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整车行驶性能的试验研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22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验研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仿真整车行驶性能的试验研究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路障对仿真整车进行试验,且可准确的观察仿真整车减震效果的仿真整车行驶性能的试验研究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仿真整车行驶性能的试验研究设备,包括有底座、第一固定块、伺服电机和第一皮带轮;底座右前侧壁设置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工作人员将仿真整车放置在第一平皮带,工作人员启动仿真整车和伺服电机,在第一平皮带转动时带动固定板向前移动,在固定板向前移动的同时,仿真整车会向后进行移动,当仿真整车与减速条接触时,工作人员可观察仿真整车抖动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整车行驶性能的试验研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验研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仿真整车行驶性能的试验研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行驶过程前,需要对汽车进行噪声、防撞和减震效果等进行试验,其中,减震效果测试是检测一辆汽车的行驶性能是否好坏的主要特征,所以需要在汽车使用前对行驶性能进行试验,人们会利用仿真整车代替汽车,进而仿真整车会模拟汽车的行驶性能进行试验。
[0003]目前,人们在对仿真整车行驶过程中进行试验时,通过人工启动仿真整车,对行驶的仿真整车进行模拟试验,由于在仿真整车进行试验时,并不具备路障对仿真整车进行试验,且在仿真整车行驶过程中,人们无法准确的观察仿真整车减震效果如何。
[0004]因此,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具备路障对仿真整车进行试验,且可准确的观察仿真整车减震效果的仿真整车行驶性能的试验研究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仿真整车行驶性能的试验研究设备,包括有底座、第一固定块、伺服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一平皮带、测试组件和移动组件,底座右前侧壁设置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转动式贯穿于底座,第二皮带轮转动式贯穿于底座后侧,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绕有第一平皮带,底座顶部设置有测试组件,底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组移动组件。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测试组件包括有支撑板、第一滑块、固定板和减速条,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均开有滑槽,两个滑槽内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之间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顶部均匀间隔设置有减速条。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移动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块、丝杆、第一挡块和限位块,底座和两个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之间均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块,每组的第一支撑块数量为两个,每组的两个第一支撑块之间均转动式设置有丝杆,丝杆上旋合式连接有第一挡块,两个支撑板相互远离一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第一挡块与限位块滑动式连接。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有双向电机、第一转轴、锥齿轮、第二支撑块、第二转轴、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和第二平皮带,底座右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双向电机,双向电机的输出轴均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底座左侧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块,两个第二支撑块上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轴,两个第一转轴和两个第二转轴相互远离的一侧均通过键连接有锥齿轮,每个丝杆下部也均通过键连接有锥齿轮,相邻的两个锥齿轮相互啮合,两个第一转轴上均设置有第三皮带轮,两个第二转轴上均设置有第四皮带轮,两个第三皮带轮与相近的第四皮带轮之间均绕有第二平皮带。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观察组件,观察组件包括有玻璃、第二固定块、第三转轴、扭力弹簧、第一挡板、第二挡块、第四转轴和第三挡块,两个玻璃均嵌入在支撑板内,两个支撑板相互远离一侧的下部均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块,左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与右侧的第二固定块之间均设置有第三转轴,两个第三转轴上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一挡板,两个第三转轴前后两侧均套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一端与第一挡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相连接,两个支撑板相互远离一侧的下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一挡板向下转动能够与第二挡块接触,两个支撑板相互远离一侧的上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第四转轴,两个第四转轴上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三挡块,第三挡块对第一挡板进行限位。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包括有第一滑套、第二滑套、第一连接块、第三固定块、第二滑块、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两个支撑板相互远离一侧的上部后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套,两个支撑板相互远离一侧的上部前侧均设置有第二滑套,两个第三挡块顶部均设置有第三固定块,左侧的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之间与右侧的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之间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中部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与第三固定块滑动式连接,两个第二滑块前下侧均设置有第一球体,两个第二滑块后下侧均设置有第二球体,在第一挡块移动时与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接触。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描画组件,描画组件包括有滑轨、海绵、限位杆、第二连接块、第二挡板和画笔,两个玻璃相互靠近一侧的上部均设置有滑轨,两个滑轨内顶部均设置有海绵,两个滑轨内部均滑动式设置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块,两个第二连接块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左右两侧均卡接有画笔,画笔与玻璃接触。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三挡块的材质为橡胶。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工作人员将仿真整车放置在第一平皮带,启动仿真整车和伺服电机,在第一平皮带转动时会带动固定板向前移动,在固定板向前移动的同时,仿真整车会向后进行移动,当仿真整车与减速条接触时,工作人员可观察仿真整车抖动效果。
[0014]2、在第一挡块向下移动时与第二球体接触,第二球体会带动第二滑块向后滑动,使第三固定块在第一连接块内向上滑动,进而使第一连接块和第三挡块向前转动,当第三挡块不再与第一挡板接触时,第一挡板向下转动,进而工作人员可通过玻璃观察仿真整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抖动幅度。
[0015]3、当仿真整车与减速条接触时,仿真整车会挤压第二挡板,在第二挡板受到挤压时,会带动画笔在玻璃上进行描画,进而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玻璃上的绘画轨迹,从而判断仿真整车抖动效果如何。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测试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转动组件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转动组件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观察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开关组件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A处的立体放大图。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开关组件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描画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名称:1

底座,2

第一固定块,3

伺服电机,4

第一皮带轮,5

第二皮带轮,6

第一平皮带,7

测试组件,71

滑槽,72

支撑板,73

第一滑块,74

固定板,75

减速条,8

移动组件,81

第一支撑块,8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整车行驶性能的试验研究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底座(1)、第一固定块(2)、伺服电机(3)、第一皮带轮(4)、第二皮带轮(5)、第一平皮带(6)、测试组件(7)和移动组件(8),底座(1)右前侧壁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第一固定块(2)上设置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4),第一皮带轮(4)转动式贯穿于底座(1),第二皮带轮(5)转动式贯穿于底座(1)后侧,第一皮带轮(4)与第二皮带轮(5)之间绕有第一平皮带(6),底座(1)顶部设置有用于对仿真整车进行路障测试的测试组件(7),底座(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组用于辅助测试组件(7)向下移动的移动组件(8)。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整车行驶性能的试验研究设备,其特征是:测试组件(7)包括有支撑板(72)、第一滑块(73)、固定板(74)和减速条(75),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72),两个支撑板(72)上均开有滑槽(71),两个滑槽(71)内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块(73),两个第一滑块(73)之间设置有固定板(74),固定板(74)顶部均匀间隔设置有减速条(75)。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真整车行驶性能的试验研究设备,其特征是:移动组件(8)包括有第一支撑块(81)、丝杆(82)、第一挡块(83)和限位块(84),底座(1)和两个支撑板(72)相互远离的一侧之间均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块(81),每组的第一支撑块(81)数量为两个,每组的两个第一支撑块(81)之间均转动式设置有丝杆(82),丝杆(82)上旋合式连接有第一挡块(83),两个支撑板(72)相互远离一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84),第一挡块(83)与限位块(84)滑动式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真整车行驶性能的试验研究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转动组件(9),转动组件(9)包括有双向电机(91)、第一转轴(92)、锥齿轮(93)、第二支撑块(94)、第二转轴(95)、第三皮带轮(96)、第四皮带轮(97)和第二平皮带(98),底座(1)右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双向电机(91),双向电机(91)的输出轴均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92),底座(1)左侧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块(94),两个第二支撑块(94)上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轴(95),两个第一转轴(92)和两个第二转轴(9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通过键连接有设置有锥齿轮(93),每个丝杆(82)下部也均通过键连接有锥齿轮(93),相邻的两个锥齿轮(93)相互啮合,两个第一转轴(92)上均设置有第三皮带轮(96),两个第二转轴(95)上均设置有第四皮带轮(97),两个第三皮带轮(96)与相近的第四皮带轮(97)之间均绕有第二平皮带(98)。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真整车行驶性能的试验研究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观察组件(10),观察组件(10)包括有玻璃(101)、第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刘秋生胡胜龙邓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