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搅拌桩型、灌注桩型冠梁施工方法及冠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680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泥土搅拌桩型、灌注桩型冠梁施工方法及冠梁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施工场地整平,测量放线、定轴线、排桩桩位、开沟槽;搅拌桩机移动到位并调平;搅拌桩机进行单幅及成排搅拌桩施工;将装配式冠梁吊装到位,定位调平;将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板桩按插入装配式冠梁内部的空格中;待本幅范围内装配式冠梁安装完毕,移动搅拌桩机进行下一幅段装配式冠梁定位;将各幅段装配式冠梁连接成一体;待基坑或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对装配式冠梁拆除回收。简易可行,使得冠梁系统和围护结构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两者可一次成型、节约资源、人力、工期及造价的同时,避免环境污染,且可以重复利用,可达到进一步节约资源和造价的目的。可达到进一步节约资源和造价的目的。可达到进一步节约资源和造价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泥土搅拌桩型、灌注桩型冠梁施工方法及冠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水泥土搅拌桩型冠梁施工方法、灌注桩型冠梁施工方法以及装配式冠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岩土工程蓬勃发展,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各类基坑支护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基坑工程越挖越深、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垂直基坑支护结构应用尤其广泛。
[0003]垂直基坑支护技术中,最常用的为钢板桩、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板桩、管桩、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以上围护结构均为单根、单幅的结构形式,需要在其顶部采用冠梁、连梁等进行连接,才能确保围护结构的整体性、连续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以往采用的冠梁形式基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少量为型钢结构)。这样带来的问题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冠梁施工,需对原有桩头进行凿除、绑扎钢筋、支模版、浇筑混凝土等传统工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工期,污染环境,同时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对于采用以往型钢结构的冠梁或围檩,因其未能与钢筋混凝土、水泥土等结构体融为一体,仅仅依靠型钢结构自身的强度和刚度受力,应用范围大打折扣。因此,采用一种简易可行、节约资源、人力、工期及造价的冠梁系统解决以上问题显得尤为紧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泥土搅拌桩型冠梁施工方法、灌注桩型冠梁施工方法以及装配式冠梁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土搅拌桩型冠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将施工场地整平,测量放线、定轴线、排桩桩位、开沟槽;B1、搅拌桩机移动到位并调平;C1、搅拌桩机进行单幅及成排搅拌桩施工;D1、将装配式冠梁吊装到位,定位调平;C1、将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板桩按插入装配式冠梁内部的空格中;D1、待本幅范围内装配式冠梁安装完毕,移动搅拌桩机进行下一幅段装配式冠梁定位;E1、将各幅段装配式冠梁连接成一体;F1、待基坑或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对装配式冠梁拆除回收。
[0006]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式冠梁为预制装配式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E1或者步骤F1或者步骤G1的后面还包括:使用搅拌桩机搅出来的水泥浆液填充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板桩桩体与装配式冠梁之间的空隙。
[000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E1包括:将相邻所述装配式冠梁之间通过锚栓/螺钉/卡扣/焊
接连接,将各幅段装配式冠梁连接成一体。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灌注桩型冠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2、将施工场地整平,测量放线、定轴线、排桩桩位、开沟槽;B2、将装配式冠梁放入沟槽,吊装到位,定位调平,预留好桩孔;C2、搅拌桩机移动到位并调平;D2、在装配式冠梁内预留好的桩孔进行灌注桩、管桩;E2、对钻孔灌注桩下完钢筋笼后,灌注桩内浇筑混凝土填塞装配式冠梁预留桩孔之间的空隙;F2、对预制管桩/板桩施工到标高后,采用混凝土/水泥土填塞装配式冠梁与预制管桩/板桩之间的空隙;G2、待本幅范围内装配式冠梁安装完毕,移机进行下一幅段装配式冠梁定位和施工;H2、将各幅段装配式冠梁连接成一体;I2、待基坑或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对装配式冠梁拆除回收收。
[0010]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式冠梁为预制装配式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H2包括:将相邻所述装配式冠梁之间通过锚栓/螺钉/卡扣/焊接连接,将各幅段装配式冠梁连接成一体。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冠梁系统,包括桩体、设置于所述桩体顶部的装配式冠梁、设置于所述装配式冠梁中的型钢/灌注桩以及设置于所述装配式冠和所述型钢/灌注桩之间的混凝土/水泥土。
[0013]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式冠梁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翼缘板和连接两个所述翼缘板之间的若干腹板。
[0014]本专利技术的水泥土搅拌桩型冠梁施工方法、灌注桩型冠梁施工方法,对于排桩结构,如钢板桩、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板桩、管桩、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在其顶部预设所述装配式冠梁,包括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可以避免二次开挖、凿桩头、凿水泥土、绑扎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等传统工序,随排桩结构一次成型。上述施工方法简易可行,使得冠梁系统和围护结构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两者可一次成型、节约资源、人力、工期及造价的同时,避免环境污染,且该装配式冠梁可以重复利用,可达到进一步节约资源和造价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至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水泥土搅拌桩型冠梁施工方法在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板桩等需先搅拌再插入围护结构体中的平剖面图,其中:图1为隔一根型钢设置一道肋板的装配式冠梁平面图;图2为隔二根型钢设置一道肋板的装配式冠梁平面图;图3为隔一根型钢设置一道肋板的装配式冠梁剖面图;图4为隔二根型钢设置一道肋板的装配式冠梁剖面图;图中标记为:装配式冠梁1,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板桩2,装配式冠梁和桩体之间的空隙3;
附图5至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型冠梁施工方法在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管桩、板桩等需成孔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压桩成型中的平剖面图,其中:图5为隔一根桩或墙段设置一道肋板的装配式冠梁平面图;图6为隔二根桩或墙段设置一道肋板的装配式冠梁平面图;图7为隔一根桩或墙段设置一道肋板的装配式冠梁剖面图;图8为隔二根桩或墙段设置一道肋板的装配式冠梁剖面图;图中标记为:装配式冠梁4,灌注桩/管桩板桩5,装配式冠梁和桩体之间的空隙6;图9至图12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冠梁四种平面图的示例:图9为装配式单板式钢结构冠梁平面图;图10为装配式组合式钢结构冠梁平面图;图11为装配式组合式钢-钢筋混凝土冠梁平面图;图12为配式钢筋混凝土冠梁平面图;图中标记为:腹板7,翼缘板8。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水泥土搅拌桩型冠梁施工方法,适用于排桩结构,如钢板桩、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板桩、管桩、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该装配式冠梁1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并采用钢结构,可随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板桩2插入过程中一次成型,钢结构的装配式冠梁1采用隔一根型钢设置一道肋板,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1、将施工场地整平,测量放线、定轴线、排桩桩位、开沟槽;B1、搅拌桩机移动到位并调平;C1、搅拌桩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单幅及成排搅拌桩施工;D1、将装配式冠梁1吊装到设计位置,定位调平;C1、将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板桩2按插入装配式冠梁1内部的空格中;D1、待本幅范围内装配式冠梁1安装完毕,移动搅拌桩机进行下一幅段装配式冠梁1的定位;E1、将各幅段装配式冠梁1连接成一体,具体的,将相邻所述装配式冠梁1之间通过锚栓/螺钉/卡扣/焊接连接,将各幅段装配式冠梁1连接成一体;F1、待基坑或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对装配式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土搅拌桩型冠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将施工场地整平,测量放线、定轴线、排桩桩位、开沟槽;B1、搅拌桩机移动到位并调平;C1、搅拌桩机进行单幅及成排搅拌桩施工;D1、将装配式冠梁吊装到位,定位调平;C1、将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板桩按插入装配式冠梁内部的空格中;D1、待本幅范围内装配式冠梁安装完毕,移动搅拌桩机进行下一幅段装配式冠梁定位;E1、将各幅段装配式冠梁连接成一体;F1、待基坑或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对装配式冠梁拆除回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型冠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冠梁为预制装配式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型冠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1或者步骤F1或者步骤G1的后面还包括:使用搅拌桩机搅出来的水泥浆液填充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板桩桩体与装配式冠梁之间的空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型冠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1包括:将相邻所述装配式冠梁之间通过锚栓/螺钉/卡扣/焊接连接,将各幅段装配式冠梁连接成一体。5.一种灌注桩型冠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2、将施工场地整平,测量放线、定轴线、排桩桩位、开沟槽;B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运涛李苏春韩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岩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