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撞搅联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024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撞搅联动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直线驱动机构、导向传动机构以及冲击机构;其中所述撞铰联动机构包括和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转动连接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设置导向槽,导向槽包括螺旋导向槽以及设置在螺旋导向槽下端的直导向槽,所述架体上还设置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联动柱;所述导向柱下端连接所述冲击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导向柱先直线移动再一边旋转一遍前进,冲击机构产生瞬时高速冲击运动实现冲击头撞击,并提供足够扭力以实现冲击头旋转切割,从而实现对加胶玻璃的先撞后搅,从而高效地完成对车窗等钢化夹胶玻璃的破拆任务,且操作简单。且操作简单。且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撞搅联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应急救援
尤其是高强度钢化夹胶玻璃车窗破拆
,具体来说是一种撞搅联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车窗破拆设备如安全锤,已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领域,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明显缺点。采用安全锤等简易破拆工具,可快速将玻璃击碎,但针对目前普遍使用的钢化夹胶玻璃,由于夹胶的粘性作用,使用安全锤多次撞击后仍很难使带胶玻璃脱落,费时费力,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撞搅联动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撞搅联动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直线驱动机构、导向传动机构以及冲击机构;其中所述撞铰联动机构包括和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转动连接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设置导向槽,导向槽包括螺旋导向槽以及设置在螺旋导向槽下端的直导向槽,所述架体上还设置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联动柱;所述导向柱下端连接所述冲击机构。
[0005]所述架体上设置固定套,所述导向柱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并且可以在所述固定套内直线移动并且转动,所述导向柱下端伸出所述固定套并且与所述冲击机构连接;所述联动柱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
[0006]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柱,所述导向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导向柱下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柱穿过所述固定套并且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冲击机构。
[0007]所述架体上沿着所述导向柱的圆周设置至少两个所述联动柱,所述导向柱上沿圆周设置若干条对应的导向槽。
[0008]所述冲击机构包括中心冲撞针以及分布在所述中心冲撞针圆周的若干边缘冲撞针,所述中心冲撞针和边缘冲撞针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冲撞针与所述导向柱的转动轴线同轴。
[0009]所述中心冲撞针包括圆柱体的针体以及设置在针体末端的冲撞头;所述边缘冲撞针包括具有弧度的薄片形状的针体以及尖锐的冲撞头。
[0010]所述架体上设置若干吸盘机构,所述吸盘结构沿圆周设置在所述冲击机构的外围位置。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直线移动机构做直线运动,导向传动机构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所述导向柱先直线移动再一边旋转一遍前进,冲击机构产生瞬时高速冲击运动实现冲击头撞击,并提供足够扭力以实现冲击头旋转切割,从而实现对加胶玻璃的先撞后搅,从而高效地完成对车窗等钢化夹胶玻璃的破拆任务,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图。
[0013]图2是导向传动机构剖视立体图。
[0014]其中,是架体、2是直线驱动机构、3是导向传动机构、30是导向柱、31是第一连接柱、32是第二连接柱、300是螺旋导向槽、301是直导向槽、33是联动柱、34是固定套、4是中心冲撞针、5是边缘冲撞针、6是连接架、7是吸盘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术语“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者“上方”或者“上面”等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或“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外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描述中使用的术语比如“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撞搅联动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直线驱动机构、导向传动机构以及冲击机构;其中所述撞铰联动机构包括和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转动连接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设置导向槽,导向槽包括螺旋导向槽以及设置在螺旋导向槽下端的直导向槽,所述架体上还设置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联动柱;所述导向柱下端连接所述冲击机构。其中架体是其他个部分的安装基体。本专利技术中直线移动机构做直线运动,导向传动机构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所述导向柱先直线移动再一边旋转一遍前进,冲击机构产生瞬时高速冲击运动实现冲击头撞击,并提供足够扭力以实现冲击头旋转切割,从而实现对加胶玻璃的先撞后搅,从而高效地完成对车窗等钢化夹胶玻璃的破拆任务,且操作简单。
[0017]所述架体上设置固定套,所述导向柱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并且可以在所述固定套内直线移动并且转动,所述导向柱下端伸出所述固定套并且与所述冲击机构连接。所述联动柱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
[0018]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柱,所述导向柱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导向柱下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柱穿过所述固定套并且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冲击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导向柱之间通过轴承转
动连接。
[0019]所述架体上沿着所述导向柱的圆周设置至少两个所述联动柱,所述导向柱上沿圆周设置若干条对应的导向槽。优选设置均布的结构,这样整个导向柱受力更加均匀,支撑更加稳定。
[0020]所述冲击机构包括中心冲撞针以及分布在所述中心冲撞针圆周的若干边缘冲撞针,所述中心冲撞针和边缘冲撞针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冲撞针与所述导向柱的转动轴线同轴。具体的,所述冲击机构包括与导向柱一起运动的连接架,所述中心冲撞针位于连接架中心起撞击及顶撑作用。边缘冲撞针对称等距分布在所述连接架四周起到撞击及切割作用。一般情况下,所述中心冲撞针的末端超出所述边缘冲撞针。所述中心冲撞针的直径或者宽度方面的尺寸大于所述边缘冲撞针。
[0021]所述中心冲撞针包括圆柱体的针体以及设置在针体末端的冲撞头;所述边缘冲撞针包括具有弧度的薄片形状的针体以及尖锐的冲撞头。其中中心冲撞针的冲撞头可以设置成比较钝的形状,更方便撞击玻璃。冲击机构采用钨钢或人造金刚石等高硬度材料制成,在高压气缸的驱动下可瞬时将夹胶钢化玻璃击碎。
[0022]所述架体上设置若干吸盘机构,所述吸盘结构沿圆周设置在所述冲击机构的外围位置。一般情况下,为减轻装置重量,所述架体采用筋条框架设计。所述架体包括中心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撞搅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直线驱动机构、导向传动机构以及冲击机构;其中所述撞铰联动机构包括和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转动连接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设置导向槽,导向槽包括螺旋导向槽以及设置在螺旋导向槽下端的直导向槽,所述架体上还设置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联动柱;所述导向柱下端连接所述冲击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撞搅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设置固定套,所述导向柱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并且可以在所述固定套内直线移动并且转动,所述导向柱下端伸出所述固定套并且与所述冲击机构连接;所述联动柱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撞搅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柱,所述导向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导向柱下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柱穿过所述固定套并且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下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辉张潇康赵建波浦军陈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