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线圈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07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4
一种环形线圈缠绕装置,属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线圈、滚转部、缠绕部和驱动部,线圈架设在滚转部上,缠绕部安装在驱动部上,驱动部驱动缠绕部绕线圈的圆环转动。滚转部包括一对滚轮,滚轮通过转轴转动,一对滚轮之间架设线圈,线圈在滚轮的推动下进行自转,在自转的过程中配合缠绕部的工作完成线圈缠绕。缠绕部包括开口框、铰接孔和线盘,开口框为开口圆环结构,开口框安装在驱动部上,开口框上具有一个铰接孔,铰接孔上安装线盘,线盘向线圈输送铜丝或铜带。驱动部包括撑板、支撑轮、双联带轮、单联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和电机,撑板分为左右两块,每个撑板上分别具有三个圆周均布的通孔,两块撑板上共六个通孔形成圆周均布的孔位。的孔位。的孔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线圈缠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环形线圈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线圈是变压器中的关键部件,线圈的缠绕自然也是变压器生产的重点工序。同时,在不同的变压器中,使用的线圈形态各有不同,其中一种是环形线圈,对于环形线圈的缠绕,因其结构形式的限制,常规的设备无法实现在环面上缠绕铜线,因而,对于环形线圈的缠绕设备,大多结构复杂,原理复杂,由此便造成了操作繁琐,故障率高,成本高昂等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形线圈缠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环形线圈缠绕装置,包括线圈、滚转部、缠绕部和驱动部,线圈架设在滚转部上,缠绕部安装在驱动部上,驱动部驱动缠绕部绕线圈的圆环转动。
[0005]滚转部包括一对滚轮,滚轮通过转轴转动,一对滚轮之间架设线圈,线圈在滚轮的推动下进行自转,在自转的过程中配合缠绕部的工作完成线圈缠绕。缠绕部包括开口框、铰接孔和线盘,开口框为开口圆环结构,开口框安装在驱动部上,开口框上具有一个铰接孔,铰接孔上安装线盘,线盘向线圈输送铜丝或铜带。
[0006]驱动部包括撑板、支撑轮、双联带轮、单联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和电机,撑板分为左右两块,每个撑板上分别具有三个圆周均布的通孔,两块撑板上共六个通孔共同形成六个圆周均布的孔位,通孔上铰接支撑轮,六个支撑轮内套合安装开口框,支撑轮的转动带动开口框转动。位于底部的两个支撑轮的背面连接双联带轮,位于顶部的两个支撑轮背面连接单联带轮,单联带轮与双联带轮的右侧槽口通过第一皮带连接传动,两个双联带轮的左侧槽口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连接传动,其中一个双联带轮连接电机,电机驱动整个驱动部运转。
[0007]进一步的,开口框的开口尺寸应小于两个支撑轮的间距并大于需要缠绕的线圈的宽度。
[0008]进一步的,两块撑板中间的开口与开口框的开口宽度一致。
[0009]进一步的,铰接孔的位置位于远离开口框的开口的位置。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工作,其具有一套机构驱动环形线圈自转,另一套机构驱动线盘绕线圈的圆环转动,两个运动互相叠加实现在环形线圈的圆环上绕制导线,该装置比较适合用于环形线圈的绕制。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中:10.线圈,20.滚转部,21.滚轮,22.转轴,30.缠绕部,31.开口框,32.铰接孔,33.线盘,40.驱动部,41.撑板,411.通孔,412.斜撑板,42.支撑轮,43.双联带轮,44.单联带轮,45.第一皮带,46.第二皮带,47.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3]参见图1

图4所示的环形线圈缠绕装置,包括线圈10、滚转部20、缠绕部30和驱动部40,线圈10架设在滚转部20上,缠绕部30安装在驱动部40上,驱动部40驱动缠绕部30绕线圈10的圆环转动。
[0014]滚转部20包括一对滚轮21,滚轮21通过转轴22转动,一对滚轮21之间架设线圈10,线圈10在滚轮21的推动下进行自转,在自转的过程中配合缠绕部30的工作完成线圈缠绕。此处,需要补充的是,转轴22需要连接动力源,而且,转轴22需要必要的支撑,该两项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容易实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0015]缠绕部30包括开口框31、铰接孔32和线盘33,开口框31为开口圆环结构,开口框31安装在驱动部40上,开口框31的开口尺寸应小于两个支撑轮42的间距并大于需要缠绕的线圈10的宽度,开口框31上具有一个铰接孔32,铰接孔32上安装线盘33,线盘33向线圈10输送铜丝或铜带。铰接孔32的位置位于远离开口框31的开口的位置。
[0016]驱动部40包括撑板41、支撑轮42、双联带轮43、单联带轮44、第一皮带45、第二皮带46和电机47,撑板41分为左右两块,两块撑板41中间的开口与开口框31的开口宽度一致,每个撑板41上分别具有三个圆周均布的通孔411,两块撑板41上共六个通孔411共同形成六个圆周均布的孔位,通孔411上铰接支撑轮42,六个支撑轮41内套合安装开口框31,支撑轮41的转动带动开口框31转动。位于底部的两个支撑轮42的背面连接双联带轮43,位于顶部的两个支撑轮42背面连接单联带轮44,单联带轮44与双联带轮43的右侧槽口通过第一皮带45连接传动,两个双联带轮43的左侧槽口之间通过第二皮带46连接传动,其中一个双联带轮43连接电机47,电机47驱动整个驱动部40运转。
[001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电机47带动双联带轮47转动,双联带轮47再通过第一皮带45和第二皮带46带动其他的双联带轮43和单联带轮44转动,双联带轮43和单联带轮44驱动开口框31转动,开口框31带动线盘33经线圈10中圈绕线圈10的圆环转动。同时,滚轮21带动线圈10自转,叠加线盘33的转动,直至完成线圈10的缠绕。位于中部两侧的支撑轮42对开口框31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0018]需要补充的是,线圈10的两侧可以增加卡板以避免线圈10被滚转部驱动时发生横向位移,当然,如果线圈10自身重量较大,则仅依靠线圈10自身的重力作用在滚转部20上的
摩擦力即可保持线圈10不发生横向位移。
[0019]以上实施例主要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环形线圈缠绕装置。尽管只对其中有限的实施例和技术特征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实施例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形的,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可能涵盖各种修改与替换的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线圈缠绕装置,包括线圈(10)、滚转部(20)、缠绕部(30)和驱动部(4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0)架设在滚转部(20)上,缠绕部(30)安装在驱动部(40)上,驱动部(40)驱动缠绕部(30)绕线圈(10)的圆环转动,滚转部(20)包括一对滚轮(21),滚轮(21)通过转轴(22)转动,一对滚轮(21)之间架设线圈(10),缠绕部(30)包括开口框(31)、铰接孔(32)和线盘(33),开口框(31)为开口圆环结构,开口框(31)安装在驱动部(40)上,开口框(31)上具有一个铰接孔(32),铰接孔(32)上安装线盘(33),驱动部(40)包括撑板(41)、支撑轮(42)、双联带轮(43)、单联带轮(44)、第一皮带(45)、第二皮带(46)和电机(47),撑板(41)分为左右两块,每个撑板(41)上分别具有三个圆周均布的通孔(411),两块撑板(41)上共六个通孔(411)共同形成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照陈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华智源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