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油脂的脱溶方法及微生物油脂技术

技术编号:350616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油脂的脱溶方法及微生物油脂。该脱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脱溶的油在40~50℃下脱溶至溶剂含量≤10%后,保持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油脂的脱溶方法及微生物油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脂提取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生物油脂的脱溶方法及微生物油脂。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油脂精炼工序包含分开的脱溶和脱臭工段,需要分别在脱溶罐和脱臭塔中完成。常规的脱溶温度在90~100℃,可采用真空脱溶的方式,在某些特殊油脂的脱溶工艺中温度可更低;而常规的脱臭工艺主要是为了脱除油脂中的臭味物质、过氧化物及衍生物,温度通常在200℃左右,在某些特殊要求的油脂中可实现低温脱臭。
[0003]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下游应用的不同,未进行严格精炼的毛油也具有市场需求,刚提取得到的毛油含有较多的如菌体碎片、磷脂等等杂质,尤其是溶剂提取的毛油还有溶剂残留,还需要经过一定程度的净化达到指标要求,但不希望为此付出太高昂的代价,净化手段中需要较高能耗的工序主要集中于脱溶脱臭工艺,所以需要一种更为简单的脱溶方法,既能够降低油脂的溶残,又能够降低油脂中的臭味物质、过氧化物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油脂的脱溶方法,该脱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将待脱溶的油在40~50℃下脱溶至溶剂含量≤10%后,保持压力≤

0.08Mpa,a)温度控制在100~110℃内,先通入蒸汽,保温1~3h后,再通氮气,保温1~3h;重复步骤a),重复次数为0~2次。其中溶剂含量指的是剩余溶剂占体系的总量。
[0006]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来说脱臭至少需要在140℃以上,但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脱溶方法可以同时实现脱溶脱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溶方法既能够降低油脂的溶残,又能够降低油脂中的臭味物质、过氧化物等。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蒸汽和氮气的通气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蒸汽的通气量优选为0.02~0.1m3/h,氮气的通气量优选为0.02~0.1m3/h。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重复次数为0次或是1次或是2次,例如可以重复0次(即操作1次),1次(即操作2次)或是2次(即操作3次)。每次的保温时间可视情况缩短,例如保温时间为1h,交替次数为三次(即重复2次)。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当脱溶结束后,将温度降温到30℃以下。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溶方法既可以用于精炼油的处理,也可以用于毛油的处理。现有技术中,常规毛油本身是不能用常规的脱溶脱臭方法处理的,因为毛油中还有些含杂的成分,若是直接使用常规的脱溶脱臭方法那些杂质会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影响油的品质,但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溶方法不仅可以处理精炼油,也可以处理常规毛油。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待脱溶的油是通过干菌体提取得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
溶方法可以适用于从任何产油微生物中提取得到的油脂,例如本领域常见的,高山被孢霉、裂殖壶菌、双鞭甲藻、酵母、小球藻等,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干菌体为双鞭甲藻或裂殖壶菌,这两种菌所产油脂为业界所熟知的DHA油脂。
[0012]本专利技术中,待脱溶的油可以是本领域中任意方法制备的待脱溶的油,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待脱溶的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将干菌体物理破壁后,加入萃取溶剂得到悬浮液,再加入水混合,沉降取上清液;所述水的量为干菌体质量的0.5~2倍。
[0014]将该制备方法得到的待脱溶的油使用上述方法进行脱溶可以更好的使得得到的油脂兼顾过氧化值、茴香胺、含杂量、溶剂残留以及磷脂含量。其中,使用该制备方法得到的待脱溶的油是毛油的一种。
[0015]其中,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加入的水量优选为干菌体质量的0.5~1倍。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萃取溶剂包括但不限于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正己烷等。萃取溶剂的量优选为干菌体质量的8

10倍。在本专利技术中,萃取剂可以一次性加入,也可以分批次加入。若是分批次加入,也只用在第一次加入萃取剂时加入水沉降,后面批次的萃取不用再加水。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优选将干菌体物理破壁至细胞破碎率达到95%以上。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有的物理方法进行破壁,例如使用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CN202010421634.X中的各种方法,例如超微粉碎法,可将破壁率提升至99%。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入水后的混合时间优选为30min~1h。本专利技术的“沉降”步骤中:加入水混合后的沉降时间优选不低于0.5h。沉降温度优选为45~50℃。沉降压力优选为0.1~0.2Mpa。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重复进行加水沉降步骤,可以重复0

2次,优选重复1次加水沉降的步骤,即该油脂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干菌体物理破壁后,加入萃取溶剂得到悬浮液,再加入干菌体质量0.5~2倍的水混合,沉降取上清液;再向上清液中加入固型杂质(上清液中)质量0.5~2倍的水混合,再次沉降取上清液。其中,加入特定量的水后充分混合均匀即可,混合时间优选为30min~1h。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是包括多次加水沉降,沉降步骤后的其他步骤中的上清液,若无特殊说明,均指的是最后一次沉降后得到的上清液。当需要重复进行加水沉降时,沉降步骤中,加入水混合后的沉降时间优选不低于0.5h,沉降温度优选为45~50℃,沉降压力优选为0.1~0.2Mpa。其中,在一个完整提取步骤中,每次加水沉降的温度和压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待脱溶的毛油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浓缩步骤,即将得到的上清液浓缩,得到浓缩液,以使浓缩液中毛油含量为2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浓缩步骤可以放在所有沉降步骤后,也可以放在多次沉降步骤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包括两次沉降步骤,浓缩步骤在两次沉降步骤之间。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待脱溶的毛油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
[0021](1)将干菌体物理破壁后,加入萃取溶剂得到悬浮液,再加入水混合30min~1h,沉降取上清液;所述水的量为干菌体质量的0.5~2倍;
[0022](2)将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浓缩,得到浓缩液,以使浓缩液中毛油含量为20%~30%;
[0023](3)向步骤(2)得到的浓缩液中加入浓缩液中固型杂质量0.5~2倍的水,搅拌1~
℃,保温1h,其中通蒸汽流量为0.05m3/h,通氮气流量为0.05m3/h,交替操作2次,再通冷却水降温冷却得到DHA毛油,提油率为93.8%。
[0038]得到的DHA毛油指标:酸价1.2,过氧化值0.04,茴香胺2.3,含杂量0.2%,溶剂残留17ppm,磷脂68ppm。
[0039]实施例2
[0040]1、双鞭甲藻干菌体,采用超微粉碎破壁,破壁率达到99%,处理量为2吨。
[0041]2、添加干菌体量8倍的己烷,混合,形成萃取悬浮液。
[0042]3、向萃取悬浮液中加入干菌体量2倍的水,混合0.5h后进行沉降,沉降温度为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油脂的脱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待脱溶的油在40~50℃下脱溶至溶剂含量≤10%后,保持压力≤

0.08Mpa,a)温度控制在100~110℃内,先通入蒸汽,保温1~3h后,再通氮气,保温1~3h;重复步骤a),重复次数为0~2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脱溶的油是通过干菌体提取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脱溶的油为精炼油或是毛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脱溶的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干菌体物理破壁后,加入萃取溶剂得到悬浮液,再加入水混合,沉降取上清液;所述水的量为干菌体质量的0.5~2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时间不低于0.5h,沉降温度为45~50℃,沉降压力0.1~0.2Mpa。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脱溶的油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上清液浓缩,得到浓缩液,以使浓缩液中油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明李翔宇杨刚陆姝欢马凡提
申请(专利权)人: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