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袋生产用原材料输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651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装袋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装袋生产用原材料输料机构,包括导尘机构、输料机构和排尘传动机构,所述导尘机构包括竖直状态的防护立柱、活动安装在防护立柱两侧弧形滑槽内的增稳外罩。当电机传动主传动齿,并在主传动齿和副传动齿之间工字形导杆的作用下,此时啮合于主传动齿和副传动齿之间的传动轴杆,即可作为动能的传输结构,此时传动轴杆及其底部的螺柱将造母颗粒输送至最高状态并自然掉落在漏斗内部的过程中,造母颗粒内的灰尘会形成漂浮的雾状,从而能够使得输送造母颗粒过程中,输料设备可以将造母颗粒与其内部灰尘进行快速区分隔离,在保证造母颗粒纯度的同时,又能够将灰尘进行有效扬起。又能够将灰尘进行有效扬起。又能够将灰尘进行有效扬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袋生产用原材料输料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袋生产
,具体为一种集装袋生产用原材料输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集装袋又称柔性集装袋、吨装袋、太空袋等,其是集装单元器具的一种,配以起重机或叉车,就可以实现集装单元化运输,它适用于装运大宗散状粉粒状物料,广泛用于食品、粮谷、医药、化工、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
[0003]目前,生产集装袋的母料是由聚丙烯材料制成,在处理造母颗粒输送期间,统一集装的造母颗粒内混合很多分散的杂料,一旦造母颗粒经过输送并进行热熔处理时,造母颗粒内的灰尘会降低造母颗粒融熔后拉丝的品质,同时间,造母颗粒内灰尘掺杂过多液会导致输料装置内集尘桶堵塞,进而导致过滤器内部管路其流量不足。
[0004]根据上述所示,如何解决输送造母颗粒内尘埃的有效抽空,避免尘埃过度堵塞设备内的集尘桶即为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集装袋生产用原材料输料机构,包括导尘机构、输料机构和排尘传动机构,所述导尘机构包括竖直状态的防护立柱、活动安装在防护立柱两侧弧形滑槽内的增稳外罩、连接在防护立柱两侧弧形滑槽内壁中的弧形条、安装在防护立柱和增稳外罩之间的伸缩杆、安装在防护立柱内腔底部的定位件以及位于防护立柱内腔的增压组件,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安装在相邻两个增稳外罩内端的护筒、放置在护筒内侧的芯筒、连接在芯筒内部的压缩气囊、均匀安装在压缩气囊顶端和底端上的气管以及螺纹连接在护筒顶部的螺纹环扣,所述输料机构安装在导尘机构上包括安装在防护立柱底部的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斜管、连接在底座底端的容纳仓、焊接在容纳仓上的料槽、安装在底座内腔顶部的排料件、安装在排料件内的滤板、安装在底座内且位于排料件正下方的漏斗、位于底座内腔的螺柱以及安装在螺柱顶端且贯穿至底座外部的传动轴杆,所述排尘传动机构安装在导尘机构内包括安装在防护立柱内部的两个气罩、安装在一个气罩内部的固定环、安装在固定环内侧的电机、安装在电机内端的主传动齿、通过工字形导杆活动连接的副传动齿、啮合于主传动齿和副传动齿内端齿口上的牵引杆以及贯穿至牵引杆内部且安装在气罩内壁上的横梁。
[000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立柱和增稳外罩内均开设有向内凹陷的矩形槽孔,且防护立柱和增稳外罩上的矩形槽孔内分别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螺母。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防护立柱和增稳外罩上分别开设相同规格的矩形槽孔,结合伸缩母杆对防护立柱的连接,以及伸缩子杆对增稳外罩的连接,一旦两个牵引杆形成震动活动时,两个增稳外罩即可辅助压缩气囊进行同步震颤,以降低雾状灰尘的二次
沉降。
[00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伸缩杆是由伸缩母杆、伸缩子杆以及位于伸缩母杆内腔中的弹簧组成,且伸缩母杆和伸缩子杆的外端开设有适配于固定螺母的螺孔。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弹性震动的伸缩杆,当两个牵引杆在高速旋转的主传动齿和副传动齿传动作用下,两个牵引杆即可带动压缩气囊沿着芯筒的内腔进行竖向压缩,此时两个伸缩杆即可控制两个增稳外罩控制护筒维持均衡状态。
[001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护筒顶端的内壁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螺纹环扣是由T字形螺纹套环和圆环形垫圈组成,且T字形螺纹套环适配啮合于护筒内部的螺纹凹槽。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护筒内两个增稳外罩被固定后,为了避免往复压缩状态下的压缩气囊出现不必要的晃动,因此设置螺纹环扣作为压缩气囊顶端的夹持结构,从而提高压缩气囊使用时的安全性。
[001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料件整体呈倒置的圆台形,且排料件顶部圆形槽口的内壁上开设有向内凹陷的环槽,所述滤板适配贯穿至排料件内部的环槽中。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底座内腔的顶端设置倒置的排料件,当螺柱将造母颗粒竖向传送至最高状态后,造母颗粒从螺柱顶端自由掉落在漏斗内的一瞬间,包含在造母颗粒内部的灰尘会进行龇牙扬起,从而能够方便造母颗粒与灰尘的自由分离。
[001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柱是由圆柱形实心立柱和螺旋状态的叶片焊接而成,且螺旋叶片的顶部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螺柱的顶部开设向下凹陷的凹槽,当螺柱进行定位旋转时,受到螺柱内螺纹叶片上凹槽对造母颗粒的聚拢,从而能够使得造母颗粒的高效输送。
[001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传动齿和副传动齿的底部均开设有两个半球形凸起滑块,所述牵引杆顶部的环扣内开设有半圆柱形凸起。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主传动齿和副传动齿的底部均开设相同大小的半球形凸起滑块,当主传动齿和副传动齿在牵引杆顶端环扣内部进行圆周旋转时,两个牵引杆即可进行规律性震动。
[002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牵引杆的内部开设有椭圆形横孔,且椭圆形横孔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竖杆和压簧,且两个竖杆分别连接在横梁的两侧。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两个气罩的底部开设槽口,并在两个气罩底部槽口内壁上开设两个约束横梁的横孔,当牵引杆震动时,横梁即可控制横梁的稳定。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3]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竖置的防护立柱,且在防护立柱的顶部安装两个横置的气罩,并在一个气罩的内部安装固定环,同时间在固定环内侧安装电机,当电机传动主传动齿,并在主传动齿和副传动齿之间工字形导杆的作用下,此时啮合于主传动齿和副传动齿之间的传动轴杆,即可作为动能的传输结构,此时传动轴杆及其底部的螺柱将造母颗粒输
送至最高状态并自然掉落在漏斗内部的过程中,造母颗粒内的灰尘会形成漂浮的雾状,从而能够使得输送造母颗粒过程中,输料设备可以将造母颗粒与其内部灰尘进行快速区分隔离,在保证造母颗粒纯度的同时,又能够将灰尘进行有效扬起。
[0024]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防护立柱内腔的中部设置护筒,且在护筒的内侧放置芯筒,并利用两个增稳外罩对护筒进行约束和定位,利用螺纹环扣与护筒顶部螺口之间的啮合固定,此时活动放置在芯筒内腔的压缩气囊即可进行竖向的伸展和收缩作业,利用安装在压缩气囊顶端和底端的多个气管对雾状灰尘的增压虹吸,以及高速旋转状态下副传动齿将气罩和防护立柱内部空气向外的排放,从而能够使得被扬起的灰尘可以得到快速抽出,同时间连续震动作用下的压缩气囊可避免雾状尘埃的二次聚集。
[0025]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防护立柱的两侧开设对称分布的弧形滑槽,并在防护立柱两侧弧形滑槽的内部活动安装竖向分布的两个增稳外罩,同时在增稳外罩和防护立柱之间连接用于竖向弹性牵引的伸缩杆,并在防护立柱两侧滑滑槽的内壁活动安装对称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袋生产用原材料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尘机构(100)、输料机构(200)和排尘传动机构(300),所述导尘机构(100)包括竖直状态的防护立柱(110)、活动安装在防护立柱(110)两侧弧形滑槽内的增稳外罩(120)、连接在防护立柱(110)两侧弧形滑槽内壁中的弧形条(140)、安装在防护立柱(110)和增稳外罩(120)之间的伸缩杆(130)、安装在防护立柱(110)内腔底部的定位件(150)以及位于防护立柱(110)内腔的增压组件(160);所述增压组件(160)包括安装在相邻两个增稳外罩(120)内端的护筒(161)、放置在护筒(161)内侧的芯筒(162)、连接在芯筒(162)内部的压缩气囊(163)、均匀安装在压缩气囊(163)顶端和底端上的气管(164)以及螺纹连接在护筒(161)顶部的螺纹环扣(165);所述输料机构(200)安装在导尘机构(100)上,包括安装在防护立柱(110)底部的底座(210)、安装在底座(210)上的斜管(220)、连接在底座(210)底端的容纳仓(230)、焊接在容纳仓(230)上的料槽(240)、安装在底座(210)内腔顶部的排料件(250)、安装在排料件(250)内的滤板(260)、安装在底座(210)内且位于排料件(250)正下方的漏斗(270)、位于底座(210)内腔的螺柱(280)以及安装在螺柱(280)顶端且贯穿至底座(210)外部的传动轴杆(290);所述排尘传动机构(300)安装在导尘机构(100)内,包括安装在防护立柱(110)内部的两个气罩(310)、安装在一个气罩(310)内部的固定环(320)、安装在固定环(320)内侧的电机(330)、安装在电机(330)内端的主传动齿(340)、通过工字形导杆活动连接的副传动齿(350)、啮合于主传动齿(340)和副传动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华远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