,所述侧板间隔设有腿部连杆滑动孔和靠背连杆滑动孔,所述腿部组件包括第一腿部连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的第一滑动件滑动穿设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所述靠背组件包括第一靠背连杆,设置于所述第一靠背连杆的第二滑动件滑动穿设于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所述连接杆被配置为能在第一滑动件滑动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滑动于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
[0007]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能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滑动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件滑动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而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二滑动件滑动于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而具有第四位置、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六位置;
[0008]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腿部组件均为伸张状态;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腿部组件为收缩状态;当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靠背组件为后仰状态;当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五位置或所述第六位置时,所述靠背组件均为前倾状态。
[0009]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驱动件的壳体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板,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
[0010]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件为电缸。
[0011]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结构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结构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侧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第一腿部连杆。
[0012]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靠背组件还包括第二靠背连杆和靠背固定板,所述第二靠背连杆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板,另一端与所述靠背固定板铰接,所述第一靠背连杆一端与所述靠背固定板铰接,所述靠背固定板用于安装靠背。
[0013]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腿部组件还包括第二腿部连杆、第三腿部连杆、第四腿部连杆、第五腿部连杆和搁脚板,所述第二腿部连杆一端与所述侧板铰接于第一铰点,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腿部连杆铰接于第二铰点,所述第四腿部连杆一端与所述侧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腿部连杆铰接,所述第三腿部连杆和所述第五腿部连杆均与所述搁脚板铰接,所述第一腿部连杆与所述第二腿部连杆铰接于第三铰点,所述第三铰点位于所述第一铰点与所述第二铰点之间,所述第四腿部连杆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三腿部连杆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当所述腿部组件为伸张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当所述腿部组件为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腿部连杆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腿部连杆能与所述第二凸起抵接。
[0014]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铰接于第四铰点,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靠背连杆铰接于第五铰点,所述第一靠背连杆与所述靠背固定板铰接于第六铰点,所述第四铰点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三铰点之间,所述第五铰点位于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第六铰点之间。
[0015]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包括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孔远离所述第二孔的一端时,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的连接线处时,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孔远离所述第一孔的一端时,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
[0016]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包括连通的第三孔和第四孔,当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三孔远离所述第四孔的一端时,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当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四孔的连接线处时,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当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四孔远离所述第三孔的一端时,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六位置。
[0017]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的连接线处的内壁呈弧形;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四孔的连接线处的内壁呈弧形。
[0018]一种座椅,包括上述的座椅支架结构。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该座椅支架结构,腿部组件具有伸张状态和收缩状态,腿部组件为伸张状态时,能够支撑坐在座椅上的人伸平的腿;腿部组件为收缩状态时,不妨碍坐在座椅上的人小腿自然下垂。靠背组件具有前倾状态和后仰状态,当靠背组件为前倾状态时,能够支撑坐在座椅上的人的背部直立;当靠背组件为后仰状态时,能够支撑躺在座椅上的人的背部后躺。驱动结构驱动第一滑动件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第一滑动件通过连接杆能带动第二滑动件滑动于靠背连杆滑动孔,第一滑动件滑动于腿部
连杆滑动孔能带动腿部组件伸展或收缩,第二滑动件滑动于靠背连杆滑动孔能带动靠背组件前倾或后仰。驱动结构能驱动第一滑动件依次位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或者驱动第一滑动件依次位于第三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当第一滑动件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二滑动件位于第六位置,此时腿部组件为收缩状态,靠背组件为前倾状态,座椅为坐姿姿势;当第一滑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滑动件位于第五位置,此时腿部组件为伸张状态,靠背组件为前倾状态,座椅为半躺姿势;当第一滑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滑动件位于第四位置,此时腿部组件为伸张状态,靠背组件为后仰状态,座椅为全躺姿势。该座椅支架结构使用一个驱动结构即可调节座椅在坐姿姿态、半躺姿态和全躺姿态三种姿态之间转换,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结构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1),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腿部组件(12)、靠背组件(13)、连接杆(14)和侧板(11),所述侧板(11)间隔设有腿部连杆滑动孔(111)和靠背连杆滑动孔(112),所述腿部组件(12)包括第一腿部连杆(121),设置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121)的第一滑动件(127)滑动穿设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111),所述靠背组件(13)包括第一靠背连杆(131),设置于所述第一靠背连杆(131)的第二滑动件(128)滑动穿设于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112),所述连接杆(14)被配置为能在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111)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128)滑动于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112);驱动结构(2),所述驱动结构能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111),所述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111)而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二滑动件(128)滑动于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112)而具有第四位置、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四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六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腿部组件(12)均为伸张状态;当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腿部组件(12)为收缩状态;当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靠背组件(13)为后仰状态;当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五位置或所述第六位置时,所述靠背组件(13)均为前倾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2)包括驱动件(21)、第一支撑杆(22)和第二支撑杆(23),所述驱动件(21)的壳体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2),所述驱动件(21)的输出轴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3),所述第一支撑杆(22)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杆(2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1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1)为电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结构(1)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结构(1)的所述侧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杆(23)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结构(1)的所述第一腿部连杆(121)。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组件(13)还包括第二靠背连杆(132)和靠背固定板(133),所述第二靠背连杆(132)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板(11),另一端与所述靠背固定板(133)铰接,所述第一靠背连杆(131)一端与所述靠背固定板(133)铰接,所述靠背固定板(133)用于安装靠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炜尧杨利明李龙叶琦琦
申请(专利权)人: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