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和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026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0
一种马达和泵装置,有助于通过铆接而将磁体牢固固定于支承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马达,具有定子和转子,该转子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且具有:磁体,该磁体呈沿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筒状;以及支承体,该支承体为树脂制,供所述磁体套设,且具有与所述磁体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即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面抵接的座部和与所述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抵接的铆接部,其中,在所述磁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供所述铆接部从轴向上的另一侧抵接的台阶部。阶部。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和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马达和具有该马达的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有一种泵装置,其包括马达和由该马达驱动而旋转的叶轮,其中,马达具有定子和转子,该转子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定子旋转,且具有:磁体,该磁体呈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的筒状,且具有与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即轴向垂直的平坦形状的两端面;以及支承体,该支承体为树脂制,供磁体套设,且具有与磁体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面抵接的座部和与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抵接的铆接部。
[0003]在上述泵装置的转子的制造中,在将磁体从轴向上的另一侧套设于支承体并使磁体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面支承于座部的状态下,利用铆接电极沿轴向对支承体的从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突出并构成铆接部的构成部分进行加热按压,使上述构成部分变形而覆盖并抵接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的内周缘,由此,形成铆接部,防止磁体从支承体脱落。
[0004]不过,在上述制造过程中,若对上述构成部分的加热温度低或加压力小,则上述构成部分不易充分变形,容易在所形成的铆接部与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导致磁体晃动或磁体的防脱强度下降。另一方面,若提高对上述构成部分的加热温度或采用质地较软的树脂形成支承体,则即使铆接电极的下死点确定,被铆接电极按压并熔融的上述构成部分的树脂也会向外周侧流动,导致所形成的铆接部的厚度不稳定,并且,还可能会产生上述构成部分的树脂内含有的玻璃纤维与树脂纤维分离而仅有树脂成分向外周侧流动的现象,导致铆接部的玻璃纤维的分布不均匀,铆接部自身的材料强度降低,而且,流动至磁体外周侧且呈压扁成扁平状的熔融树脂还可能形成毛刺而掉落到流路等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和泵装置,有助于通过铆接而将磁体牢固固定于支承体。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马达,具有定子和转子,该转子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且具有:磁体,该磁体呈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筒状;以及支承体,该支承体为树脂制,供所述磁体套设,且具有与所述磁体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即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面抵接的座部和与所述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抵接的铆接部,其中,在所述磁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供所述铆接部从轴向上的另一侧抵接的台阶部。
[0007]根据本技术的马达,在磁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供铆接部从轴向上的另一侧抵接的台阶部,因此,在将磁体从轴向上的另一侧套设于支承体并使磁体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面支承于座部的状态下,利用铆接电极沿轴向对支承体的构成铆接部的部分进行加热按压时,即使提高对构成铆接部的部分的加热温度而导致上述部分的树脂熔融,也能利用台阶部抑制熔融的树脂向外侧流动,使形成的铆接部的厚度稳定,确保铆接强度;并且,即
使提高对构成铆接部的部分的加热温度而导致上述部分的树脂熔融,熔融的树脂也容易停留在台阶部处,不易产生树脂与玻璃纤维的分离,能抑制铆接部自身的材料强度降低;而且,即使提高对构成铆接部的部分的加热温度而导致上述部分的树脂熔融,也能抑制流动至磁体外周侧的熔融树脂形成毛刺而掉落到流路等中。
[0008]此外,在本技术的马达中,优选所述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比所述铆接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靠轴向上的另一侧,或与所述铆接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在轴向上齐平。
[0009]根据本技术的马达,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比铆接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靠轴向上的另一侧,或与铆接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在轴向上齐平,因此,在提高对构成铆接部的部分的加热温度而导致上述部分的树脂熔融时,更容易确保形成的铆接部的厚度稳定,抑制铆接部自身的材料强度降低,并抑制流动至磁体外周侧的熔融树脂形成毛刺而掉落到流路等中。
[0010]此外,在本技术的马达中,优选所述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和所述铆接部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分别与轴向垂直,所述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比所述铆接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靠轴向上的另一侧,或与所述铆接部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在轴向上齐平。
[0011]根据本技术的马达,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和铆接部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分别与轴向垂直,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比铆接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靠轴向上的另一侧,或与铆接部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在轴向上齐平,因此,在提高对构成铆接部的部分的加热温度而导致上述部分的树脂熔融时,更容易确保形成的铆接部的厚度稳定,抑制铆接部自身的材料强度降低,并抑制流动至磁体外周侧的熔融树脂形成毛刺而掉落到流路等中。
[0012]此外,在本技术的马达中,优选所述台阶部具有:第一面部,该第一面部供所述铆接部从轴向上的另一侧抵接;以及第二面部,该第二面部将所述第一面部与所述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连接,且与轴向所成的角度与所述第一面部不同。
[0013]此外,在本技术的马达中,优选所述第一面部形成为与所述轴向垂直,或者,所述第一面部形成为以越靠轴向上的另一侧则越靠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的外侧的方式倾斜。
[0014]根据本技术的马达,特别是在第一面部形成为以越靠轴向上的另一侧则越靠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的外侧的方式倾斜的情况下,当磁体相对于支承体欲朝轴向上的另一侧脱落时,铆接部不易切断。
[0015]此外,在本技术的马达中,优选所述第二面部形成为与轴向平行,且供所述铆接部从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的内侧抵接,或者,所述第二面部形成为以越靠轴向上的另一侧则越靠径向上的外侧的方式倾斜,且供所述铆接部从轴向上的另一侧抵接。
[0016]此外,在本技术的马达中,优选所述铆接部在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间隔地形成有多个。
[0017]此外,在本技术的马达中,优选所述支承体具有磁体安装部,所述磁体安装部呈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筒状,供所述磁体套设,且从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的内侧与所述磁体抵接,所述座部从所述磁体安装部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朝以所述旋转
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的外侧扩展,所述铆接部设于所述磁体安装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所述台阶部形成于所述磁体的内周面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
[0018]此外,在本技术的马达中,优选所述定子具有在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的外侧与所述磁体隔开间隔相对的定子铁芯,所述台阶部比所述定子铁芯靠轴向上的另一侧。
[0019]根据本技术的马达,定子具有在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的外侧与磁体隔开间隔相对的定子铁芯,台阶部比定子铁芯靠轴向上的另一侧,因此,能抑制台阶部对有效磁通产生的影响。
[0020]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泵装置,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马达;以及由所述马达驱动而旋转的叶轮。
[0021](技术效果)
[0022]根据本技术,在磁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供铆接部从轴向上的另一侧抵接的台阶部,因此,在将磁体从轴向上的另一侧套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具有定子和转子,该转子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且具有:磁体,该磁体呈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筒状;以及支承体,该支承体为树脂制,供所述磁体套设,且具有与所述磁体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即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面抵接的座部和与所述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抵接的铆接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供所述铆接部从轴向上的另一侧抵接的台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比所述铆接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靠轴向上的另一侧,或与所述铆接部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在轴向上齐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和所述铆接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分别与轴向垂直,所述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比所述铆接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靠轴向上的另一侧,或与所述铆接部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在轴向上齐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具有:第一面部,该第一面部供所述铆接部从轴向上的另一侧抵接;以及第二面部,该第二面部将所述第一面部与所述磁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连接,且与轴向所成的角度与所述第一面部不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部形成为与所述轴向垂直,或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沢岳彦内山智広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