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与鉴定方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0992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与鉴定方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涉及水稻育种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包括:在待筛选或鉴定的不育系始穗达5%时,进行连续喷施三天每天喷施一次赤霉素处理,利用鼓风机对准不育系穗颈部进行持续鼓风,通过测量鼓风后样本穗颈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判断不育系样本的抗倒伏能力进行筛选或鉴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检测方法更加简单高效、节约成本,可在水稻不育系选育过程中持续施加大风逆境环境,确保育成的水稻不育系的强抗倒性,为抗倒不育系育种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方法,提高了水稻抗倒育种效率,可大幅提高杂交水稻品种在生产中的通用性。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与鉴定方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育种
,涉及一种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与鉴定方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约60%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提高产量是水稻生产的重要任务,然而伴随高产带来的是倒伏问题。近年来,随着直播稻的快速发展,倒伏成为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倒伏使水稻光合产物的形成、运输和储藏受阻,结实率降低,从而导致产量下降,一般减产10

30%,且随着倒伏时间的提前、倒伏程度的加大,倒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也越来越重。此外,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迅速减少,传统水稻生产方式正在朝着机械化和轻简化方向转型,但是成熟期倒伏会加大水稻机械收割难度,增加收割成本制约机械化进程。同时,倒伏易导致落粒,增加稻谷损失率,倒伏后如遇到阴雨天气则引起霉变或穗发芽,对稻米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引起食味品质变劣。因此,倒伏问题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和优质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0003]引起水稻倒伏的原因很多,包括肥水管理不当、病虫草害管理不及时、栽插过密、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等,但品种本身抗倒性差是诱发倒伏的首要因素。因此选育抗倒伏品种是解决水稻倒伏最好的办法,然而抗倒杂交水稻品种选育的前提是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选育。
[0004]目前,国内外关于水稻抗倒伏性鉴定及评价方法较多,其中力学判定法评价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指标主要是节间抗折力和倒伏指数。但是关于水稻不育系抗倒伏的筛选或鉴定方法鲜有报道。因此,发掘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与鉴定方法,并进行抗倒不育系的选育,对于杂交水稻高产、稳产和优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与鉴定方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以简单易行、可控可靠的方法鉴定水稻不育系的抗倒伏特性。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与鉴定方法,步骤包括:在待筛选或鉴定的不育系始穗达5%时,进行连续喷施三天每天喷施一次赤霉素处理,取喷施后第五天的样本若干,带土移栽至室内,利用鼓风机对准不育系穗颈部进行持续鼓风,通过测量鼓风后样本穗颈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判断不育系样本的抗倒伏能力进行筛选或鉴定,满足:夹角越大抗倒伏能力越强。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连续喷施3天赤霉素的用量分别为:第一天3

6g/亩、第二天7

9g/亩、第三天11

13g/亩;优选第一天5g/亩、第二天8g/亩、第三天12g/亩。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鼓风机的风速为13m/s。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鼓风机持续鼓风时间≥6小时,优选6小时。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不育系品种为两系不育系或三系不育系。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1)分别种植待鉴定不育系和抗倒伏对照不育系品种;
[0014](2)当步骤(1)的不育系始穗达5%时,进行赤霉素喷施,连续三天每天喷施一次赤霉素;
[0015](3)赤霉素喷施结束后第五天,带土挖取步骤(1)的不育系和对照品种植株各5穴,分别置于桶中并编号,利用鼓风机对着不育系穗颈部持续鼓风;
[0016](4)测量步骤(3)鼓风后的不育系和对照品种植株穗颈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
[0017](5)抗倒伏能力判断:若待鉴定不育系植株穗颈部与水平面的夹角≥抗倒伏对照不育系,则评判为抗倒伏能力较强,若待鉴定不育系植株穗颈部与水平面的夹角<抗倒伏对照不育系,则评判为抗倒伏能力较弱。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抗倒伏对照不育系品种为两系不育系对照品种1892S或三系不育系对照品种
Ⅱ‑
32A。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上述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与鉴定方法在抗倒伏水稻不育系选育中的应用,其为通过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或鉴定方法进行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淘汰抗倒性较弱的不育系材料,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抗倒性较强的不育系材料。
[0020]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1]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水稻不育系的抗倒性鉴定和筛选或鉴定方法,避免了现有技术在选育杂交组合前期未考虑不育系抗倒性,等到杂交水稻选育成功后已无法改变抗倒性的技术缺陷。
[0022]2.本专利技术方法可在水稻不育系选育过程中持续施加大风逆境环境,确保育成的水稻不育系的强抗倒性,为抗倒不育系育种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方法,提高了水稻抗倒育种效率,可大幅提高杂交水稻品种在生产中的通用性。
[0023]3.本专利技术适宜对水稻不育系进行大批量的抗倒性筛选,相比较现有技术的抗倒性检测更加简单高效、节约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5]实施例1
[0026]2019年对部分水稻不育系材料,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不育系抗倒性的鉴定,同时,用茎秆力学指标判定方法鉴定不育系抗倒性,用以验证本申请方法的可行性。所有种子均由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0027]本次鉴定的水稻不育系名称分别为:1892S、荃211S、广占63S、安农9054S和03S。
[0028](一)本专利技术鉴定方法筛选抗倒性的具体步骤和结果如下:
[0029]S1:在荃银农科院合肥南岗育种基地,6月6日播种待鉴定水稻不育系荃211S、广占63S、安农9054S、03S和抗倒伏对照不育系1892S,6月28日移栽;
[0030]S2:8月18日不育系始穗达5%时,于8月19日喷施赤霉素5g/亩,8月20日喷施赤霉素8g/亩、8月21日喷施赤霉素12g/亩;
[0031]S3:赤霉素喷施结束后第五天,8月26日带土挖取上述水稻不育系和对照不育系品种植株各5穴,分别置于桶中移至室内,将鼓风机风速调至13m/s并对着不育系穗颈部持续鼓风6小时;
[0032]S4:用量角器测量S3中鼓风后的不育系植株穗颈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以及对照不育系穗颈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测得荃211S、广占63S、安农9054S、03S和对照1892S穗颈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平均值分别为63
°
、41
°
、61
°
、47
°
、58
°

[0033]S5:其中荃211S和安农9054S不育系植株穗颈部与水平面的夹角≥抗倒伏对照不育系,评判为抗倒性较强;广占63S和03S不育系植株穗颈部与水平面的夹角<抗倒伏对照不育系,评判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与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在待筛选或鉴定的不育系始穗达5%时,进行连续喷施三天每天喷施一次赤霉素处理,取喷施后第五天的样本若干,带土移栽至室内,利用鼓风机对准不育系穗颈部进行持续鼓风,通过测量鼓风后样本穗颈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判断不育系样本的抗倒伏能力进行筛选或鉴定,满足:夹角越大抗倒伏能力越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与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喷施3天赤霉素的用量分别为:第一天3

6g/亩、第二天7

9g/亩、第三天11

13g/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与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天5g/亩、第二天8g/亩、第三天12g/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与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的风速为13m/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与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鼓风机持续鼓风时间≥6小时,优选6小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倒伏水稻不育系的筛选与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育系品种为两系不育系或三系不育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倒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从合周桂香王慧申广勒杨韦严志俞程陈琳张云虎庞战士刘兴江李方宝杨龙树杨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