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扰膜、屏幕总成及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82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干扰膜、屏幕总成及显示器,能够使得使用者仅在特定的角度接收显示器发射的光线,减少光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干扰膜贴合在显示面板上,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离型膜、百叶窗膜以及第二离型膜,其中,百叶窗膜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隔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屏幕总成,包括上述的防干扰膜以及偏光片、增亮膜、玻璃盖板及光学膜,偏光片、增亮膜、防干扰膜、玻璃盖板及光学膜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及上述屏幕总成,偏光片远离增亮膜的一侧贴附于显示面板上。偏光片远离增亮膜的一侧贴附于显示面板上。偏光片远离增亮膜的一侧贴附于显示面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干扰膜、屏幕总成及显示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干扰膜、屏幕总成及显示器。

技术介绍

[0002]乘用车摄像机

监视器系统作为汽车外后视镜的创新产品,目前已有部分车型量产上市,车内需要在左右各布置一块专用显示面板以显示车辆两侧后方视野,现有车内显示面板为任意方向可见屏幕画面,这种任意方向可见屏幕画面的显示面板导致副驾乘客能够直视副驾侧显示面板,副驾侧显示面板动态的画面容易引起乘客眩晕,夜晚乘车容易眩目。
[0003]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扰膜、屏幕总成及显示器,该防干扰膜能够使得使用者仅在特定的角度接收显示器发送的光线,减少光污染。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干扰膜,贴合在显示面板上,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离型膜、百叶窗膜以及第二离型膜,其中,所述百叶窗膜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隔板。
[0006]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为平板状,两个相邻的所述隔板之间的间距为0.01mm

0.2mm,所述隔板的宽度为0.1mm

0.3mm。
[0007]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与所述第二离型膜相互平行,所述隔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离型膜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0008]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防干扰膜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隔板的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从所述第二离型膜至所述第一离型膜所在方向,三角形或梯形的多个所述隔板的宽度的变化趋势相同。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隔板内添加有黑色油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型膜和所述第一离型膜均为聚碳酸酯膜。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干扰膜还包括胶黏剂层,所述百叶窗膜通过所述胶黏剂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离型膜或所述第二离型膜上。
[0012]本专利技术还一种屏幕总成,包括上述的防干扰膜以及偏光片、增亮膜、玻璃盖板及光学膜,所述偏光片、所述增亮膜、所述防干扰膜、玻璃盖板及光学膜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还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及上述屏幕总成,所述偏光片远离所述增亮膜的一侧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百叶窗膜通过所述胶黏剂层固定于所述第二离型膜上,所述第二离型膜远离所述胶黏剂层的一侧贴附于所述增亮膜上。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干扰膜、屏幕总成及显示器,能够利用百叶窗遮挡光线的方式来实现显示器可视角度的选择,减少光污染,有效解决了除必须人员在其可视范围内能够接受光源外,其他人避免光线进入视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中本专利技术显示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干扰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车内显示器屏幕的画面可视范围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干扰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际应用的情景模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2所示,一种显示器200包括显示面板90及贴合到显示面板90上的屏幕总成。屏幕总成贴附于显示面板90上,包括从靠近显示面板90方向至远离显示面板90方向,依次层叠连接有偏光片50、增亮膜60、防干扰膜100、玻璃盖板70以及光学膜80。防干扰膜100的下表面贴附于增亮膜60上,上表面贴附于玻璃盖板70上,包括从靠近偏光片50方向至远离偏光片50方向依次层叠连接的第二离型膜40、胶粘剂层30、百叶窗膜20及第一离型膜10。其中,偏光片50及增亮膜60设置于第二离型膜40远离百叶窗膜20的一侧,增亮膜60设置于偏光片50与第二离型膜40之间。玻璃盖板70及光学膜80设置于第一离型膜10远离百叶窗膜20的一侧,玻璃盖板70设置于光学膜80与第一离型膜10之间。
[0023]其中,百叶窗膜20由多个隔板21间隔设置而形成。在第一实施例中,隔板21呈平板状,第一离型膜10与第二离型膜40相互平行,每个隔板21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离型膜10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每个隔板21均通过胶粘剂层30固定于第二离型膜40上。两个相邻的隔板21之间的间距为0.01mm

0.2mm,优选为0.07mm。所述隔板21的宽度为0.1mm

0.3mm,优选为0.2mm。这里的宽度是指隔板21在第一离型膜10至第二离型膜40之间的距离。而防干扰膜100的总厚度可以为0.38mm。
[0024]在其它实施例中,平板状的隔板21与第一离型膜10及第二离型膜40的角度也可以根据需要,如显示面板90的布设位置,朝向角度等其它参数来确定。
[0025]可以理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胶黏剂层30也可以设置于百叶窗膜20与第一离型膜10之间。
[0026]第一离型膜10和第二离型膜40均为聚碳酸酯膜,聚碳酸酯膜具有高透光率,并且耐高温和耐低温,这些特性使得防干扰膜100具有广阔的使用空间。
[0027]偏光片50能够使得原本设定的偏振方向的光通过,其他的光线不会对外进行输出,这样就会减少其他不必要光源对视线的干扰。增亮膜60能够使得光的通透性增加并且减少光的反射性,这样就会增加视线对光源的捕获能力提高准确识辩率。光学膜80,如AR/AG/AF光学膜能够对显示面板90提升透光率、增加防眩光、增加防指纹的处理。其中,偏光片50和增亮膜60与防干扰膜100共同作用,能够保证显示面板90的作用区域显示亮度的同时减少对非作用区域的光污染。在图1和图2中,箭头的方向为光由显示面板90向外的发射方向。这里的显示面板90作用区域是指应该看显示面板90的人,例如汽车司机、手机持有者等等,这里的显示面板90非作用区域,就是除上述作用区域以外的区域。
[0028]防干扰膜100贴合在显示面板90上时,由于隔板21的设置,这样的贴合方式能够使
得显示面板90发射出来的光线控制在法线
±
30
°
的可视角内,也就是普通的显示面板90是平面板时,发射出来的光在较大的范围内眼睛都能接收到,但是有了上述防干扰摸100贴合在显示面板90后,眼睛仅能够在显示面板90对面特定的角度,如60
°
以内的区域位置观测到显示面板90发射的光(如图2、3所示)。在这样的显示面板90(后视镜)调整角度安装在司机的左右侧时,能够大大减少左右侧显示面板90对副驾乘客以及后排乘客的光源干扰,提升乘车体验。也即,该防干扰膜能够使得使用者仅在特定角度接收显示器发送的光线。
[0029]如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根据使用者对不同光源角度的需求,沿垂直于防干扰膜10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干扰膜,贴合在显示面板(9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离型膜(10)、百叶窗膜(20)以及第二离型膜(40),其中,所述百叶窗膜(2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隔板(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1)为平板状,两个相邻的所述隔板(21)之间的间距为0.01mm

0.2mm,所述隔板(21)的宽度为0.1mm

0.3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干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10)与所述第二离型膜(40)相互平行,所述隔板(2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离型膜(10)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扰膜,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防干扰膜(10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隔板(21)的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从所述第二离型膜(40)至所述第一离型膜(10)所在方向,三角形或梯形的多个所述隔板(21)的宽度的变化趋势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扰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21)内添加有黑色油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伟徐伟陈文庆朱光欢田帅王文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