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20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包括移动支撑平台、均位于移动支撑平台上且从前往后设置的控制系统和冲击调节系统,控制系统包括从前往后安置的蓄电池、液压油罐、液压油泵和位于液压油泵正上方的主控箱,冲击调节系统包括固定在移动支撑平台上的可升降摇臂支柱、铰接安装在可升降摇臂支柱顶端的摇臂和安装在摇臂后端的可伸缩冲击头,可升降摇臂支柱包括底座和通过水平转轴可旋转安装在底座上的伸缩支柱,摇臂包括摇臂连接杆和摇臂伸缩杆,摇臂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伸缩支柱顶端、摇臂伸缩杆前端铰接,具有安全性强、能对隧道二衬任意处的混凝土强度检测、省时省力等优点。省时省力等优点。省时省力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在二衬施工完成后,需要对隧道进行敲击检测,由此来检测隧道的质量,目前对隧道二衬进行检测时,通常是施工人员用手持小锤对隧道进行多次敲击检测,但人工较难保持每次敲击的力度一致,导致敲击检测准确性低,为了提高敲击检测准确性,施工人员会用手持铁球从相同的高度掉落进行敲击测试,但铁球从高处掉落时,会掉落在不同的位置,如此会增加施工人员的任务量,人工检测对拱顶等位置检测困难,无法对隧道并且铁球敲击检测法难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移动式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检测操作方便,敲击力度一致,强度检测准确性高,解决人力无法敲击隧道二衬任意位置、人力无法保证敲击力度一致的问题。
[0004]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式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包括移动支撑平台、均位于移动支撑平台上且从前往后设置的控制系统和冲击调节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从前往后安置的蓄电池、液压油罐、液压油泵和位于液压油泵正上方的主控箱,所述冲击调节系统包括固定在移动支撑平台上的可升降摇臂支柱、铰接安装在可升降摇臂支柱顶端的摇臂和安装在摇臂后端的可伸缩冲击头,所述可升降摇臂支柱包括底座和通过水平转轴可旋转安装在底座上的伸缩支柱,所述摇臂包括摇臂连接杆和摇臂伸缩杆,摇臂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伸缩支柱顶端、摇臂伸缩杆前端铰接,水平转轴与摇臂连接杆两端铰接处相互配合使可伸缩冲击头可以绕底座全方位转动,从而实现对隧道二衬任意处的混凝土强度检测。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移动支撑平台包括底部四角设有电动车轮的承压台,所述电动车轮配备有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实现承压台的自动移动,有效降低施工人员工作量,省时省力;所述承压台后侧两端设置有红外距离传感器,测量范围广,响应时间短,保证移动支撑平台位置确定。
[0006]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蓄电池左侧靠近底部设有充电口,所述液压油罐顶部设有注油孔、靠近底部设有排油阀,所述液压油罐与液压油泵之间通过液压油管连接,蓄电池与液压油泵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主控箱包括显示屏和主控面板,部件连接合理,通过蓄电池提供动力,无需时刻连接电线,有效杜绝火灾电漏等安全隐患。
[0007]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伸缩支柱、摇臂伸缩杆采用液压伸缩方式,液压升降快捷,操作简单。
[0008]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水平转轴与摇臂连接杆两端铰接处配备有与主控箱线路连接
的步进电机,通过主控箱操控步进电机从而操纵冲击调节系统的旋转伸缩,部件连接合理。
[0009]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可伸缩冲击头包括安装在摇臂伸缩杆后端的冲击液压杆和位于液压冲击杆后端的冲击头,冲击头通过液压冲击杆伸缩移动,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冲击液压杆环周设有喇叭状且沿着杆身延伸至超过冲击头的防尘罩,能通过防尘罩罩住待冲击检测部分,避免冲击时散落的灰尘碎石干扰。
[001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防尘罩内壁安置有照明灯和记录冲击头冲击监测点后状态图片并传递给主控箱的摄像头,满足隧道照明需求,通过摄像头充分了解冲击情况。
[0011]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摇臂连接杆两端铰接拐角处均配备有液压支架,使可伸缩冲击头能绕底座全方位转动,结构设计合理。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相比于现有技术人工敲击检测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通过控制系统操控省时省心省力,极大减少施工人员工作量,缩短检测工期,提高检测效率;控制系统包括从前往后安置的蓄电池、液压油罐、液压油泵和位于液压油泵正上方的主控箱,通过蓄电池提供动力,无需时刻连接电线,有效杜绝火灾电漏等安全隐患。
[0014](2)冲击调节系统包括固定在移动支撑平台上的可升降摇臂支柱、铰接安装在可升降摇臂支柱顶端的摇臂和安装在摇臂后端的可伸缩冲击头,摇臂包括摇臂连接杆和摇臂伸缩杆,摇臂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伸缩支柱顶端、摇臂伸缩杆前端铰接,结构设计巧妙,铰接连接保证冲击头转动灵活性强、冲击检测范围广,可升降摇臂支柱、摇臂、可伸缩冲击头结构后能高度上灵活移动,保证隧道拱顶也能被冲击检测,实现检测隧道二衬任意处的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0015](3)移动支撑平台能载动控制系统、冲击调节系统沿着隧道前进,搬运方便,省时省力,有效减少施工人员工作量,缩短检测工期。
[0016]综上所述,具有安全性强、能对隧道二衬任意处的混凝土强度检测、省时省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位于隧道内实际运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移动式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由移动支撑平台1、均位于移动支撑平台1上且从前往后设置的控制系统2和冲击调节系统3组成。
[0021]移动支撑平台1主要由底部四角设有电动车轮12的承压台11组成。
[0022]电动车轮12配备有驱动电机,承压台11后侧两端设置有红外距离传感器111,红外距离传感器111保证前行过程中装置与隧道二衬混凝土距离保持一致。
[0023]控制系统2由从前往后安置的蓄电池21、液压油罐22、液压油泵23和位于液压油泵23正上方的主控箱24组成。
[0024]蓄电池21左侧靠近底部设有充电口,液压油罐22顶部设有注油孔221、靠近底部设
有排油阀222,液压油罐22与液压油泵23之间通过液压油管231连接。
[0025]蓄电池21与液压油泵23通过导线连接。
[0026]主控箱24由显示屏241和主控面板242组成。
[0027]冲击调节系统3由固定在移动支撑平台1上的可升降摇臂支柱31、铰接安装在可升降摇臂支柱31顶端的摇臂32和安装在摇臂32后端的可伸缩冲击头33组成。
[0028]可升降摇臂支柱31由底座311和通过水平转轴313可旋转安装在底座311上的伸缩支柱312组成。
[0029]摇臂32由摇臂连接杆321和摇臂伸缩杆322组成。
[0030]伸缩支柱312、摇臂伸缩杆322采用液压伸缩方式。
[0031]摇臂连接杆321两端分别与伸缩支柱312顶端、摇臂伸缩杆322前端铰接。
[0032]摇臂连接杆321两端铰接拐角处均配备有液压支架,使可伸缩冲击头33能绕底座311全方位转动。
[0033]水平转轴313与摇臂连接杆321两端铰接处配备有与主控箱24线路连接的步进电机。
[0034]可伸缩冲击头33由安装在摇臂伸缩杆322后端的冲击液压杆和位于液压冲击杆后端的冲击头组成。
[0035]冲击液压杆环周设有喇叭状且沿着杆身延伸至超过冲击头的防尘罩331。
[0036]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支撑平台(1)、均位于移动支撑平台(1)上且从前往后设置的控制系统(2)和冲击调节系统(3),所述控制系统(2)包括从前往后安置的蓄电池(21)、液压油罐(22)、液压油泵(23)和位于液压油泵(23)正上方的主控箱(24),所述冲击调节系统(3)包括固定在移动支撑平台(1)上的可升降摇臂支柱(31)、铰接安装在可升降摇臂支柱(31)顶端的摇臂(32)和安装在摇臂(32)后端的可伸缩冲击头(33),所述可升降摇臂支柱(31)包括底座(311)和通过水平转轴(313)可旋转安装在底座(311)上的伸缩支柱(312),所述摇臂(32)包括摇臂连接杆(321)和摇臂伸缩杆(322),摇臂连接杆(321)两端分别与伸缩支柱(312)顶端、摇臂伸缩杆(322)前端铰接,水平转轴(313)与摇臂连接杆(321)两端铰接处相互配合使可伸缩冲击头(33)可以绕底座(311)全方位转动,从而实现对隧道二衬任意处的混凝土强度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平台(1)包括底部四角设有电动车轮(12)的承压台(11),所述电动车轮(12)配备有驱动电机,所述承压台(11)后侧两端设置有红外距离传感器(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强谭真艳周灏张复金罗晓龙钟元陈怡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二零八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