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62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块;固定于所述绝缘块的至少一对差分端子,一对所述差分端子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一第一端子和一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都包括用于和一对接元件的对接端子相接触的一接触部、包覆在绝缘块内的一连接部、连接接触部和连接部的一延伸部、以及自连接部延伸的一导接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的延伸部具有位于绝缘块外部的至少一凸部,所述第二端子的延伸部具有位于所述绝缘块外部的至少一凹部,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凸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面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改善差分端子在接触部、延伸部、连接部不同位置的阻抗一致性,减少信号反射,减少信号损耗;还能抑制远端串扰。端串扰。端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改善远端串扰和阻抗一致性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习知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向前与一对接连接器相对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两个信号端子,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包括固定于绝缘体内的一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一端延伸的一焊接部、自所述主体部另一端向前延伸的一衔接段以及自所述衔接段向前延伸的一接触部,由于对所述接触部的弹性形变需求或者在所述信号端子上注塑所述绝缘体时供注塑模具定位等原因,所述衔接段未能被所述绝缘体包覆固定,受到信号端子不同位置处形状或周围材料的介电常数或其它因素的影响,所述衔接段和所述接触部、所述主体部的阻抗差异较大,导致所述电连接器的所述信号端子的阻抗一致性差,造成较大的信号反射,信号损耗较大,不利于信号传输处理。而且所述信号端子受到周围干扰源的影响会存在在传输路径上逐渐累积的远端串扰,远端串扰在信号端子上耦合产生不被期望的能量值,可能会导致数据传输丢失或失真,影响信号传输处理。
[000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通过一对差分端子的两个延伸部设置相面对的凸部和凹部来增加两个延伸部的耦合面积,进而增大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的电容效应,降低两个所述延伸部的阻抗,改善差分端子在接触部、延伸部、连接部不同位置的阻抗一致性,减少信号反射,减少信号损耗;同时,还能调节差分端子在不同位置处的互容、自容、互感、自感的数值,使得一对差分端子中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在不同位置处的远端串扰相互叠加后,在整体的传输路径上的累积的远端串扰总和减小,帮助抑制远端串扰。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块;至少一对差分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块,一对所述差分端子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一第一端子和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都包括用于和一对接元件的对接端子相接触的一接触部、包覆在所述绝缘块内的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接触部和所述连接部的一延伸部、以及自所述连接部延伸的一导接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延伸部具有位于所述绝缘块外部的至少一凸部,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延伸部具有位于所述绝缘块外部的至少一凹部,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凸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面对。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均为弹性接触部,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弹性形变区域,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弹性形变区域,所述凸部朝向所述凹部延伸且未延伸进入所述凹部内。
[0007]进一步的,相面对的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均呈梯形状且形状互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延伸部均具有多个凸部和多个凹部,对于每一所述延伸部,其多个所述凸部和多个所述凹部均位于所述绝缘块外且沿着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交替设置,所述第一端子的每一所述凸部与所述第二端子的对应一个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面对,所述第一端子的每一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二端子的对应一个所述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面对,沿所述延伸方向相邻设置的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的延伸长度相异。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绝缘固定体、一接地片和至少一屏蔽壳,所述绝缘固定体注塑成型于所述接地片和所述屏蔽壳,所述接地片具有延伸出所述绝缘固定体、且用于与所述对接元件相对接的至少一接地触头,所述接地片与所述屏蔽壳的一侧壁相接触,所述接地触头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接触部的一侧,所述屏蔽壳围设形成有一收容空间,一对所述差分端子和所述绝缘块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两对所述差分端子、分别围设在两对所述差分端子外侧的两个屏蔽壳,所述接地片位于两对所述差分端子之间;所述接地片沿第一方向接触于其中一个所述屏蔽壳的一侧壁,且两对所述差分端子、所述接地片以及与所述接地片相接触的所述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相重叠。
[0011]进一步的,对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每一者,所述延伸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接触部的宽度;定义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定义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凸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凹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0012]进一步的,定义所述第一端子的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具有一插槽和位于所述插槽一侧的侧墙,所述侧墙包括用于收容一对所述差分端子的至少一端子槽,自所述端子槽的槽底朝向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延伸部延伸一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中与所述延伸部相面对的一表面相对于所述端子槽的槽底靠近于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均为弹性接触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均进一步包括自所述接触部一端朝向所述端子槽的槽底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导引部,所述导引部延伸超过所述突出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接触部为弹性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一接触段和连接于所述接触段和所述延伸部之间的一过渡段,所述接触段用于和所述对接端子的对接部相接触,定义所述接触段与所述对接部在相接触位置共同形成的横截面的面积为第一面积,定义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的面积为第二面积,定义所述延伸部的最小横截面的面积为第三面积,定义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的面积为第四面积,所述第二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面积且小于所述第三面积,所述第四面积小于所述第三面积;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凸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凹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端子的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距离。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当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在传输差分信号时,所述接触部因叠加了对接端子的厚度,所述接触部处的阻抗会降低;所述第一端子的内侧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内侧相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为了更加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说明书附图中的三维坐标轴中的X轴定义为第一方向,Y轴定义为第二方向,Z轴定义为第三方向,X轴、Y轴和Z轴之间两两相互垂直。
[0029]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100,用于沿第二方向Y与一对接元件(未图示,下同)相对接。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外壳1和收容于所述绝缘外壳1且沿第一方向X并列排布的多个连接组件2。每一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一绝缘固定体21、多个屏蔽壳25和多个端子模块22,多个所述屏蔽壳25和多个所述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块;至少一对差分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块,一对所述差分端子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一第一端子和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都包括用于和一对接元件的对接端子相接触的一接触部、包覆在所述绝缘块内的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接触部和所述连接部的一延伸部、以及自所述连接部延伸的一导接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延伸部具有位于所述绝缘块外部的至少一凸部,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延伸部具有位于所述绝缘块外部的至少一凹部,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凸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面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均为弹性接触部,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弹性形变区域,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弹性形变区域,所述凸部朝向所述凹部延伸且未延伸进入所述凹部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相面对的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均呈梯形状且形状互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延伸部均具有多个凸部和多个凹部,对于每一所述延伸部,其多个所述凸部和多个所述凹部均位于所述绝缘块外且沿着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交替设置,所述第一端子的每一所述凸部与所述第二端子的对应一个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面对,所述第一端子的每一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二端子的对应一个所述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面对,沿所述延伸方向相邻设置的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的延伸长度相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绝缘固定体、一接地片和至少一屏蔽壳,所述绝缘固定体注塑成型于所述接地片和所述屏蔽壳,所述接地片具有延伸出所述绝缘固定体、且用于与所述对接元件相对接的至少一接地触头,所述接地片与所述屏蔽壳的一侧壁相接触,所述接地触头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接触部的一侧,所述屏蔽壳围设形成有一收容空间,一对所述差分端子和所述绝缘块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两对所述差分端子、分别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伯叡彭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