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限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924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51
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转向轴(1)的转向柱(2)的回转限制装置,其包括壳体(3)、第一止挡杆(4)、第二止挡杆(5)和止挡件(6)。第一止挡杆(4)与转向轴(1)不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止挡杆(5)相对于转向轴(1)可转动地支承,并且止挡件(6)与壳体(3)位置固定地连接。当达到规定的旋转角度时,第一止挡杆(4)抵靠第二止挡杆(5),并且第二止挡杆(5)抵靠止挡件(6),使得转向轴(1)的旋转运动受到限制,其中第二止挡杆(5)具有沿转向轴(1)的周向方向在两侧布置的弹簧元件(10)。件(10)。件(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回转限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线控转向系统的包括转向轴的转向柱的回转限制装置,其包括壳体、第一止挡杆、第二止挡杆和止挡件,其中第一止挡杆与转向轴不可旋转地连接,其中第二止挡杆相对于转向轴可旋转地支承,并且其中止挡件与壳体位置固定地连接。

技术介绍

[0002]线控转向系统的特点是方向盘和可转向的车轮之间没有机械连接。取而代之的是,线控转向系统设置了用于检测转向请求、用于电气转发检测到的转向请求以及用于执行电气转发的转向请求的装置。因此,在线控转向系统中可能的是,如果方向盘的旋转运动,即转向角不受限制,则方向盘和因此与该方向盘不可旋转地连接的转向轴可不受阻碍且不受限制地旋转。为了给驾驶员提供尽可能逼真的驾驶体验并因此提高驾驶安全性,有必要限制方向盘的最大可能回转或最大可能旋转。线控转向系统的设计通常需要方向盘转动多于一整圈才能从第一个终止止挡在相反的旋转方向中转向至第二个终止止挡。这对应于传统转向系统中的回转限制。
[0003]除了传达尽可能逼真的驾驶体验外,限制方向盘的旋转运动对于防止卷式弹簧撕裂也很重要。卷式弹簧本质上是一种盘绕的扁平带状电缆,其用于在发生事故时将点火脉冲传输到位于方向盘中的安全气囊。因此,卷式弹簧的完整性对于驾驶安全非常重要。卷式弹簧的尺寸设计得如此之长,以使方向盘可以从第一终止止挡旋转到第二终止止挡而不会撕裂。由于卷式弹簧总是并非无限长的,因此在转向柱中带有安全气囊的线控转向系统中,必须限制方向盘的旋转运动,以防止卷式弹簧被撕裂。
[0004]为了限制方向盘的旋转,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在方向盘的旋转方向上设置止挡件。DE 103 12 516 A1公开了一种具有回转限制器的转向柱,其中设置有两个分别具有一个螺旋轨道的圆盘,其中在螺旋轨道之间设有球。当转向轴旋转时,球在螺旋轨道中移动。
[0005]该解决方案的一个缺点是部件要求的高度尺寸精度和部件对公差的高度敏感性。如果不满足部件的高要求尺寸精度,球可能会在螺旋轨道中发出嘎嘎声。另一个缺点是转向柱的误用会导致回转限制器卡住。
[0006]DE 10 2019 111 993 A1公开了一种反馈致动器,其包括可旋转地支承在转向轴上的第一止挡元件、固定的第二止挡元件和带动元件。固定的止挡件在此形成硬止挡件。
[0007]JP 6393858 B1还公开了设置两个可旋转地支承的止挡元件和两个固定的止挡元件以用于限制回转。其中两个固定的止挡元件限制一个可旋转的止挡元件的旋转运动,并且另一个止挡元件的旋转运动由上述一个可旋转的止挡元件限制。固定的止挡元件在此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以减少止挡的影响。然而,由此不再明确定义终止止挡。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鉴于上述已知回转限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回转限制装置,其确保安全运行并且其运行安静且舒适。
[0009]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回转限制装置来实现。有利的扩展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0010]提出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转向轴的转向柱的回转限制装置,其包括壳体、第一止挡杆、第二止挡杆和止挡件,其中第一止挡杆与转向轴不可旋转地连接,其中第二止挡杆相对于转向轴可转动地支承,并且其中止挡件与壳体位置固定地连接,其特征在于,当达到规定的旋转角度时,第一止挡杆抵靠第二止挡杆,并且第二止挡杆抵靠止挡件,使得转向轴的旋转运动受到限制。
[0011]第一止挡杆与转向轴不可旋转地连接,即第一止挡杆与转向轴一起转动,而该第一止挡杆与转向轴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第二止挡杆在此可转动地固定在第一止挡杆上。第二止挡杆可以设计成当第一止挡杆旋转时被第一止挡杆带动,即其至少部分地与第一止挡杆一起旋转。止挡件也可以称为静止止挡件。止挡件形成位置固定的或静止的支撑。
[0012]旋转运动通过第二止挡杆的带动而限制。在终止止挡中,第二止挡杆的止挡元件阻止第一止挡杆相对于壳体的进一步旋转。
[0013]第二止挡杆有利地具有沿转向轴的周向方向布置在两侧的弹簧元件。弹簧元件可弹性变形。其可以与第二止挡杆一件式形成,或者形成为可以与第二止挡杆连接的单独部件。弹簧元件有利地相对于第二止挡杆的对称轴线彼此相对布置。弹簧元件均设置用于与止挡元件相互作用。尤其规定,弹簧元件不在止挡杆的整个侧面长度上延伸。因此,弹簧元件有利地比止挡杆的侧面长度短。弹簧元件的弹簧作用分别指向与转向运动相反的方向。如果弹簧元件弹性变形,即弯曲,直到其机械接触第二止挡杆,那么方向盘和因此转向轴以及第一止挡杆不能再在这个旋转方向上进一步旋转并且到达终止止挡。在此方面,终止止挡有利地形成限定的最终终止止挡,有利地,转向轴不能够超过该终止止挡而进一步旋转。如果弹簧元件在其与止挡元件机械接触之后通过该止挡元件弹性变形,则所产生的弹簧作用也有利地减慢转向运动,特别是在即将到达终止止挡之前。因此,转向运动有利地不会被终止止挡突然停止。这增加了转向时的舒适度。然而有利地保留了明确限定的终止止挡,当弹簧元件机械地接触第二止挡杆并且因此弹簧元件不会发生进一步偏转时达到该终止止挡。尤其规定,具有弹簧元件的第二止挡杆和止挡件相互协调,使得当止挡杆止挡时,取决于旋转方向,弹簧元件中的一个首先接触止挡件。对于弹簧元件的弹簧行程的路径而言,止挡杆可以有利地克服弹簧力进一步移动,有利地进一步移动到止挡杆的有利地突出超过弹簧元件的刚性部分接触止挡件的另一区段并由此防止进一步旋转的程度。
[0014]弹簧元件可以具有线性或非线性特性曲线。弹簧元件也可以是带有气体弹簧或空气弹簧的元件。
[0015]弹簧元件的弹簧作用还有利地使得转向轴被压出终止止挡的状态。由于弹簧作用是基于弹簧元件的弹性变形或弹簧元件的气体回弹或空气回弹,即其是纯机械的或气动的,因此弹簧作用也可以在没有电源供应的情况下,尤其是当线控转向柱关闭或损坏的状态下得以保证。绝对转向角的测量优选可以在转向柱被压出终止止挡的状态下利用转向轴的空间定向进行。
[0016]弹簧元件的弹簧作用的另一个积极效果是在第一止挡杆的旋转运动中对第二止挡杆的均匀带动。有利地,弹簧元件分别设计为具有开放端的可弹性变形的接片。尤其规定,弹簧元件平行于止挡杆的侧向界限延伸。相应的弹簧元件尤其可以通过在止挡杆中形
成切口而形成,其中止挡杆的此时自由的部分有利地分别形成弹簧元件。
[0017]弹簧元件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具体实施例也显示在附图中,其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解释。
[0018]在回转限制装置的有利实施例中,第一止挡杆具有在转向轴的周向方向中在两侧布置的凹部。这些凹部可以相对于第一止挡杆的对称轴线彼此相对地布置。这些凹部分别用于容纳止挡元件并且优选地设计成与要容纳的止挡元件形状互补。例如,如果要容纳的止挡元件是圆柱形的,则第一止挡杆的相应凹部优选地是半圆形的。凹部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凹部尤其可以设计为有角的。
[0019]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第一止挡杆具有止挡元件。第一止挡杆的止挡元件可以设计为圆柱形销(Stift)或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转向轴(1)的转向柱(2)的回转限制装置,其包括壳体(3)、第一止挡杆(4)、第二止挡杆(5)和止挡件(6),其中所述第一止挡杆(4)与所述转向轴(1)不可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止挡杆(5)相对于所述转向轴(1)能转动地支承,并且其中所述止挡件(6)与所述壳体(3)位置固定地连接,其特征在于,当达到规定的旋转角度时,所述第一止挡杆(4)抵靠第二止挡杆(5),并且所述第二止挡杆(5)抵靠所述止挡件(6),使得所述转向轴(1)的旋转运动受到限制,其中所述第二止挡杆(5)具有沿转向轴(1)的周向方向在两侧布置的弹簧元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杆(4)具有在所述转向轴(1)的周向方向中在两侧布置的凹部(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止挡杆(4)具有止挡元件(8)。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回转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杆(5)具有止挡元件(9)。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回转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杆(5)包括第一部分(11)和在转向轴(1)的轴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部分(11)间隔开的第二部分(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杆(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塞巴斯蒂安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