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883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相连的多组钢组合梁单元,每个所述钢组合梁单元分别包括两个组合钢梁、设置于两个所述组合钢梁之间的若干型钢连接件、将每个所述型钢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组合钢梁两端锁紧的连接螺栓、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型钢连接件之间的排桩、填充于两个所述型钢连接件和两个所述组合钢梁之间的混凝土单元;所述排桩的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两个所述组合钢梁及所述型钢连接件通过贯穿所述组合钢梁及所述型钢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螺栓形成拼装式整体结构,将该整体结构吊装至指定位置后,在两组所述组合钢梁及所述型钢连接件之间的围合区域进行所述排桩施工,得到一体完成的排桩桩体及梁身结构。排桩桩体及梁身结构。排桩桩体及梁身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排桩支护结构顶部均需设计冠梁,该冠梁对协调排桩桩体之间的变形、传递水平荷载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排桩支护结构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在排桩支护结构施工时,通常只是桩身施工完成后,通过对桩头进行凿除后,再通过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完成冠梁施工,传统施工方法工序繁琐、工期长,会造成产生粉尘和噪音污染,且人工劳动力投入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包括相连的多组钢组合梁单元,每个所述钢组合梁单元分别包括两个组合钢梁、设置于两个所述组合钢梁之间的若干型钢连接件、将每个所述型钢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组合钢梁两端锁紧的连接螺栓、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型钢连接件之间的排桩、填充于两个所述型钢连接件和两个所述组合钢梁之间的混凝土单元;所述排桩的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型钢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型钢连接件垂直的翼缘板,所述型钢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穿过所述翼缘板和所述组合钢梁的连接螺栓锁紧。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组合钢梁的高度大于该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若干所述型钢连接件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该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螺栓包括竖直设置的至少一排。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组合钢梁包括两个侧板和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钢肋板,所述连接螺栓贯穿两个所述侧板。
[0009]进一步的是,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端头附加肋板,所述端头附加肋板分别位于每竖排所述连接螺栓的两侧。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组合钢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排连接螺栓孔。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组合钢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附加钢板,所述连接螺栓贯穿所述组合钢梁两侧的所述附加钢板。
[0012]进一步的是,相邻两个所述钢组合梁单元之间通过设置于相邻所述组合钢梁之间的平面钢板或者附加角钢锁紧。
[0013]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两个所述组合钢梁及所述型钢连接件通过贯穿所述组合钢梁及所述型钢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螺栓形成拼装式整体结构,将该整体结构吊
装至指定位置后,在两组所述组合钢梁及所述型钢连接件之间的围合区域进行所述排桩施工,将混凝土原料填充至所述排桩顶部时,确保混凝土原料填满两个组合钢梁与型钢连接件之间的空隙,得到一体完成的排桩桩体及梁身结构。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两个组合钢梁与型钢连接件通过连接螺栓进行拼接安装,得到组合钢梁框架单元;b、在待施工地面开沟槽,然后将多个组合钢梁框架放入预设位置,并将相邻组合钢梁框架固定连接;c、在每个组合钢梁框架单元的两个组合钢梁(1)与型钢连接件(3)之间的空隙中施工排桩(4);d、向每个组合钢梁框架单元的两个组合钢梁(1)与型钢连接件(3)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混凝土原料至至排桩(4)顶部,形成混凝土单元(12),并待混凝土单元(12)稍凝固或者凝固;e、依次拆卸连接螺栓(2)、两个组合钢梁(1)、型钢连接件(3)。
[0015]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施工方法,施工方法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梁组合结构,充分利用两个组合钢梁与型钢连接件抗拉压能力,一体完成排桩桩体及梁身结构;型钢连接件高度等于或超过设计梁高,减小混凝土浇筑时对临近空隙的影响,同时确保回收拆除时的施工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中平直段接头连接大样;图4为图3中B处拒不放大剖面大样;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的钢组合梁单元在45度角位置时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的钢组合梁单元在90度角位置时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与常规钢筋混凝土梁连接大样;图中标记为:组合钢梁1,侧板11,连接螺栓2,型钢连接件3,翼缘板31,排桩4,钢肋板5,端头附加肋板6,附加钢板7,附加角钢8,混凝土冠梁主筋9,混凝土冠梁箍筋10,端头通长螺栓11,混凝土单元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
本专利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19]请参阅图1至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包括相连的多组钢组合梁单元,每个所述钢组合梁单元分别包括两个组合钢梁1、设置于两个所述组合钢梁1之间的若干型钢连接件3、将每个所述型钢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组合钢梁两端锁紧的连接螺栓2、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型钢连接件3之间的排桩4、填充于两个所述型钢连接件3和两个所述组合钢梁1之间的混凝土单元12;所述排桩4的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两个所述组合钢梁1及所述型钢连接件3通过贯穿所述组合钢梁1及所述型钢连接件3之间的连接螺栓2形成拼装式整体结构,将该整体结构吊装至指定位置后,在两组所述组合钢梁1及所述型钢连接件3之间的围合区域进行所述排桩4施工,将混凝土原料填充至所述排桩4顶部时,确保混凝土原料填满两个组合钢梁1与型钢连接件3之间的空隙,得到从而一体完成的排桩4桩体及梁身结构。
[0020]所述型钢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型钢连接件垂直的翼缘板31,所述型钢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通过穿过所述翼缘板31和所述组合钢梁1的连接螺栓2锁紧。
[0021]所述组合钢梁1的高度大于该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若干所述型钢连接件3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该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所述组合钢梁1及所述型钢连接件3高度等于或超过设计梁高,可以混凝土原料填充时对临近空隙的影响,同时确保回收拆除时的施工便捷性,所述连接螺栓2包括竖直设置的至少一排。
[0022]所述组合钢梁1包括两个侧板11和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11之间的钢肋板5,所述连接螺栓2贯穿两个所述侧板11。
[0023]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端头附加肋板6,所述端头附加肋板6分别位于每竖排所述连接螺栓2的两侧。
[0024]所述组合钢梁1上沿其长度方向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的多组钢组合梁单元,每个所述钢组合梁单元分别包括两个组合钢梁(1)、设置于两个所述组合钢梁(1)之间的若干型钢连接件(3)、将每个所述型钢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组合钢梁两端锁紧的连接螺栓(2)、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型钢连接件(3)之间的排桩(4)、填充于两个所述型钢连接件(3)和两个所述组合钢梁(1)之间的混凝土单元(12);所述排桩(4)的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型钢连接件垂直的翼缘板(31),所述型钢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通过穿过所述翼缘板(31)和所述组合钢梁(1)的连接螺栓(2)锁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钢梁(1)的高度大于该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若干所述型钢连接件(3)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该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2)包括竖直设置的至少一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钢梁(1)包括两个侧板(11)和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11)之间的钢肋板(5),所述连接螺栓(2)贯穿两个所述侧板(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型钢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运涛李苏春韩霜鲁瑞武杨焕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岩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