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芳基酰胺类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010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化学领域,涉及式I所示的一类能抑制Abelson蛋白(Abl1)、Abelson相关蛋白(Abl2)和相关的嵌合蛋白质、特别是Bc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芳基酰胺类化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抑制Abelson蛋白(Abl1)、Abelson相关蛋白(Abl2)和相关的嵌合蛋白质、特别是Bcr

Abl1的酪氨酸激酶酶活性的(杂)芳基酰胺类化合物,包含它们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已知的(杂)芳基酰胺类化合物是一类Bcr

Abl激酶抑制活性化合物,是Bcr

Abl酪氨酸激酶的变构抑制剂。Bcr

Abl融合基因是由人造血干细胞中9号和22号染色体之间的相互易位,费城染色体(Ph)上Bcr和Abl1基因融合导致的。其表达出的酪氨酸激酶使一系列调节细胞生长、分化、死亡的信号通路被异常激活,引起细胞增殖、黏附和生存性质的改变,进而导致多种肿瘤的产生,因此抑制Bcr

Abl酪氨酸激酶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0003](杂)芳基酰胺类结构化合物如ABL001(又名Asciminib,化学名为(R)

N...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立体异构体、溶剂合物或水合物,其中:Y选自CH或N;R1独立地选自氢、卤素、腈基、羟基,可以为单、双或多取代;R2选自

CF2‑
Y1;Y1选自氢、氯、氟、甲基、二氟甲基和三氟甲基;Z选自化学键、O和S(O)0‑2;或者

Z

R2一起表示

SF5;Het是吡咯烷基;其中所述吡咯烷基被1个或多个R
a
基团取代;R
a
选自氢、羟基、甲基、卤素、甲氧基、羟基

甲基、氨基、甲基

氨基、氨基

甲基、三氟甲基、氰基和氨基

羰基;Link为脲、硫脲、Link为脲、硫脲、R3为其中X1‑
X9独立地选自CR
c
或N,且X6,X7,X8和X9中的一个为母核连接的C原子,X
10
选自O、S或NR
b
,X
11
选自O、S、NR
b
或C(R
c
)2;m为0、1、2、3或4;n为0、1、2、3、4、5、6或7;R
b
独立地选自氢、乙酰基、C1‑6烷基或C1‑6卤代烷基;R和R
c
独立地选自氢、卤素、腈基、硝基、羟基、醛基、羧基、乙酰胺基、乙氧羰基、氨基酰基、

NH2、

NHC1‑6烷基、

N(C1‑6烷基)2、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1‑6羟基代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卤代烷氧基、C3‑7杂环烷基、C6‑
10
芳基或C5‑
10
杂芳基;或者相同原子或相邻原子上的两个R基团可以一起形成C3‑7环烷基、C3‑7杂环烷基、C6‑
10
芳基或C5‑
10
杂芳基;所述的卤素为F,Cl,或Br。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具有式(I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立体异构体、溶剂合物或水合物,其中:R1独立地选自氢、卤素、腈基、羟基,可以为单、双或多取代;R
a
独立地选自氢、羟基、卤素、腈基、羧基,可以为单、双或多取代;
Link为脲、硫脲、Link为脲、硫脲、R3为其中X1‑
X9独立地选自CR
c
或N,且X6,X7,X8和X9中的一个为母核连接的C原子,X
10
选自O、S或NR
b
,X
11
选自O、S、NR
b
或C(R
c
)2;m为0、1、2、3或4;n为0、1、2、3、4、5、6或7;R
b
独立地选自氢、乙酰基、C1‑6烷基或C1‑6卤代烷基;R和R
c
独立地选自氢、卤素、腈基、硝基、羟基、醛基、羧基、乙酰胺基、乙氧羰基、氨基酰基、

NH2、

NHC1‑6烷基、

N(C1‑6烷基)2、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1‑6羟基代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卤代烷氧基、C3‑7杂环烷基、C6‑
10
芳基或C5‑
10
杂芳基;在或者相同原子或相邻原子上的两个R基团可以一起形成C3‑7环烷基、C3‑7杂环烷基、C6‑
10
芳基或C5‑
10
杂芳基;所述的卤素为F,Cl,或Br。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R1独立地选自氢和卤素;R
a
独立地选自氢和羟基;Link为脲、硫脲、R
b
独立地选自氢、乙酰基、C1‑3烷基或C1‑3卤代烷基;R和R
c
独立地选自氢、卤素、腈基、硝基、羟基、醛基、羧基、乙酰胺基、乙氧羰基、氨基酰基、

NH2、

NHC1‑3烷基、

N(C1‑3烷基)2、C1‑3烷基、C1‑3卤代烷基、C1‑3羟基代烷基、C1‑3烷氧基、C1‑3烷硫基、C1‑3卤代烷氧基、C3‑7杂环烷基、C6‑
10
芳基或C5‑
10
杂芳基;或者相同原子或相邻原子上的两个R基团可以一起形成C3‑7环烷基、C3‑7杂环烷基、C6‑
10
芳基或C5‑
10
杂芳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具有式(III):或其药学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进松崔文禹赵若熙韩路路刘宇航张文慧缪顺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